肢体骨折时常用的三种现场固定法

2010-11-09 02:42文/雨
科学24小时 2010年6期
关键词:系紧夹板躯干

文/雨 薇

肢体骨折时常用的三种现场固定法

文/雨 薇

运动性损伤一向是校园意外伤害事件中让老师和家长深感头痛的问题,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群体的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锻炼氛围,备受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骨折固定是创伤救护四大技能之一,要强调立足现场、就地取材,比如用毛巾、口罩、手套等代替纱布垫,用领带、红领巾、围巾等代替布带,用树枝、木棍、伞柄、拐杖等代替夹板,甚至以患者自己的躯干和肢体来临时充当固定材料,最终目的是为了把伤员活着送进医院,以达到减轻伤残,减少死亡之目的。

骨折的现场固定可归纳为下列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法被经常采用,适用于四肢骨折。以前臂骨折为例,在学生打排球时扣球动作不到位或走路摔倒时本能地会以手撑地,容易造成桡骨下段的闭合性骨折。在对患者行固定术时,应使伤肢拇指指向本人鼻尖保持于功能位,一块夹板固定于内侧,另一块夹板固定于外侧,并且长度要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在肘部和腕部有骨突处分别垫上纱布隔离肢体,以防皮肤磨损。用一根布带固定骨折上端,另一根布带固定骨折下端。如果只有一根比较长的布带,可以在固定上端时于夹板外侧打结,向下拖移至手腕背侧再打一个结,系紧后在夹板与肢体间再打结。另取一块三角巾,顶端打结兜住伤臂肘关节做成大悬带,将两底角分别展开,于伤者后项部一侧系紧,并注意使伤员手指暴露于外,以便随时观察血运情况。

第二种方法:躯干固定

从楼梯滚落,或擦窗时不慎摔下,易造成上臂骨折。现场若无夹板,可将伤者躯干当作夹板进行固定。将三角巾叠成四指宽度做成小悬带套住伤肢手腕挂于后项。另取两条三角巾也各自叠成四指宽度,分别绑在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于对侧腋下打结,注意下边这根宽带要尽量靠近伤肢手腕部位系紧才能达到制动目的。

第三种方法:健肢固定

暴力易导致小腿骨折,最常见于车祸中保险杠的撞击。开放性伤口先包扎,闭合性骨折可直接进行固定。在现场无夹板时,将对侧未受伤下肢当作夹板进行固定,需要4条三角巾,分别叠成四指宽带。伤者下肢伸直,在其两膝内侧、内踝及跖骨间有骨突部位加垫。将两条三角巾重叠后自健侧腘窝下穿向伤侧,另两条三角巾同法自踝关节后方穿到对侧,4条三角巾分别展开。之后先固定骨折上方,再固定骨折下方,最上面的带子第三个固定,最后用“8”字包扎法固定脚踝部使脚掌垂直竖起。需注意所有的结要打在健侧或者两腿之间,并脱去伤肢的袜子暴露脚趾。

猜你喜欢
系紧夹板躯干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互帮互助好同学
树与人
贴近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