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艺术染整”家纺设计的创新特色

2010-11-14 13:49
丝绸 2010年9期
关键词:染整家用纺织品

吴 敬

(南通职业大学 艺术系,江苏 南通 226007)

刍议“艺术染整”家纺设计的创新特色

吴 敬

(南通职业大学 艺术系,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家纺消费市场需求逐步旺盛,艺术染整家用纺织品的创新设计,既顺应并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同时又成为中国纺织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在阐述“艺术染整”概念的基础上,对艺术染整家用纺织品进行界定,并认为诸如原创性、再造性、传统性、民族性及现代性等一系列家纺设计的创新特色已较大地影响着“艺术染整”家用纺织品的设计。

艺术染整;家用纺织品;纺织品设计;设计创新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1]。鲁迅先生曾在《文化偏至论》中这样表达他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期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面向现代,立足于传统才能面向现代,面向现代才能挖掘传统。而对于中国家纺设计来说,把握世界潮流和发扬固有血脉同样的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家纺产品的设计一直在摸索之中。从学习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到紧紧跟随欧化的风潮,貌似中国家纺已融入世界大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缺失了对自己民族风格的挖掘和创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曾这样说道:“我在国际家纺活动中,看到许多国家的家纺产品,印度的产品贯穿了鲜明的民族特色,韩国的家纺产品也保持着醒目的风格路线,更不用说欧洲对自身设计文化的总结和传播,而唯独中国家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非常薄弱,甚至连汉字应用于家纺设计,也是由西方设计师率先使用的。”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和技艺宝藏没有很好地应用于现代家纺设计中,更没有形成一个鲜明的拥有中国底蕴的设计风格。而中国家纺设计的根本思潮正是应该以中华民族血脉溶入世界大潮中,让时尚设计的鲜花在中华五千年的沃土中盛开。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独具特色的“艺术染整”新工艺(图1),正是在这“世界潮流、固有血脉”的思潮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1 “艺术染整”

“艺术染整”的概念是由江苏华艺服饰有限公司总工顾鸣先生以江苏省南通地区现代扎染产业发展为背景,以“华艺扎染”市场国际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在2003年江苏国际服装节“百年论坛”上首次定义的。“艺术染整”是华艺公司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民族、时尚、个性的设计理念,整合现代印染、后整理技术而形成的,适应当代生活方式、满足主流文化消费市场需求的艺术实践活动。所以,从视觉艺术形态的角度讲,一切对纺织面料、服装和家纺产品进行视觉艺术创新后整理,对面料、服装、家纺产品“二次整容”再造的工艺技术,都可以纳入“艺术染整”范畴[2]。因此,“艺术染整”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介于纺织染整后整理与时尚工艺服装和家纺产品的终端市场之间,是为顺应和满足后工业时代个性化消费需求而诞生的一种新的染整文化,展现出纺织服装产业从传统手工形态走向工业化、现代工业化、步入后工业时代新的文化回归和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轨迹,具有现代科技与艺术创造互渗共生“创意产业”的鲜明时代特征[3]。

图1 艺术染整工艺面料Fig.1 The Fabrics with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

2 “艺术染整”家用纺织品

家用纺织品行业是纺织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结构、家用宜居、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家纺产品在数量、花色、品种、质量和情感需求等方面的多元增长。家纺产品也从经济实用功能逐渐向装饰、美化、保健、生态和功能性方向发展。家纺产品的消费正从实用性的单一品种消费向多品种、高质量、系列化、个性化的消费过渡,并日益呈现出轻松简约、清新淡雅、艺术个性、返朴归真的审美趋势。“艺术染整”情感性家用纺织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艺术染整”家用纺织品从属于家用纺织品类,是指在家用纺织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工业印染与手工印染技术,再辅以扎(图2)、缝、包、染(图3)、喷、绘、拓(图4)、刷、雕、压(图5)、绣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独具视觉审美的艺术实践活动。

图2 扎、缝技法Fig.2 Bundle, Sewing Techniques

图3 吊染技法 Fig.3 Hang Dyeing Techniques

图4 拓印技法Fig.4 Rubbing Techniques

图5 压褶技法Fig.5 Fold Pressure Techniques

3 “艺术染整”家纺设计的创新特色

3.1 家纺设计中的“原创性”源泉

在后配额时代,“艺术染整”是家纺设计中的“原创性”源泉。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众多的纺织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绽放出来。这些企业普遍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惜以牺牲纺织大环境为代价,通过低档低价跑量,5人一公司、10人一企业的家庭作坊式规模,粗放式经营方式等因素获利。同时在这些企业当中,也存在着那些片面追求高额利润而盲目地生产低劣货色、假货赝品的企业。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纺织品在原创设计及工艺制作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因素在一段时间里已经严重阻碍了纺织业的发展。现在,在国际纺织一片融合的大环境里,中国的纺织地位也越来越高,这更加促使人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原创设计提升自己的产品形象,突破困境。“艺术染整”最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市场流行趋势进行即兴创作和设计,由于其工艺具有自由随性、手工性强、产品效果难以模仿等特点,在原创性设计方面有着很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常规印染工艺难以企及。其独特的原创工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纺织产品开发中,有着独特的工艺差别化优势。

3.2 家纺技术领域中的再造艺术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广泛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并对传统纺织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商战中,中国的纺织业单纯通过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数量,求得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因此,及时优化产业结构,在传统技术中融入新技术,发掘民艺资源、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坚持走“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之路,已成为时下纺织行业大势所趋。“艺术染整”传承传统扎染的精髓,又在传统设计手法上有所创造与翻新,吸收了现代平面设计构成原理及其各种工艺手法如压、注、喷、拔、刷等工艺,产品传递出强烈的再造艺术,既能表达独特、精致、手工的人情味,又极具现代审美意味。这些传统扎染所未企及的新的设计语言和视觉形式赋予了“艺术染整”新的生命力。“艺术染整”的出现抵制了同质化和低价位产品,使得产品设计更具有时尚个性和艺术品位,是家纺技术领域中的再造艺术。

3.3 传统、民族文化现代运用的有效载体

传统扎染是“艺术染整”创新的文化支撑背景,“艺术染整”是传统、民族文化现代运用的有效载体。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几千年的文明史给人们留下了一座多姿多彩、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对现代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假如把它们束之高阁,那简直就是一种资源浪费。这一点可以向欧洲的设计师学习,许多欧洲的设计师视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己任,并且有着很强的自律性和使命感,这也是他们的设计能够保持“民族性”而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品位的逐步提高,面对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再认识、再发掘,使众多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成为当今设计的源泉。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交融,加速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代大师潘天寿曾提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持“民族性”,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别化“个性”,并以具有“民族”生命力的历史文脉,来取得“世界性”共鸣。“艺术染整”传承自传统三染,它将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精髓与纺染科技、现代设计原理相结合,通过视觉差别化的审美创造和研发,形成了以面料视觉创新和柔性化生产为特征的“人文染整”学科分支,引发并推动了国际纺织业高端市场“人文、手工、多元、回归”的特殊工艺消费需求,逐渐成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服务于国际主流时尚前沿的有效载体。

4 结 语

家纺要创新、欲做出自己的特色家纺,完全可以以本民族文化做支点,以适应世界的流行潮流为目标,从家用纺织品设计语言创新入手,正确导入“艺术染整”设计理念,在注重各种工艺的优化、保证产品舒适度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家纺面料的视觉美感,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高家纺产品的档次,满足现代人对“家纺文化”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7.

[2]顾鸣.2005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染整篇、家纺篇)[J].纺织导报,2005(Z):204-223;245-261.

[3]顾鸣.艺术染整与服装产业新型工业化[J]. 装饰,2004(1):82-83.

Th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 Home Textiles

WU Jing

(Art Department, Nan To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Along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life quality and the renewal of consumption idea, the demand of home textile consumption market is gradually exuberant.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home textiles need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with individu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t will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of textile products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e industries in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 defines the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 home textiles, and believes that a series of innovative features, such as originality, re-creatability, nationality, modernity and so on, came into being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 home textile design.

Artistic dyeing & finishing; Home textiles; Textile design; Innovation

TS941.75

A

1001-7003(2010)09-0034-03

2010-04-06

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08]30号)

吴敬(1975- ),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家纺产品的创新设计。

猜你喜欢
染整家用纺织品
2023年《染整技术》征订启事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打造隐形家用音响系统 Polk Audio定制安装系列
家用对讲机的概述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关于家用电热水器的安装及使用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