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形象的塑造与动漫产业的发展

2010-11-16 03:08李浥
电影评介 2010年3期
关键词:动漫动画艺术

已经拥有庞大覆盖面的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动漫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始于20世纪60年代,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和动漫产业大国。动漫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儿童食品、玩具、儿童服装、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中国动漫产业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动漫产业的发展,除了产业自身的力量外,更重要的是品牌的利用和衍生产品的开发。仅米老鼠和史努比两个动画产品就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收益每年就超过500亿美元[1]。我国民族动漫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本土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圣斗士、蓝精灵、大力水手、花仙子等等——在人们文化生活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视觉偶像基本都是域外产品。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动画形象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能否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具备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不仅仅是涉及某个产业的问题,它甚至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等进行专门的研究,并将构成元素导入动画创作。《骄傲的将军》(1956年出品)、《渔童》(1959出品)、《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出品)、《牧笛》(1964年出品)、《九色鹿》、(1981年出品)《山水情》(1988年出品)等等,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精彩异常,但后来的动漫角色创作并没有沿着民族化的道路走下去,特别是今天的动画艺术设计人员,无论是对动画剧本的解读,造型语言的探索研究,还是对动画艺术的认知程度,都反映出域外动画艺术样式的痕迹,造型语言单薄重复,无论是动画片本身还是卡通动画形象,因缺乏原创性而普遍缺乏艺术生命力——这也是流行文化单一传播的结果。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民族民间本土艺术语言多变、样式恒定,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大量的受众群体,是文化传承的血脉,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动漫创作借鉴和开发本土造型形象的潜力是巨大的。如何利用这些无形的资源,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如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造新的动画语言——这是振兴中国当代动漫产业的第一大命题。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数十家动漫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园区在各地应运而生。然而,我们现在的基础薄弱,不是缺少动漫基地的建设,而是缺乏对产业人才的培养。对这个新兴的现代意义上的动画制作行业来说,人才短缺、人才结构的非专业化是严峻的实际问题。高等院校动画专业设置的动画创作课业沿袭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专业模式,课程设置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动画专业务实性的项目设计课程,本科教育结构亟待调整。另外,营造动画专业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致力于创造具有中国本土文化风格的优秀动画作品,前提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注重、强化对中国传统艺术、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认同、感情和传承愿望,目的是为了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

小熊维尼、唐老鸭、凯蒂猫等形象无处不在的风靡,说明动漫形象的成功,就具备了大力开发相关产业市场的可能性。年初席卷贺岁档市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创下9000万国产影片票房纪录。为了开发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在卡通公司的基础上,应该成立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动漫品牌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品牌开发、授权和服务工作,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涵盖图书、饮料、软件、自行车、糖果、食品、玩具、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的动漫产业集团,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动漫龙头企业,等等,才能成效显著。但总体上看,大量粗制滥造的相关产品层出不穷,说明国内市场对喜羊羊动漫及其周边产业仍然缺少关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的成功只是原创动漫产业发展的开端,原创动漫市场还需要政府及业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毕竟,我国动漫及相关产业,是年收入百亿元的低能耗、低污染的支撑绿色GDP的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它将引领关联产业快速成长,并对产、学、研,对教育、网络、文化及制造、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必须看到,我国动漫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依然存在着产业链条不完整,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因为商业模式的不清晰,致使动漫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喜羊羊角色塑造的成功说明,从创意产业的角度看,影视制作、出版和推广、销售、运营等,这个产业链是清晰的,但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和传统产业链是不同的——它是增值链。业界还没有认识到必须要完成出品和出版、宣传、推广,建立销售渠道,再通过衍生产品沉淀利润,没有认识到它是一个增值的过程——这是振兴中国当代动漫产业的第二大命题。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企业据此调整了发展战略和计划;初步摆脱模仿痕迹、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新漫画期刊、图书和漫画家快速成长,《漫画世界》、《漫友》等杂志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漫画版《水浒传》与《西游记》陆续在国外出版,一批新老漫画作品走出国门赢得市场;动漫教育和人才培养、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动漫国际交流等都驶入快车道。但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在原创能力、人才、技术、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制等方面,没有根本改观,跻身世界动漫产业大国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不可能是线性的、平衡的,它必然是混杂、跳跃、波浪形发展的,无论从制度建设、市场准备、人才储备等诸多基础领域,我们同国外都存在着明显差距。把动漫艺术和动漫产业的发展看作是一项文化系统工程,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先进的科技术手段重新解读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动漫形象的塑造让历史和文化回归生活,才能融入市场,才能打破产业发展瓶颈,才能获取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注释

[1]2007年01期《美术大观》孙亿文《中国离迪斯尼还有多远》.

[1]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0。

猜你喜欢
动漫动画艺术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纸的艺术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
因艺术而生
锋绘动漫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