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事件:名人、公权力与媒体

2010-11-16 04:16杨状振
声屏世界 2010年9期
关键词:红火郭德纲评论家

□杨状振

最近郭德纲事件闹得很是红火,红火不仅因为郭德纲为徒弟撑腰、大骂了媒体记者,也因为社会各界对所谓媒体动用公权力“封杀”郭德纲,意见不一致纷纷攘攘有关。而在我看来,之所以闹成这样,原因本也简单,就是因为郭德纲是个“名人”。名人骂人引了公愤,媒体“封杀”了郭德纲,政府又在其中当了一回冤大头,成了替媒体挡箭的靶子,如此而已。

在这一事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那就是郭德纲何以成名,或如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是谁让郭德纲得以坐大?”郭德纲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市井艺人,成为娱乐明星和大众话题,本是媒体造势宣扬的结果。媒体不去反省自己盲目造星的过失,反而如评论家所说的一样,在遭遇“名人”的反打之后,动用公权力赋予的话语权,大加挞伐郭德纲,真不知媒体如何想法,布的又究竟是怎样一个棋局?

准星失准,伐而不彰,媒体运作之误,这责任不知又该由谁来承担,如何去追究了?难道要再度以丧失媒体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的代价,来为一个郭德纲事件凑雅收官?另一个想说的是,有许多人认为,郭之书在京城各大书店下架,郭在京城媒体录制的节目,也不再播出,是接到了政府某主管部门的通知,从而才有了此全城性的连锁反应。对此,笔者倒有不同的看法。经历了这么多年、这么多事件的考验和历练,政府已经有了应对此类事件的相当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当不会再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举动。个中原因恐怕还是媒体与书店经营者,基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习惯与行动惯性而做出的一次本能反应,是一次突发事件的自我调适与应变之举,谈不上与政府的指令有多大纠葛。只是倘真如此,那么这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行为逻辑和思考方式,倒真的是值得认真反省、深刻反思了……

猜你喜欢
红火郭德纲评论家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著名诗人、评论家
红火的日子美滋过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评论家杨占平
郭德纲:从小茶馆到德云社
郭德纲的回应
红火的日子美滋过
彩妆蒸蒸日上,卸妆市场更红火
郭德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