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小城之春》

2010-11-16 06:48吴荣彬,文仕江
电影评介 2010年18期
关键词:音响小城录音

在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录音技术发展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也观看了许多经典的电影,其中费穆和田壮壮两位导演执导的《小城之春》成为了笔者重点研究的内容。通过两部影片在电影录音技术上比对,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影录音技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还萦绕着笔者,因此在这里和大家一同探讨

一、田壮壮版《小城之春》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杜比SR立体声工艺,而不选择杜比SR•D数字立体声制作工艺

1997年,电影《鸦片战争》的诞生标志着杜比SR•D数字立体声制作技术在我国的成功应用,也象征着我国的电影录音技术赶上了世界电影录音技术水平。

田壮壮的《小城之春》拍摄于2002年,采用了较为成熟的磁性录音工艺。该片前期录音设备用的是数字设备进行录音,如DAT录音机、数字调音台,在后期制作以及最后印制拷贝时却选择杜比SR立体声进行编码[1]。

导演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杜比SR立体声工艺,而不选择杜比SR•D数字立体声制作工艺?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一)我国在1992年就开始了杜比SR立体声影片生产,经过10年的发展,该工艺在我国已经很成熟,同时杜比SR立体声影院在中国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

(二)该片属于文艺片范畴,整部影片的声音成分相对较少,使用杜比SR立体声足以能让观众感受到声音的包围感和临场感;

(三)我国在1997年才完成了第一部杜比SR•D立体声影片《鸦片战争》的制作,杜比SR•D数字立体声影院相对较少。同时,杜比SR•D立体声所支付的版权费用较高。因此,从制片经费、拷贝发行、影片自身等多方面考虑而选用杜比SR立体声工艺。

杜比SR立体声工艺制作的频响大约在31-16000Hz,信噪比大约在70db[2]。所以,田壮壮的《小城之春》整部影片的声音技术质量要好于费穆的《小城之春》是必然的。

二、费穆版《小城之春》的各种声音成分为什么多以单一声音成分出现

费穆版《小城之春》的声音成分和田壮壮版《小城之春》的声音成分一样,都是由语言、音响、音乐构成,但是费版在语言、音响、音乐三种或两种声音成分之间相互叠加的段落很少。全片只有在影片开场8分多钟的长度里,声音是由画外音和背景音乐叠加外,在影片其他段落中呈现的声音状态是这样的:如果有画外音存在,则画面中没有人说话;如果画面中人物在说话,则听不到音响声;如果有音响声,则没有人物语言;如果有人物歌唱,则没有人物语言。整部影片的声音成分基本上是以单一的声音形式出现。

费穆版的声音成分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出现?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受当时混录技术的影响。解放初期上海电影制片厂刚建立时,录音设备都是从解放前5个电影厂[3]接收的,而在这些设备中仅有1台[4]混录机,因此对于声音的混录主要采用“光学迭印”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混录的方法大概如下:一是将二张声底一次在印片机上曝光,复制成一条声正;二是将对白声底与音响效果,或音乐和歌唱的声底片,先后作二次曝光印制,经多次试验,感到二张声底先后二次迭印出来的效果较好,于是再试验二张声底,采用不同冲洗密度的试验;另试用二张同样密度的声底,采用不等量曝光印制,再试以对白声底为主先印,然后再印效果(如背景音乐与枪炮音响)声底,冲洗后成为一条混合声底(实际上是混合声正),采用这种方法混录的背景音乐或音响声常常时断时续,音色也较差[5]。因此,费版穆为了保证声音的质量,在对白、音响、演员歌唱均采取了同期录音,画外音采取后期配音的方式,最后将对白、音响、演员歌唱、画外音因为互不重叠,所以很容易通过印片的方式将这些声音成分复制在一条声正片上。

三、费穆版《小城之春》的音乐段落为什么采用同期录音

费穆版《小城之春》全片还有三处重要的音乐段落。据资料显示:“费导演走到我面前轻声细气地说:今天要拍的这场戏,你要唱一支歌。……,但是要在拍摄时同期录音,既不能后期配,更不能找人代唱,……。”[6]

这三处的录音处理方式根据当时录音难度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因此,本文作者推测,之所以这样录音,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导演希望通过演员现场演唱、同期录音的方式使影片获得一种生活感、朴实感、真实感;

(二)导演希望通过同期录音能获得现场的一些音响声,如在湖上划船一场戏,除了戴绣的歌唱外,还有船桨划船的划水声以及划船快结束时出现的狗叫声,这些音响声的出现增强了生活气息;

(三)因为受到当时混录技术的限制,如果不采取同期录音的方式,音乐和音响最后混录起来必然会影响音乐或音响的声音质量。

四、结语

研究费穆和田壮壮两位导演执导的《小城之春》的人士很多,但从录音技术角度来分析的并不多见,从两部电影可以看出:

(一)在工艺环节方面,现代电影录音工艺流程越来越多,电影录音设备越来越精良,而早期的电影录音工艺流程较少,录音设备也肯定没有现在这么精细;

(二)在声音清晰度方面,现代录音工艺所录制的语言非常清晰,而且声音的空间定位也非常准确,虽然田壮壮的《小城之春》采用的是杜比模拟的立体声技术,不可避免地存在本底噪音,但是与上世纪40年代末的录音工艺所录制的语言含混不清、断断续续,已经不可比拟了;

(三)在声音层次方面,现代录音工艺所能在影片中呈现的声音成份要多得多,因为杜比SR模拟立体声技术的频响范围已经达到了31Hz-16kHz,高频和低频成分都能很好地再现,同时录音设备的失真小、动态范围也宽广,而上世纪40年代末的电影声音由于受到光学频带的限制,只能播放1kHz-5kHz频带的声音,而其余的声音都没了,所以在影片中小的音效是根本听不见的。

[1]姚国强,孙欣《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录音师对话》,2005年,第131页。

[2]来源于《电影录音设备的发展》,赵乐山,影视技术,1994年第7期。

[3]5个电影厂指:原中电一厂、原中电二厂、原上实厂、原中制厂、原电工。

[4]姚国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声音卷》课题组调研资料,待出版。

[5]同上。

[6]http://www.tnseo.com.cn/0/11/11858/58.html,《小城之春》的无音之音,戴绣扮演者张鸿眉回忆。

[1]姚国强/孙欣.《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2]姚国强等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声音卷》课题组调研资料.待出版.

猜你喜欢
音响小城录音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小城红梅赞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