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定量分析模型的高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

2010-11-27 02:49杜华章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力度优势战略

杜华章

(江苏省姜堰市农业局,江苏 姜堰225500)

基于SWOT定量分析模型的高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

杜华章

(江苏省姜堰市农业局,江苏 姜堰225500)

应用SWOT定量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客观评价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战略重点与战略内容。

高效农业;SWOT定量分析模型;发展战略;姜堰市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全球农业收入与效益、供给与需求、生产与资源的矛盾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地多人少的国家,还是地少人多或地人适中的国家,都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作为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的有力措施[1]。目前,江苏省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阶段,农业也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现代高效农业已成为江苏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

SWOT分析方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是一种较客观的态势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的形式挖掘与研究对象发展相关的优势 (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 (Threats),从而根据找出有利因素以及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SWOT 分析是一种分析经济活动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SWOT 分析逐渐得到了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应用[3]。为加快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本研究应用SWOT定量分析模型对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充分发挥该市自身优势的发展战略。

1 SWOT定量分析模型的思路与流程

传统的SWOT分析都是一种以定性方法论为主要指导的技术方法。SWOT定性分析比较直观、简便,但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准确清晰的分析过程[4]。在确定高效农业发展战略时,对S、W、O、T的罗列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随意性太大,科学性和精确性不够[5]。本研究应用的SWOT定量分析模型是一种以定量方法论和定性方法论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它在归纳客观现实中SWOT各要素,并经过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SWOT各要素的重要性和概率采用专家评估等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同时对SWOT分析的每个阶段进行决策性评估,在极坐标体系中,构建一个包括战略方位角和战略强度的战略向量,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描述企业竞争态势和市场地位,从而归纳生成战术策略,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平台。

SWOT定量分析模型的流程主要是:SWOT要素分析(定性方法)、建立内外因素评价模型、计算SWOT力度、确定战略类型和强度、确定战略重点与战略内容等。

2 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SWOT要素分析

发展高效农业既面临着国家政策、社会发展、产业或地区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而易见的劣势。SWOT定性分析是把高效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所形成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结合起来分析,以制定发展策略或战略。

2.1 优势

经过近几年来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姜堰市已初步具备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区位优势。姜堰市位于长江下游和江苏省中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境内公路成网,交通迅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为姜堰市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经济优势。姜堰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跻身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列第7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在江苏省处于中上水平。三是生态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姜堰市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1990年沈高镇河横村以杰出的生态建设成绩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称号[6]。列为首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四是科技优势。姜堰市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市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技术力量雄厚。2007年以来被江苏省农林厅确定为全省首批稻麦油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以河横村为核心的绿色食品科技园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五是产业优势。姜堰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稻米、双低油菜、优质畜禽、淡水养殖、无公害蔬菜、优质林木、名优花卉等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市高效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1%,高效渔业面积占养殖水面面积的52.6%[7]。其农业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沈高镇河横村成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风景区。国家AAAA级溱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级湿地森林公园;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涉农龙头企业达到160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13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利税过亿元。六是产品优势。全市拥有11个有机食品、29个绿色食品、60个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50个农产品进入超市,品牌农产品及加工产品产量、销售额年增长率达20%以上。

2.2 劣势

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发展高效农业需要连片集中的土地,土地流转的难度很大。同时,高效设施养殖需要建设畜禽舍等建筑物,国土政策要求不得使用基本农田,而现有耕地面积绝大部分属于基本农田保护范畴,给设施养殖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障碍。二是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已经转移到农业之外,在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张,一些高效农业基地很难找到合适的从业人员。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姜堰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6.5年。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匮乏,密度不够。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发展高效农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靠农民自身资金实力发展高效农业,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五是产业化机制不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够、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粗加工、原料型加工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80%以上,附加值较低。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国内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国外市场“壁垒”冲击,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都明显滞后于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

2.3 机遇

首先,2007年以来,江苏省及各市(县)都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各级财政投入高效农业资金逐年有所增加。在信贷支持、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方面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其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高效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时效,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为高效农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现代高效农业已成为姜堰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功能已由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拓展;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标准农田比例、农机化水平、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合作化步伐加快,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不断壮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四,现代高效农业成为农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众多规模种养基地向苏中、苏北转移,部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及回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都把投资高效规模农业作为一个最佳选择。

2.4 风险

(1)市场风险方面看,姜堰市高效农业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而开拓国际市场的外贸型龙头企业少,规模化花卉、果蔬类产品出口量少。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对市场的认知度不够,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专业化组织作用相对较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制约着高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风险方面看,由于高效农业在种养品种上,以优质名特优品种为主,特别是蔬菜园艺类种植品种更新换代很快,因此姜堰市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农技人员在知识结构、服务理念等方面还不能适应高效农业的需要。一些规模农业项目在生产组织、资金运转、成本核算等管理环节上都比较粗放。特别在起步阶段,运行成本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很难实现盈利,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亏损。一些剧烈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等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灭顶之灾。姜堰周边地区高效农业发展的同质性较强,加之姜堰地跨里下河和沿江2个农业区,规模难以做大,来自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较大。

3 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SWOT定量分析模型

3.1 内外部因素评价模型(IFE矩阵和EFE矩阵)的建立

表1 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评价Table 1 Internal factors estimation of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Jiangyan City

内、外部因素评价分析借助内、外部因素评价模型(IFE矩阵和EFE矩阵)帮助战略制定者分析、归纳和评价对发展高效农业形成影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总结和评价发展高效农业的各种优势和劣势,从而帮助政府把握外部环境对发展高效农业的制约和推动,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8]。建立IFE矩阵和EFE矩阵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列出在内、外部因素分析过程中所确认的关键因素,包括影响高效农业发展的各种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②给予每个因素以权重,其数值0.0(不重要)~1.0(非常重要),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权重之和均为1。③根据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进行评分。分值是±4~±1分,其中,“±4”代表反应极敏感、较敏感、敏感及轻度敏感,以此递减。优势和机遇为正数,劣势和挑战为负数。④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得分,即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⑤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以得到总加权分数。

根据上述构建IEF矩阵和EFE矩阵的步骤,由20位农业专家、高效农业基地(园区)负责人组成的讨论组,通过讨论、分析和选择,最后得到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总分数。通过对IFE矩阵(表1)的计算,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内部因素总分为0.442 3分,高于平均分0分,说明姜堰市发展农业的优势高于劣势。对EFE矩阵(表2)计算,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外部环境因素总分为1.084 1分,也高于平均分0分。由此可知,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面临外部环境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即战略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机遇并将外部挑战的潜在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表2 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评价Table 2 External factors estimation of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Jiangyan City

3.2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SWOT力度计算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9],采取适当的统计调查分析工具(包括外部评估的方法、专家打分的方法等),对已经识别出的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内、外环境要素的重要性或概率开展评估。某一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等于权重平均值×评价分数;针对SWOT 各要素,分别求和,可以得出SWOT力度。计算公式如下:

第i个因素的优势力度Si=权重平均值×评分;

第j个因素的劣势力度Wj=权重平均值×评分;

第k个因素的机遇力度Ok=权重平均值×评分;

第l个因素的挑战力度Tl=权重平均值×评分。

依据其进行求和,可以得到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总优势力度S、总劣势力度W、总机会力度O、总挑战力度T。

计算结果为:总优势力度S=∑Si/ns=1.6912,总劣势力度W=∑Wj/nw=-1.248 9,总机会力度O=∑Ok/no=1.984 0,总挑战力度T=∑Tl/nt=-0.899 9。

3.3 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战略类型和强度的确定

在对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四维(极)坐标工具和强度、力度等概念将战略决策过程定量化,使S、W、O、T四要素有一定的可计量性和可比性。将战略制定过程中存在的模糊轮廓进一步明晰化,而不仅仅局限于SO(优势机会匹配)、WO(劣势机会匹配)、ST(优势挑战匹配)、WT(劣势挑战匹配)等定性的、非系统的模式,有助于政府更加有效的确定战略类型和战略重点内容。在SWOT分析中,以战略方位角θ识别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类型;以战略强度系数ρ判断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强度。在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极坐标中,坐标(ρ,θ)形成以θ为方位角、以ρ为模的战略向量。通过战略向量就可以识别和判断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类型、战略强度,进而选择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内容。

图1 SWOT战略四边形Figure 1 The strategic quadrilateral of SWOT

(1)战略方位角θ的含义及计算 以总优势力度S、总劣势力度W、总机会力度O和总挑战力度T4个变量各为半轴,构成四半维坐标系,在四半维坐标系上分别找出总优势力度S、总劣势力度W、总机会力度O和总挑战力度T的对应点S1、W1、O1、T1,并用线段依次连接4点即可得到战略四边形S1O1W1T1。根据3.2的计算结果,可绘成SWOT战略四边形(图1)。

对于战略四边形S1O1W1T1,其重心坐标P(x,y)由公式:P(x,y)=(∑xi/4,∑yi/4) 给出。xi,yi分别是S1、O1、W1、T1在战略四边形(图1)中的坐标。在此基础上,计算战略类型方位角θ,公式:

tgθ=y/x

其中0lt;θlt;2π。利用反函数求解θ,即可根据θ的大小来确定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应选择的战略类型(表3)。

表3 战略类型方位角θ与战略类型的对应关系Table 3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of azimuth θ of strategic type and strategic type

计算结果:战略四边形S1O1W1T1,其重心的坐标P(x,y)=(∑xi/4,∑yi/4)=P(0.110 6,0.271 0),根据公式:tgθ=y/x,求得tgθ=2.451 1,θ≈19π/50。θ位于π/4~π/2之间。

(2)战略强度系数ρ的含义和计算 对同一战略类型,高效农业发展既可以采取积极开拓也可以采取求稳保守的战略态势,因此对于相同的战略类型,还应确定其战略强度。在采取何种强度时,需要综合考虑战略正强度和战略负强度。战略正强度是高效农业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内在优势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U=O1×S1

其中,O1、S1分别表示机会与优势。对于相同的战略正强度,可由不同的机会、优势组合,它表明高效农业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内在优势在一定意义下可以相互转换。

战略负强度是外部挑战与内在劣势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V=T1×W1

其中,T1、W1分别表示挑战与劣势。战略负强度的涵义可依照战略正强度以此类推。

至此,可以计算战略强度系数并以此作为判断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态势的依据。战略强度系数ρ的计算公式为:

ρ=U/(U+V)

战略强度系数的大小反映战略类型的实施强度,ρ∈[0,1]。随着U值的增大,战略强度系数增大,表明战略强度增强。随着V值增大,战略强度系数减小,表明战略强度减弱。以ρ=0.5作为临界点,当ρgt;0.5时,高效农业发展应采取开拓型战略;当ρlt;0.5时,应采取保守型战略。

根据3.2的结果,可以计算得ρ=0.749 1。

3.4 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战略重点与战略内容的确定

由上述分析可知,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战略应定位在第一象限并且在(π/4,π/2)区域内,位于开拓型战略区域中,应采取机会型的战略。同时根据战略强度系数ρ=0.749 1gt;0.5,应采取积极的开拓型战略。综合SWOT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姜堰市高效农业发展的方向应定位在“高效、规模、特色、生态、观光”上,其战略重点和战略内容如下:

(1)培育高效农业重点特色产业 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高效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要立足资源特色,坚持高效、错位生产,大力推广“稀、奇、特”等高效特色品种,扩大基地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和品位,培植一批江苏省乃至全国单打冠军,打造一批特色农业镇、村,加快推动形成优质家禽和特色蔬菜2个10亿元以上的高效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特色龙头基地的培育和发展,最终形成优质家禽、食用菌、观赏鱼、特色水果蔬菜、观光休闲农业等在江苏省领先的规模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2)加大高效农业投入力度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机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放大其杠杆调节作用,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高效农业;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经营方式,将高效农业基地、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户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农户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优势等和龙头企业资金实力、经营理念、信息等优势,以合作为纽带,以利益双赢为前提,以提升产业为目标。促进种养加结合、产加销一体、农科贸相连,走“科技人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园区+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之路,加快土地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进程,建立真正紧密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更多地分享到高效农业带来的高效益。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通过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政策,及时指导和协调解决高效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建设高效农业需土地流转的,政府部门要帮助协调和处理,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宽松的土地流转方案;加大财政资金用于设施农业的补贴、扶持和奖励力度,对骨干农户、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倾斜;农业政策性保险要把高效设施农业列入重要内容;研究信贷政策,加大对高效农业的信贷投放,培养一批有影响、有活力的高效农业示范户、企业,为高效农业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政策环境。

(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首先,要在在控制工业“三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确保基地环境不断优化,引导农民按国家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肉类生产标准进行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创建名特优品牌,加大品牌推介力度;第二,要在蔬菜、畜禽产品生产的集中区兴建区域性交易市场,要积极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与宾馆、饭店、大型超市合作,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在周边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第三,要高度重视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连接生产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要充分利用姜堰市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品种资源优势,实现高效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进行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和现代化的市场体系运作,把该市的高效农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第四,加强信息服务。针对农户信息相对闭塞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市场行情的搜集,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户发布各类信息;加快镇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和扶持规模大户上网;要组织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企业负责人,不定期地开展交流讨论,共同研究市场发展走势,及时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4 结束语

用SWOT定量分析模型对江苏姜堰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为进一步提高SWOT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利用专家知识经验参与决策分析的过程中,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在IEF矩阵和EFE矩阵的计算时,将权重确定与影响力度(反应程度)打分分段进行,权重确定采用各位专家评分的平均值,影响力度(反应程度)打分采用专家讨论、协商一致的办法进行,同时将内外因素的影响力度(反应程度)打分扩大到9个等级,优势、机遇为正值,劣势、挑战为负值,这样尽量减少权重确定与影响力度打分的交叉影响。

[1]尹成杰.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N]. 经济日报,2009-3-17(13).

[2]郑建初,刘华周,周建涛,等.江苏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目标与模式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1~5.

[3]袁 牧,张晓光,杨 明. SWOT分析在城市战略规划中的应用和创新[J].城市规划,2007,31(4):53~58.

[4]谢孝君.SWOT分析的定量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15):141~142.

[5]甄若宏,周建涛,刘华周,等.江苏发展高效农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6):17~19,23.

[6]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Globle 500 Forum[OL]. [2009-11-12] http://www.global500.org/ViewLaureate.asp?ID=386

[7]杜华章,钱存来,王义贵.基于SWOT分析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14~319.

[8]朱晓妹,张 诚,陈青平.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农民创业战略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7~9.

[9]黄溶冰,李玉辉.基于坐标法的SWOT定量测度模型及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1):179~187.

2010-02-28

杜华章(1963-),男,江苏兴化人,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与管理及农业农村经济.

10.3969/j.issn.1673-1409(S).2010.02.025

F327

A

1673-1409(2010)02-S086-06

猜你喜欢
力度优势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矮的优势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战略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战略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