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0-12-01 09:30陈应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川芎嗪静息硝酸甘油

陈应军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系冠心病其中一个类型,发病率高。近年来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但是对使用剂量缺乏明确的规定,本试验对不同剂量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为我院2001~2009年住院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5~80岁,平均(65.9±8.0)岁,伴高血压21例,糖尿病15例;常规剂量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56~77岁,平均(66.1±7.8)岁,伴高血压22例,糖尿病1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伴随疾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及血脂,并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等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组用川芎嗪360~400 mg/d;常规剂量组用川芎嗪80 mg/d。两组均治疗12 d。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 ~80%,静息心电图改善,ST段回升0.5 mV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静息心电图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粥样斑块不完全阻塞血管成血流急剧减少,侧支循环未建立,使心肌严重缺血所致。其病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川芎嗪是中药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生物碱单体,主要作用有:①扩张微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②溶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③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本研究发现应用大剂量川芎嗪对常规川芎嗪剂量相比,疗效增加,但是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

[1]黄褔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6):144.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31-1234.

猜你喜欢
川芎嗪静息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不准时睡觉堪比熬夜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