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12-01 09:30马广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途径注射液年龄

马广丽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自20世纪60年代始,WHO和各成员国相继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其监测工作,一方面可以保障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现对本院2007~2008年的100例ADR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为今后的用药提供更安全、更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7年至2008年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上报的100份ADR报告。

1.2 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依照ADR报告表,分别对发生ADR人群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频数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100例ADR中,女64例(占64.0%),男36例(占36.0%),患者年龄为11~93岁。发生ADR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ADR患者年龄分布

2.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共68例(占68.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表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2.3 药品种类分布 100例ADR中,涉及药品4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占51.0%),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见表3。

表3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所有不良反应中,女64性例(64%),高于男性的36例(占36%),这可能与女性肠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比男性敏感有关[1]。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浆与药物结合能力、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不同,致使引发ADR的几率、严重程度均不同。从年龄分布来看,患者年龄最小11岁,最大93岁。由表1可见,以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52例,52%),这主要与本院以老年病为主的就诊人群年龄分布有关。同时也提示伴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临床开展对老年患者ADR的监测工作将成为ADR研究领域的重点[2]。从给药途径结果分析,以注射剂静脉滴注产生ADR。表2示,100例ADR报告中,有68例为静脉滴注用药引起。静脉滴注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引发ADR,主要由于该方式将药物直接输人血液,同时静脉注射液的渗透压、pH值、微粒、内毒素等均可能成为引发ADR的因素。除了药品内在因素外,还与药物配制、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等密切相关。因此,从合理安全用药的角度出发,应遵循尽量应用口服途径给药的原则,对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应提倡序贯疗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控制注射途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3]。由表3可见,抗感染药所引起的ADR发生率和涉及品种均居各类药物首位,这与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密切关系。而在既往按文献研究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也容易造成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多。近十年来,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有所增加,原因可能因为中药注射液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而加大了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中药注射液ADR高发生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中药注射液所含有效成份复杂,与西药注射液对某种成分制定统一含量标准不同;②处方组成以复方居多,即便是单方成分也比较复杂;③部分注射液中的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微粒在体内不能正常代谢,可引发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血栓、组织坏死、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和肿瘤样反应。另外,药物与溶媒液体混合后也可使微粒增加。由此可见,中药注射液中杂质是否去除干净,微粒含量、溶解性及稳定性等对ADR的发生都有直接影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为多见。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等。中药注射液多用于危急重症,经常和其他药物合并使用,而多药合用往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中药注射液ADR的预后较好,只要早期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中药注射液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质量、患者年龄、体质等。建议加强中药注射液应用的临床监护,促进合理用药[4]。

4 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也与临床能否合理用药有关,因此在分析和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一定要综合考虑,另外医务人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ADR监测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监督医生护士正确填写ADR报告表。定期检查病案,了解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发现漏报的ADR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努力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而临床上如能对发生的ADR做到及时报告,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及医疗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医疗费用。

[1]张爱琴,白玉国,刘翎.我院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171.

[2]何伟珍,吴丽兰,应小飞,等.2004年5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05,16(10):7741.

[3]王玉荣,刘静,黄祥.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1):501.

[4]田德蔷,陈晓红,赵志刚,王慧媛.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70.

猜你喜欢
途径注射液年龄
变小的年龄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