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

2010-12-08 04:32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刘秀梅李琳
体育学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亲子问卷家庭

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刘秀梅,李琳

(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2.北京市海淀区太阳幼儿园,北京 100088)

北京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

王凯珍1,周志雄1,桑凤英2,刘秀梅2,李琳2

(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2.北京市海淀区太阳幼儿园,北京 100088)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现状。结果表明,北京市3~6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地点主要为社区体育场地、家庭的客厅、附近公园、主卧室等;活动频次为每周2~3次,平均每次为36.27 min;活动内容比较单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指导、工作忙或家务忙而没有时间。

家庭体育;亲子体育游戏;幼儿;北京市

家庭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满足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体育运动或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在3~6岁幼儿家庭中,亲子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游戏方式为主。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是指为了增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促进家庭和睦发展,以父母和亲子为活动主体进行的体育游戏活动。

学前期是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运动发展与游戏发展之间存在着阶段一致性的对应关系[1]。亲子游戏在促进儿童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但是,目前我国亲子体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以经验为主,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少[3]。为此,本研究的体育活动游戏是指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体质健康)、时间(活动连续不少于 10 min)、活动形式(走、跑、跳、掷、爬等)、人员(爸爸或妈妈和孩子)、地点(家中或户外)等条件,而不包括其它智力或生活性游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市 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现状,为家庭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计。

设计了《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家庭成员、家庭住房面积、家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家长对亲子体育游戏的认识及家庭亲子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等。问卷编写完成后,请30位幼儿家长进行了试验性填写,填写后征询其对问卷的意见,并请5名专家对问卷的设计和内容进行了审议。根据专家审议和试填人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订,最后编写成17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问题形式分为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3种类型。

2)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5名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进行检查:3位专家很满意,2位专家比较满意。因此,本研究调查问卷设计和内容效度基本上是有效的。

本课题研究采用重测信度的方法估计调查问卷的信度,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相隔时间为4周。从第一次被测者中抽取46名幼儿家长再次填写问卷,然后将两次填写问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学者Gay的观点,任何测验或量表,信度系数若在0.85以上,表示测验和量表的信度颇佳[4]。本研究中幼儿家长调查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85以上,因此本课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抽样。

本课题采用非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5],按照社会学随机抽样经验确定样本数范围的要求确定问卷调查抽样人数,从北京市抽取16所一级一类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8份。

1.2 数理统计

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 SPSS(13.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频数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法分析不同性别幼儿选择游戏类型的差异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幼儿家长基本信息

在问卷调查对象中,幼儿的父母各占 24.3%和75.7%。从学历结构来看,幼儿家长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 88.3%,这表明大部分幼儿家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这可能与本研究抽样所选取的一级一类幼儿园等级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据,北京市现有一级一类幼儿园281所。由于一级一类幼儿园不仅在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学费上也比较高,在此类幼儿园上学的幼儿家庭一般具备较好经济条件。

2.2 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空间特征

幼儿亲子体育游戏的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社区、郊外自然环境等)和家庭环境。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体育场地、家庭的客厅、附近公园是体育游戏活动开展比较多的地点。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颁布施行,社区健身场地和器材得到较大的改善,这为社区居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开展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健身器材主要以成人为主,很少摆设幼儿或儿童体育健身的器材。

在家庭环境中,主要在客厅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所占比例为 71.2%,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住房客厅面积(平均为27.44 m2)相对较大有一定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体育游戏的开展。

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活动的内容与环境(空间密度、空间安排等)之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1]。本研究相关分析表明,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量(每周游戏活动频率×每次活动时间)与家庭客厅面积显著相关(r=0.503,P=0.006)。

2.3 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活动时间

亲子体育游戏的活动量包括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时间两个变量。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频率为每周2.61次,每次活动时间平均为36.27 min。幼儿家庭体育游戏活动时间基本有保障。

2.4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

在3~6岁幼儿家庭中,游戏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积木游戏和规则游戏是幼儿游戏的典型样式,这些主要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望和愿望[1]。调查结果表明,在各类家庭幼儿游戏中,以积木、沙子等进行建筑构造的结构游戏,以发展运动素质、增强体质的体育游戏,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智力游戏所占的比例都高于60%,父母与孩子分别扮演不同游戏的角色、根据故事和童话中情节进行的表演游戏、音乐伴奏下进行的音乐游戏约占1/3。

从幼儿体质健康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幼儿体育游戏应当包括跑爬、跳跃、投掷、平衡、耐力、灵敏协调等几大类,以全面发展幼儿相应的运动素质和机能水平。虽然亲子体育游戏在家庭游戏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是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相对比较单调。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主要有球类游戏、追逐跑类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类游戏等。其中,以球类游戏和追逐跑类游戏为主,不利于幼儿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可能与体育游戏场地、器材和缺乏科学指导等因素有关。

2.5 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指导方式

亲子体育游戏始终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家长的陪伴和支持会使孩子在游戏时心情更轻松、更投入,获得更多的快乐。在家庭亲子体育活动中,家长既是游戏的组织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更是孩子游戏的伙伴。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体育亲子游戏活动中,主要是以孩子为主导和与亲子共同商量两种方式为主,占 73.9%。从现代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角度来看,在3~6岁幼儿体育游戏中,幼儿应是体育游戏活动的主体,家长是体育游戏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所决定的。一些研究指出,游戏组织和指导能力也是父母应具备的良好个性特征,父母的游戏性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6-7]。幼儿父母游戏性水平也影响幼儿的游戏性和创造性发展,因为与游戏具有较高相关的创造性的表现和发展也需要适宜的环境,需要幼儿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及成年人的理解与支持。

2.6 家长对亲子体育游戏价值的认识

家长对体育游戏价值认识的正确与否,往往影响着家庭亲子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3~6岁幼儿家长绝大部分都能认识到亲子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质发育、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等的促进作用。

然而,幼儿家长对体育游戏价值的认识,只是为他们参与体育游戏奠定思想意识的基础,而不能成为他们体育活动行为的必然动力,因为影响开展亲子体育游戏的因素主要是由家长和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内部需要和开展体育游戏外部条件所决定的。内部需要主要指影响家长体育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意识、兴趣爱好、需要动机、心理障碍等)和生理因素(主要包括生理需要、生理障碍和生理特征等)。外部条件主要是指促使体育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行为环境(亲子体育游戏的知识、场地、器材、时间等)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家庭环境等)。

根据对幼儿家长的调查结果,他们认为家庭亲子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工作忙或家务忙没有时间、家庭居住面积小、体育游戏项目少、社区缺乏体育活动场地等。其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工作忙或家务忙而没有时间的比例较大,分别为59%和56.8%,这二者都是影响他们体育行为的行为环境。

由于家长在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知识方面的缺乏,因此,他们希望在家庭体育游戏方面能得到科学的指导。调查结果表明,42.8%的幼儿家长希望得到幼儿教育专家的指导,希望得到幼儿园老师、幼教专门机构人员、体育教育专家指导的比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家长希望得到体育教育专家的比例只有 13.1%,这反映出幼儿家长对体育教育专家认可程度较低,可能与幼儿家长对体育学科专业缺乏认识有关系。

3 结论

1)北京市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地点主要在社区体育场地、家庭的客厅、附近公园。

2)幼儿家庭体育游戏活动时间基本有保障,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每周2~3次,平均每次时间为36.27 min。

3)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主要有球类游戏、追逐跑类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类游戏等,其中,以球类游戏和追逐跑类游戏比较集中,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比较单调。

4)家长基本能认识到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质发育、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等的促进作用。

5)影响家庭亲子体育游戏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指导、工作忙或家务忙而没有时间。

[1] 刘刘焱. 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尹芳. 国外亲子游戏研究综述[J]. 教育导刊,2006(9):56-57.

[3] 母顺碧. 中国“亲子体育”研究述评[J].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19-21.

[4] 吴明隆. SPSS统计应用实务[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5] 袁方.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Fitzgerald M,Kinsella A. Behavioural deviance in an Irish urban and town sample[J]. 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1989,156:219-221.

[7] Barton Y. Fitzgerald M. A study of behavioural deviance in ten and eleven year old Irish school girls in an urban area[J]. 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1986,155:80-82.

Study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family sports games for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in Beijing

WANG Kai-zhen1,ZHOU Zhi-xiong1,SANG Feng-ying2,LIU Xiu-mei2,LI Lin2(1.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2.Taiyang Kindergarten of Haidian District,Beijing 10088,China)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uthors probed into the current state of family sports games for children at kindergartens rated category 1, class 1 in Beijing,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activity places are mainly sports playgrounds in communities, living rooms in houses, nearby parks, master bedrooms, etc; the activity times are 2-3 times a week, averagely 36.27 min per time; the activity contents are kind of undiversified;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are that children’s parents are lacking in scientific guidance, busy working or doing housework, thus having no time for the games.

family sport;family sports game;children;Beijing

G807.1

A

1006-7116(2010)10-0056-03

2010-05-27

北京市市属高校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首都幼儿体质发展与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课题(15409002)。

王凯珍(1957-),女,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群众体育和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管理。

猜你喜欢
亲子问卷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问卷你做主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