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0-12-08 06:24李明达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中国对策

李明达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李明达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和分析了影响中国篮球文化建设提升的主要瓶颈,并基于现实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和繁荣我国篮球运动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篮球文化与篮球运动亦此道理。根深则叶茂,根浅则叶疏,魂强则体壮,魂销则体灭。本世纪初,在伴随各领域文化建设的大潮中,中国篮球文化的建设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2005年5月,全国篮球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会上明确提出“加强篮球文化建设,为篮球事业‘塑魂’”作为篮管中心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此后,2005年12月与2007年12月在苏州大学召开第一、二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在论坛上许多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给予篮球文化建设进言献策。进一步促进了篮球文化的研究水平和研究热度。2008年6月中国篮球协会在天津举办“中国篮球博物馆天津主题日”活动,并发布了《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纲要》。《纲要》的提出,更是吹响了全面建设中国篮球文化的号角。诚然,改革会带来新的机遇。多年来,各级组织大力建设中国篮球文化的举措,不仅为我国篮球赛事、业余篮球活动、校园篮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而且,也加速了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然而,改革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在寻求与探索中国特色篮球发展道路的同时,各种问题随之出现。尤其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发生了转变,明确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作为奥运的基础大项之一的篮球运动如何快速发展而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从篮球文化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篮球文化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进一步的篮球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篮球文化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明确篮球文化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在给篮球文化下定义之前,逻辑上必须就什么是文化做出回答,然而文化的定义目前有300多种,莫衷一是,都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同样,对于什么是篮球文化,同样存在不同的定义。本文选择目前多数学者赞同的视角:根据篮球运动的本体功能来探讨篮球文化的内涵。

1.1 篮球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1]进一步讲,篮球文化的精髓就是“从业者的篮球职业品位、道德、智能、技能以及面对内外环境反映出的丰富多彩的行为展现与精神理念的综合,它是世界各地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2]它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区别。宏观上,篮球文化既包括篮球参与者和受众的观念文化,也包括篮球参与者和受众的行为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底层文化)、制度文化(中层文化),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文化(表层文化)。微观上讲,篮球文化应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行为语言文化;赛事管理、制度、规则与实施理念行为文化;篮球球迷文化;篮球组织与队伍文化;篮球商业、产业文化;篮球赛场文化;篮球技战术演进与展示文化;篮球功能与价值的体现与追求文化;篮球职业操守文化等众多子文化等等。

1.2 篮球文化的核心内容

篮球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指在某段时期内对篮球文化的不断提升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子文化,它们是篮球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现阶段特征,当前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职业联赛俱乐部文化、校园篮球文化、篮球制度文化、篮球商业产业文化、篮球赛事文化、篮球运动精神文化以及职业运动员文化。

2 我国篮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现代篮球文化的竞技功能缺乏深入认识

篮球的竞技性是篮球比赛决胜的一种篮球社会实践活动,是篮球文化的最高部分。篮球竞技的结果,象征着荣誉与金钱,而在当今群雄逐鹿的篮球沙场上,决定胜负的因素更多的却又在智慧与控制方面(而不仅在体格体能与技术层面)。训练与培养篮球竞技“对抗认分”的意识、意志动作与能力,是篮球竞技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说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以来,其竞技性功能一直没有在我国篮球文化中得到很好体现。我们的篮球文化缺少对身体的控制与利用技巧,在对抗中我国运动员过于斯文和软弱,缺少西方运动员的彪悍与霸气,因此,最终输掉比赛,输掉球迷的心。这在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早期进入NBA时的表现都有所印证。因此,鉴于现代篮球凸显了西方文化的霸气精神和彪悍气质,我们应该合理吸纳与采用,使其转化为中国运动员的精气神儿。当然,篮球竞技的意识与能力,不是仅靠理论知识的传播就能形成的,它必须主要通过用篮球竞技的法规、道德、哲学、兵法、审美、科学、技战术武装起来的篮球竞技模式,经反复训练、反复比赛检验,使人的动作或行动兴趣化、习惯化、意识化、意志化了以后,特别是力量化或能力化了以后,方能形成。

2.2 对篮球联赛的职业化与市场化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化是把“双刃剑”,市场在解决集体球类项目生存发展问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问题和困惑,身在其中的舞者,要时时提醒自己,莫要使其发展道路背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条主干线,莫要违背体育规律和市场规律。中国篮球15年的“职业化”道路对篮球运动的普及与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15年后的今天,其当初走职业化的诸多愿望大多没有实现:竞技水平不高、优秀人才稀少、联赛中的球员职业行为不端、裁判员执法争议、俱乐部不规范运作等等负面影响一直未见减少,而且变得越来越隐蔽,甚至发展成了“潜规则”,严重动摇了群众的信任度。篮球职业化决不能重蹈足球的道路,成为人人调侃或羞于启齿的运动项目。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篮球职业化与市场化建设缺失的表现。尽管《纲要》提出和实施已经3年了,尽管也有人为之四处奔走,但收效仍然甚微,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篮球职业化与市场化要走向规范性、发展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 对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关注较少

1998年12月诞生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将校园篮球带到大众的面前,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体育界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据统计,CUBA不仅规模大,而且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每年吸引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700多所高校,1000多支大学生篮球队伍的参加,其赛事已经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展示平台。但如果从中国校园篮球(包括小学、中、初中、高中、大学)整个系统来考虑,我们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中美校园篮球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校园篮球文化应是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新土壤。因此,我们在体制上需要改革和创新;在操作模式上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比如,美国学校篮球发展的许多经验和做法能够为中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此外,在人才培养上,不管是体教结合也好,还是教体结合,都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去考虑,不能顾此失彼等等,

2.4 对篮球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视角单一,缺乏深度

理论是实践的导向和影子,文献综述可以映射理论前沿致力探讨的问题方向。西方学者在篮球文化作为社会现象研究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宽阔的理论空间,研究文本细化精深,理论也富有前景。而我国本土学者则一直将篮球文化的概念、形式以及在宏观上探讨可能的意义与对缓解社会问题的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的中心,并未进一步深入到篮球文化的社会建构这一议题所赋予的理论前景和实践需要上来。[3]因此,我国篮球文化理论的研究,尤其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视角的研究存在缺失,这也影响了篮球文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社会影响力。

3 加快中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3.1 继承与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文化要想长久的存在、发展和延续下去,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独特内涵,否则,在文化的交流中,必然会被外来的、所谓强势的文化所同化和消解,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从众多的文化族群中淡出与消失。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以来,在115年的时间进程中,一直深受西方篮球文化的影响而不具有中国式特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篮球文化的影响,有以前苏联、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篮球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缺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借鉴、创新、整合来形成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

当下是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一方面,国内目前缺乏一种超大规模的运动项目赛事来满足广大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我国拥有2亿多篮球人口,有大众篮球设施的消费前景和潜力无限的校园篮球,因此,中国篮球应该担当此重任。另一方面,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之后,世界篮球格局目前仍处于动荡期,不仅在于大赛成绩排名的变化,更在于各种篮球文化、篮球理念、技战术风格和打法的不同而产生激烈碰撞、交融。中国篮球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从大赛的实际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篮球文化,进而重新为中国篮球的规划和建设导航。要立足中国本土的特色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开拓发展新的文化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世界大赛的实际案例也昭示我们,无论学打美式篮球,还是学打欧式篮球,都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创立“中式”篮球上狠下功夫,立足中国特色文化,把握世界篮球趋势,最广泛的借鉴与创新才能有出头之日,才能后来居上,登上世界竞技篮球的顶峰。当然,中国特色篮球文化的构建要避免趋同。目前,国内竞技篮球的技、战术风格、打法越来越趋于同一化,各地方的特色、个性越来越不明显。同12年前相比,南派与北派及各派内部之分已经模糊,甚至消失了。另一方面,目前体育活动政治色彩越来越淡化,体育向世俗化、大众化转变。从我国篮球联赛的长远发展来看,地方每支球队都应具有鲜明的球队特色和个性特征,无个性即无自我,就无法保证竞技单位的多样性和相互对抗的观赏性。因此,在建设篮球文化过程中,要避免文化建设的趋同,要秉持“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原则,促进各种篮球技、战术风格、打法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不同归属的篮球文化建设应以满足当地大众的需求为重,这也是职业联赛俱乐部的长久生存之前提。

3.2 处理与协调:篮球运动发展中的关系群

篮球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包含众多的构成要素,其自身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内容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篮球文化的建设进程,甚至决定其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梳理,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篮球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推进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的关系中,以下七种关系在篮球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即篮球文化建设与发挥篮球文化功能的关系、中国特色篮球文化与国外篮球文化、中国主体篮球文化与区域多元篮球文化、篮球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关系、竞技篮球、学校篮球和大众篮球的关系、篮球核心文化与非核心文化的关系、篮球文化与篮球产业的关系。诚然,统筹兼顾,协调不同形态篮球运动的发展才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问题。竞技篮球,学校篮球和大众篮球是我国篮球存在的三种形态,三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首先,以职业俱乐部联赛为代表的竞技篮球随着职业化的深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商业化的催生,对学校篮球、大众篮球影响越来越深泛。鉴于美国NCAA的发展模式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而且促进了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及体育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更为学校篮球向我国竞技篮球输送篮球人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我国有着2亿多篮球人口,大众篮球开展得非常普及。近年来更是创建了自己的全国业余篮球联赛;各省、区域性篮球竞赛开展的更是如火如荼;中国篮球城市已经由第一批的8个,扩充到了15个,遍布大江南北。这一切为中国篮球运动的进一步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竞技篮球的社会化进程。竞技篮球、学校篮球和大众篮球共同构成了中国篮球,三者的文化表现,就是中国篮球的文化表现,三者的文化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中国篮球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统筹兼顾,使它们协同发展。

3.3 建设与规划:篮球文化的功能化与产业化

篮球文化的功能性是以篮球运动的本体功能为核心的,它具有愉悦身心、增智健体、提高审美情趣、励志解压、实现个人或团体价值、荣耀团体或国家等其他功能。篮球文化建设必须要以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篮球运动的功能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文化利益的立场出发,来开展篮球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脱离这一点,不但篮球文化建设会步入歧途,而且必将危害篮球运动在我国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篮球运动在我国不断地普及和深化,目前,以篮球竞赛为核心内容的篮球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开发前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就要求在篮球文化建设过程中,作为管理层,尤其是决策层,一定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建设细节能带来多大的文气、人气,而不是只考虑急于得到经济回报,使篮球事业沾染上太多的铜气、商气,从而使篮球文化建设远离应有的积极功能。总之,篮球文化建设是一项给篮球运动铸魂的工程,铸魂是为了使篮球运动的功能得以强化和扩展,以此来满足全社会对篮球的各种需求。

篮球文化的产业化是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子文化相比,它更强调经营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份重要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通过与经济结合形成的篮球文化产品、篮球文化市场来进一步使群众接受篮球文化的价值观念;要寄篮球运动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展现出来和传承下去,使其转化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质力量,必须依靠新闻传媒、出版发行、文学艺术和体育文化教育的载体。如果离开了篮球产业,其精神力量就得不到实现。在世界篮球文化交往中,篮球文化精神也是通过篮球产品和篮球服务来传播的。当前,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领域,而且影响着文化领域的竞争。文化经济的一体化可能使一些意识形态问题被表面的经济现象所掩盖。[4]大力发展篮球产业,能够有效维护我国篮球文化安全。中国篮球欲强大起来,一方面必须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一方面又要谨慎防止国外一些腐朽没落的精神垃圾和生活方式的伴随渗入,把中国篮球打造成单一职业化、商业化的摇钱树,而无视篮球事业的公益性、大众化的重要性。从这方面看,篮球产业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中国篮球运动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总之,篮球产业文化好比是篮球事业的翅膀,只有翅膀足够强硬,巨大而有力量,才能使我国的篮球事业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4 结束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方面的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不尽如人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制度、训练方法、球员与教练、传统文化等诸多单一化的原因,而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相互影响与交叉的问题共同体。更应认识到篮球文化建设这项工作的迫切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并在此思想上,认清形势,权重关系,把握主次,有计划、有条理、有步骤地推进和深化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由此方能使我国篮球文化根深体壮,中国篮球运动的世界崛起才不至于沦为虚幻与空谈,至少应当具有美好的未来与可能。

[1]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4

[2]孙民治.科学构建中国篮球文化是时代必需[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47

[3]兰健,王丽娜.篮球文化的社会建构论略(综述、问题与中国化)[J].浙江体育科学,2008(5):26—29

[4]张昌尔.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J].求是,2003(21):42—44

[5]李元伟.篮坛风云路[M].北京:中国书店,2010,6:236—237

[6]王振涛,单清华.篮球文化建设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5):83—87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Bottleneck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Chinese Basketball Cultural Construction

LI Ming-da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Sichuan,Chengdu 610041,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interviewing,this paper analyze the bottlenecks of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basketball culture.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sketball career.

China,Basketball cultural construction,Bottleneck,Countermeasure

G841

A

1007-323X(2010)05-0026-04

2010-08-15

李明达(1976-),男,讲师

研究方向: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体育理论与文化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中国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走,找对策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