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之最:“灰钢城”蝶变之舞

2010-12-20 01:03郑和明
今日重庆 2010年6期
关键词:大渡口区钢城建桥

□文/本刊记者 郑和明 图/本刊记者 唐 明

变化之最:“灰钢城”蝶变之舞

The Greatest Chang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Dusty Iron Town”

□文/本刊记者 郑和明 图/本刊记者 唐 明

说大渡口,就不得不提重钢。曾经,飞溅的钢花,奔腾的铁水和烟囱里喷出的滚滚浓烟是重钢环境的真实写照,“通红炉火映脸膛,风吹烟尘半天扬”也是重庆人对十里钢城大渡口的深刻印象。但是,2009年9月,随着重钢搬迁,大渡口的重钢时代也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一座森林之城、公园之城的崛起。

位于大渡口区的建胜镇和八桥镇之间的建桥工业园区,以前到处是荒山、鱼塘。现在,来建桥的人都会感叹这里河流环绕、清泉潺潺、绿树成阴、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公园之中。这里看不到浓黑的烟尘、听不到机器的轰鸣。映入眼帘的唯有起伏的山丘、浓密的森林与在枝头跳跃的小鸟。在建桥,时尚的现代化工厂掩映在森林里,处处可见“绿色客厅”。100多种树木、50余种开花植物、100万余株乔木灌木、1000多株40年以上的树龄的大树,以生态群落的绿化理念立体搭配,层次分明地分布在园区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厂房掩映在浓荫密林里,和大小不等的公园一起,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建桥工业园一角 摄影/黄元新

思源公园

2009年1月8日,重庆市政府正式批准建桥工业园区为首个“园林式工业园区”。如今的建桥聚集了先进制造业、新型材料业、电子信息业、食品医药业、现代物流业五大产业集群,拥有6家世界500强、9家中国500强、21家上市公司。建桥入园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7033万元,位列全市第一;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占到了39.8%,全市领先;园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全市领先,每平方公里投资达50亿元,每亩产值贡献1000万元,税收贡献15万元……在森林建设中下足了功夫的建桥园区,正以其独特的绿色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大型环保企业的进驻。到今年重钢完成搬迁之时,建桥工业园的产值保守估计将达到300亿元,这是相当于两个重钢的产值。建桥的生态活力,使得“老钢城”再次激发蓬勃生机。

双山公园 摄影/杨绍全

与此同时,大渡口区进行着旧城改造,一座座风景秀丽,绿意盎然的公园拔地而起。百花村的原居民赵师傅指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思源公园对记者说,这是他以前住的地方,一排排破旧的老房子现如今变成了公园。

百花村片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面积3.2万平方米,居住人口近5000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5平方米。该片区缺乏配套厨房、厕所,没有垃圾处理系统,环境脏乱,居住条件很差。2008年初夏,大渡口区启动该片区危旧房改造工作。如今,昔日的百花村危旧房片区已改造成以西南军政文化为主题的思源公园(百花广场)。“外览胜景、内聚活力、缅怀伟人、饮水思源”,思源公园以雕塑、浮雕、石刻、文史展览等形式,再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国初期主政西南的光辉历程,是大渡口区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现在,该公园种植各类乔木5000余株,地灌植物近60万株。其中,高大乔木香樟、银杏、菩提、重阳木、高山榕等20余种1500余株,春鹃、桅子、桂花、腊梅等开花植物近50种30余万株,可“月月赏花,四季闻香”。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不再紧闭门窗在家躲灰尘,而是选择出门到公园走走看看。

除思源公园外,新工书苑、思贤园等多个由危旧房片区变成的公园也先后在大渡口建成。截至目前,大渡口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由原来的不足2平方米增为15平方米。但是,大渡口区并不满足,根据2008年出台的《大渡口区绿色空间建设规划》,到2020年前大渡口将打造190个公园,总面积达到33000亩。建桥工业园区,思源公园只是大渡口打造“公园之城”一个缩影,“我们的目标是让市民出门500米内,就能进大公园,200米内就能进社区公园。”大渡口区区委书记刘本荣道出了大渡口未来的宏伟蓝图,昔日的“灰色钢城”,现在正蝶变为绿色之都。

建桥工业园 摄影/刘汪洋

猜你喜欢
大渡口区钢城建桥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中秋
农业废弃物的好氧堆肥研究进展
美 丽 的 天 鹅
大渡口区科协开展科普联合行动
虫儿飞
彩色铅笔
下雨天,读书天
重庆市大渡口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渡口区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