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010-12-31 17:04沙春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烟叶标准化体系

沙春雨

(哈尔滨烟叶公司宾县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烟叶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沙春雨

(哈尔滨烟叶公司宾县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烟叶标准化生产就是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从而达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烟叶质量和有效供给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烟叶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并提出实施标准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标准化生产;烟叶生产;质量

前言

农业标准化,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较快地得到推广应用。具体到烟叶生产就是,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从而达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烟叶质和有效供给的目的。

1 烟叶标准化生产的作用

实施标准化烟叶生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稳定烟叶质量风格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规范生产过程稳定质量风格

烟叶质量是烟叶生产的核心,烟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卷烟吸食质量高低。而烟叶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可塑性,生产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等不同,所生产出的烟叶质量不同。“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烟叶生产也是一样,若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来规范生产过程,或者生产者完全凭借自己的陈旧观念来进行生产,所产烟叶质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生产环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从种子肥料购进、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烤房建设、采收烘烤到最终的分级收购都进行严格执行标准,从而保障了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的提高。

随着卷烟工业联合重组和卷烟结构水平的提高,卷烟配方尤其是品牌卷烟配方不仅要求烟叶原料优质,还要求质量风格的稳定性。受生产条件限制,我国烟叶种植农户较为分散,烟农技术水平参差不一,导致了所产烟叶质量和风格波动性较大,影响卷烟工业配方使用效果和卷烟风格的稳定。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每个生产环节均有一套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统一化、标准化,烟叶质量风格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1.2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标准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平台。标准体系的制定遵循“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不但强调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注重其可操作性,与生产紧密相连,而不只是停留在科研层面。针对我国烟农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将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单化、程序化,用工业化理念来指导烟叶生产,让烟农像车间工人一样标准化生产烟叶。通过建立综合标准体系,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烟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浅显明了的技术标准,进行普及推广,普遍走在了“科技兴烟”的前列,烟叶质量、市场信誉和知名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1.3 促进烟叶生产现代化

“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福建烟区考察指导工作时也提出“中国烟叶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目标,而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烟叶生产标准化。烟叶生产标准化是集先进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担负着用现代工业理念来指导烟叶生产,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用现代标准来规范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因此,实施标准化生产是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 实施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应注意的问题

2.1 标准体系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化

标准体系的制定是进行烟叶标准化示范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标准化示范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因此标准体系的制定应遵循系统全面、因地制宜、持续创新的原则。

烟叶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标准化体系的制定要以质量为核心,贯穿于整个烟叶生产的每个环节,把烟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均纳入标准体系范畴,不能重产中、轻产前和产后。烟叶标准化体系的制定有三种形式,一是按照种植区域选择-整地-育苗-大田生产-烘烤调制-分级收购-工商交接-售后服务以及各环节中涉及的组织管理标准;二是按照技术法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种子标准、生产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等类型来划分;三是按照产品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资料标准、服务标准等划分。各示范产区可根据生产实际灵活选择标准体系制定形式,也可将三种形式进行融合,形成体系。

第二标准体系的制定要因地制宜。我国烟草种植遍布东南西北,生态环境多样化,所产烟叶风格多样化。质量特色和工业使用用途不同,要求种植模式、技术操作也不尽相同,因此标准体系中既可包括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有一些适宜当地烟叶生产实际的地方性标准。各示范产区制定标准时也要讲究科学有效,合乎实际,可操作性强。

第三标准体系应注重持续创新。尤其是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要以工业需求为导向,以烟叶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产学研相结合,积极进行烟叶生产技术标准创新,使所产烟叶质量能够持续满足工业市场的需求。烟叶标准化示范产区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进行烟叶质量特色创新。结合烟叶调入厂家配方使用效果反馈情况,通过比较研究,提炼出所产烟叶质量特色,进而进行烟叶质量特色定位。其次是进行种植品种创新。以质量特色为目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及品种适应性,筛选能形成该质量特色的最佳烟草品种。三是在挖掘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一套名牌优质特色烟叶生产技术规范。

2.2 注重标准化体系推广和实施

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和实施是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标准化体系只有落实在生产中,才能体现出其优势作用。

一要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是烟叶标准化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基础。集约化育苗需要温室大棚、机械化作业需要机动车道、智能化烘烤需要密集烤房等,烟叶标准化生产中的许多先进技术都需要借助基础设施这一载体来实现。

二要加强标准化生产培训。标准化生产对于新烟区生产者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而对老烟区经验比较丰富的生产者来说,扭转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验模式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因此实施标准化生产首先要扭转生产者的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自觉投入到标准化生产中去。

三是与先进的管理手段相结合。先进的管理手段能够促进和保障标准化体系的顺利实施。许多标准化示范区的经验告诉我们,标准化体系与先进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是把标准化体系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在贯彻标准化体系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积极申请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通过体系认证促进标准化实施,提高标准到位率,并实行层次化管理、量化管理、户籍化管理,建立起了烟叶质量的追踪体系,管理模式和手段不仅对标准化体系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监督着体系的实施,无疑在标准化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是在产烟县(市)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建立的,它基本代表着当地烟叶生产的最高水平,是其他产区目光聚焦的地方。因此建立标准化示范区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通过它的辐射带动,从而提升整个产区烟叶生产水平。 因此承担标准化示范区的县(市)必须建立健全机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始终保持烟叶生产“领头羊”作用。

3 总结

烟叶标准化生产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随着行业“工业反哺农业”和烟叶基层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强,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烟叶产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标准化生产实施很快得以实现。按照《烟草行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战略(2007-2020)》的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烟叶主产区要基本实现烟叶的标准化生产,通过辐射带动,必将引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1]郭新宇,郁明谏.现代作物栽培研究方法概况[J].2000(2).

[2]戴小枫,韩丽娟.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1997(6).

[3]青州烟草研究所.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报告[C].1985.

猜你喜欢
烟叶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简述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交通运输标准化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