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影响及管理浅析

2010-12-31 17:04项全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材料价格承包商工程造价

项全访

(瑞安市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浙江 瑞安 325200)

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影响及管理浅析

项全访

(瑞安市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浙江 瑞安 325200)

材料价格影响着工程总体造价,如何在项目管理中,控制材料价格,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阐述了材料价格的情况和分类,探讨了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管理措施。

材料价格;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一般而言,材料费用的高低和水平对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在土建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65%左右,而在装饰工程及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比重占项目工程造价的75%左右,个别高档次的装饰工程,这个比重甚至达到85% 以上。因此分析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总体造价的影响,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提供依据,以及研究制定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建设工程材料情况概述

在工程造价中,按材料的使用性质分类,建筑材料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和次要材料。主要材料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品种相对少,消耗量比较大,且占工程造价比重高 (占总材料费用的68%左右)的一些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水材、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品及各专业专用材料。辅助材料也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品种相对多,消耗不大,比重相对较小的材料,如砂、石灰、玻璃等。其他的如周转性材料,在施工中可重复使用且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能够反复周转使用,多次摊销计算,如模板、脚手架等。次要材料是指品种繁多、用量小、价值不大且不便计算的零星用材料,如铁件、铁丝、螺栓、焊条等。

建设工程造价中采用的建材价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当地造价管理部门综合建材市场的多种因素,带有宏观调控性质的、定期发布的材料市场信息价格。(2)采用材料生产厂家或材料供应、销售部门提供的,未进行任何综合直接公布的实际市场交易价格。(3)采用材料出厂或市场批发采购的价格,加上供销部门手续费、运杂费及采保费等费用得出的材料预算价格。建材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多的是基于市场信息价综合后产生的材料预算价格。

建筑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是直接工程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中材料费占总造价的60%~70%;而在安装工程及装饰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比重达到项目工程造价的75%左右,可见材料费用管理是建安工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价格管理措施

2.1 建立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为核心的材料价格信息编制的和调控管理

建设工程材料品种繁多,经营渠道多样,质量有别,市场价格各异,搜集调查资料困难、工作量大。材料指导价格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各主体的经济利益,而当前工程标底或参考造价、办理结算等材料价格都是以工程造价管理部分颁布的材料价格信息为依据,材料价格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材料价格信息编制管理,强化技术力量,吸收有代表性的建设、施工、材料供应商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参加的调查组织,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力求准确和实用。同时加强对工程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中材料价格调整管理,具体调整的内容分为:

2.1.1 材料价格不调整 所谓材料价格不调整是指在整个施工期间各种材料都不因市场价格波动上涨而作出调整,一律执行投标报价时综合单价中的材料价格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将材料价格风险全部转嫁给承包商承担这样对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承包商必须全面掌握价格信息的变化和风险范围。这一点,承包商往往难以做到。因此,这种不调整方式虽然由承包商承担材料价格全部风险,业主不承担相应风险,如一旦遇到某一种或几种主要材料价格大幅涨价的情况,就无法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并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很多工程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用材料价格完全不调整的办法来处理价格上涨风险是不合理的。

2.1.2 材料价格按实调整 即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材料都随波动后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和计算这种方法,表面看是符合实际情况,其实质是价格风险全部由业主承担,承包商完全不承担价格变化带来的任何风险,这种方法既不符合风险分担的工程管理原则,也违背了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思想,对承包商树立风险意识以及加强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与水平并无好处。按实调整和结算,也是造成项目投资失控和工程造价“三超”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这种方式不应该提倡。

2.1.3 材料价格有限制地调整 材料价格有限制地调整是指在工程实施期间,当材料价格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如上涨部分达到材料报价的10%或15%时,对超过的部分进行调整。这里的10%或15%就是调整的限制因素。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风险分担的管理方法,超过材料报价限制因素以内部分的风险由承包商承担,超过限制因素以外部分的风险由业主承担。

对于那些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的工程,建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将严重影响承发包双方对施工合同的正常履行,给工程施工带来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在工作中要充分提高建筑材料的风险管理意识,防忠于未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材料价格信息管理

强化市场询价方法与手段,提高材料报价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简单的市场询价可以参考地方定额中所编选的材料预算价格和相关省市造价管理处按期发布的材料市场信息价格;通过有关网站和自我市场询价,取得信息价格。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所获取的材料信息价格,有些还是不能直接套用的初步信息,还要对其进行梳理并明确所包含的内容,计算整理使之成为符合报价要求的材料预算价格。建立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材料价格信息系统,包括:完整的建筑材料分类编码体系,保障材料归类整理及查询功能的实现;能够接受、处理多渠道来源的价格信息,如历史工程材料报价、企业真实的采购价格、厂商市场报价、各类市场公开的价格信息;能够动态地对各种渠道获取的价格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对比、整理、分析,生成满足造价人员需要的价格信息。建立企业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量化指标体系。随着招投标业务的展开,企业应建立起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量化指标体系,并逐步分层次逐层细化。在进行材料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中的“二八原则”,即在所有材料费用中,占材料种类20%的主要材料却占了材料总费用的80%也很重要。根据这一原则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做好材料价格风险控制,从而确保对材料风险的控制与应对。

2.3 材料签证管理

材料价格的波动是一种市场的常态。在市场价格有较大波动的时期,控制好承包商采购的价格,保证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是业主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每个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种类繁多,不管采用甲供材料方式或者承包商自购材料方式,都应该建立和完善对材料质量和价格的认证制度,特别是对承包商采购材料。采用材料的确认签证,是目前业主控制价格风险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材料的确认签证,对业主和承包方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签证的业主工程师代表和承包商的项目经理对建筑材料的品牌、分级分类、性能、特点都要十分明了,确保签证材料的实效性和可靠性,防止在施工中混淆品牌,以次充好,以假换真。如管材、签证不但应明确管材的规格,还要明确品牌、供应厂家、生产时间等。真正达到控制和降低材料价格风险的目的。

[1]邓卫宁.关于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2):46-49.

[2]乔万贵.浅谈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J].山西建筑,2002,(4):132-133.

[3]宋伟.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材料价格承包商工程造价
沈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工程造价之旅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