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0-12-31 17:04王玉凤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王玉凤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青龙山农场财务科,黑龙江 建三江 156300)

会计信息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之下,真实、公允地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经营活动的财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根本保障。一个会计主体从其经营活动开始到会计的核算、反映,到审计,到公司董事会的对外公布,在会计信息的形成、传输的流水线上,每一个角色都对会计信息的反映承担着各自的责任。国家会计学院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69.85%的人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不可信。一场会计职业道德的诚信危机已袭卷到与会计相关的各个行业。本文试从影响会计诚信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旨在寻求治理会计不诚信的措施与方法。

1 利益驱动的低成本使会计诚信受到严厉的挑战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从而削弱了法律效力。对造假者来说惩处的不到位即造假成本的低廉,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惜牺牲股东利益,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

2 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诚信度低的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有:企业改制的不彻底。目前的国有股仍占绝对控股地位,"一股独大"现象严重,零星"散户"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机制来约束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以维护股东的利益。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削弱董事会的集体权利等。

3 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4 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并负有怎样的会计职责

从会计人员手中出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4.1 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处于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那么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乏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4.2 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4.3 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4.4 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有的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5 治理会计不诚信的几点措施

5.1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诚信是全社会的诚信,要使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财会人员及广大投资者,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觉接受诚信教育,遵循诚信规则,进一步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尊重诚信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防范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5.2 健全制度法规和完善监督职能

抓紧对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切实认真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荣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表彰,不守信者受处罚。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董事会制度等,有条件的还要采用会计委派制度,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5.3 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行为和规范,它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严格贯彻执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力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且认真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明确,才能促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把会计信息质量落到实处。

5.4 加大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行为。

5.5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是经济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和工作水平。同时要抓好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把好入门关,真正把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充实到会计队伍中来,才能有效抵制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当然,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这信息的反馈链上也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之外,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会计诚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来确保会计行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所以说,重建会计诚信不仅是我们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1]杨雄胜.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2]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3(1).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