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0-12-31 17:04周增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中耕麦田

周增莲

(辉县市百泉镇人民政府,河南 辉县 453600)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辉县冬春季的主要粮食种植植物,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笔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编了小麦科学种植的资料,供大家在实践中借鉴和参考。

1 麦精少量播种技术

精量匀播,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小麦精少量播种具有增蘖、壮秆、抗病、抗倒伏、促大穗,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在高水肥地区应用一般可增产5-20%。同时由于其播种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小麦生产中成为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技术。精少量播种比常量播种一般可节省优种5-7公斤/亩,折合人民币6-8元。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

1.1 良好的土、肥、水条件

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1.5%以上,全氮、全磷均在0.1%左右,有效氮和有效磷在20-40ppm以上,活土层深厚,土壤的通气、保水、保肥等物理性状比较良好,播前进行精心整地,作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

1.2 品种及种子处理

进行精少量播种应选择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适合当地条件的冬性品种,使用包衣种子或在播前药剂浸种,以防病虫害。

1.3 播种

适期播种,增加积温,延长小麦的第一个分蘖高峰。播量减少,控制在6.5-8公斤,精密播种。

1.4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上,应遵循“冬前促,返青控,拔节、孕穗增粒重”的原则,冬前促根增蘖育壮苗,形成足够的壮苗;返青松土保墒提地温,以巩固冬前大分蘖,抑制春季小分蘖的滋生;起身拔节肥水重促,保穗数,促大穗;抽穗到成熟防止贪青、早衰,调节土壤水分状态和碳氮营养,保持较大的功能叶面积系数和较强的光合能力,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提高经济产量。

2 小麦的管理

2.1 冬前管理

小麦冬前田间管理以促为主,培育壮苗,为小麦安全越冬奠定基础。

疏密补稀,保证苗全苗匀。在出苗后查苗补种的基础上,于小麦4叶期前后再进行查苗,把出苗密度过大的地方的麦苗疏去一部分,移栽到出苗密度过稀的地方,移植后踏实,并立即在补苗处浇水。

酌情浇冬水。根据土壤墒情和中长期天气预报确定是否需要浇小麦越冬水。如果旱情严重或天气预报冬天无大的雨雪天气,就要在小雪前后浇一次越冬水,越冬水一定要保证浇足浇透,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中耕松土。在小麦苗期进行适时中耕,具有增温、保墒、除草、破板结等作用。针对近年来很多地块苗情较弱、杂草多、板结重等现象,各地一定要将冬前中耕划锄作为麦田管理的重要技术来抓,尤其是小麦出苗后遇雨、冬灌或其他原因造成封垄板结的地块,更要及时进行划锄,以促进根系和幼苗生长健壮。

因苗施肥。对于基肥较足、地力较好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必追肥。但对于没施基肥或基肥用量不足、地力较差的麦田,在冬前应适时追肥,这样除有利于冬前麦苗转壮外,还具有冬肥春用的作用。冬前追施氮肥的用量一般为追肥总量的20%左右。除氮肥外,基肥中没施磷钾肥的麦田,还应在冬前追施磷钾肥。

2.2 春季管理

小麦越冬后田间管理应坚持促控结合,分区域、分类型、分苗情加强水肥调控,提高小麦群体质量,为稳产、高产打基础。主要措施如下:

是早春中耕。早春至返青期各类麦田均应进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冬前末镇压、田间有裂缝的麦田,可适时镇压,密封裂缝,防止和减轻早春冻害死苗。

肥水管理。根据土壤墒情,在起身期至拔节期(3月下旬),于浇水前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用施肥耧条施,施肥后立即浇春季第一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这一时期浇足浇透孕穗水可以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一般在4月底根据土壤墒情浇水,浇水前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

是化控防倒。在小麦起身期要根据苗情、品种特性对有倒伏危险的麦田进行化控降秆防倒处理,适时、适量均匀喷洒植物生长延缓剂,如“麦业丰”“多效唑”“壮丰安”等。

2.3 后期管理(孕穗期~成熟期)

“小麦要高产,后期科学管”小麦抽穗到成熟为生育后期,包括抽穗、开花、受粉、籽粒形成与灌浆等生育过程,是形成产量和主攻品质的关键时期。此期常有高温、干旱、多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危害,导致小麦倒伏、青干、籽粒瘪瘦,变褐,产量和品质下降。要根据后期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达到粒多粒饱,丰产丰收。

浇好灌浆水。小麦灌浆初期,即开花后10天,一般在5月20日前后,要根据土壤墒情一次浇足灌浆水,这是小麦生长期内的最后一次浇水,这次浇对小麦的粒重影响最大。

3 叶面施肥

主攻目标养根护叶,保持根的活力,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协调碳氮营养,在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防止早衰和青干,最大限度地将储存的养分运转到籽粒中去,提高粒重。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光合器官的完整,达到穗大籽饱。

4 病虫草害防治

4.1 防治原则

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进行综合防治,并要保证尽量少施用化学农药或不施化学农药,绝对禁止施用剧毒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

4.2 农业防治

适时播种:尽量避免过早播种,播种时间不能早于9月25日,可有效地减轻小麦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消灭自生麦苗:夏季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中耕除草,铲除田间自生麦苗;在秋播一个月前,人工铲除麦场、麦田周围、路边、沟边的自生麦苗,可以减少越夏菌源,有效地减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

4.3 物理防治

结合小麦划锄,进行人工锄草,既可以除草,又利于保墒增温、通气蓄水,是麦田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划锄中耕灭草和人工拔大草相结合灭草效果会更好。生长于地边、地头和路旁的杂草能以每年1~3米的速度向麦田蔓延,如果管理粗放,清除不及时,麦田杂草会很快增多,因此,要及时清除麦田周围的杂草。

4.4 生物防治

小麦蚜虫的天敌种类繁多,如草蛉、蚜茧蜂、蚜小蜂等,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小麦虫害。

4.5 化学防治

蛴螬、金针虫:用50%辛硫磷乳油0.1公斤,拌麦种50公斤。拌种时先将麦种摊开,将0.1公斤药液兑到5公斤水中,用喷雾器边喷边拌,堆闷2~3小时以后即可播种,防治蛴螬效果很好,并能兼冶金针虫。 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在小麦抽穗前,或小麦锈病普遍率达5%时,或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时,每亩用粉锈宁(三唑酮)25%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后喷雾,全生育期用药1次。小麦蚜虫:在小麦蚜虫发生时,每亩用40%乐果乳油100克对水稀释后喷雾,全生育期用药1次。

5 结语

总之,若想实现小麦优质高产,必须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科学种植,加强对小麦的管理,尤其在春季麦田抓好管理,防止病害的发生,这是保证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也对小麦的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杨卫生;新乡麦播期病虫害发生[N];中国气象报;2000年

[2]毛桂花.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青海农牧业,2006,(4):44-45,5.

[3]葛胜 童小云 朱媛.晚茬小麦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现代农业科学,2009,(3):89-90.

[4]范竹波.浅谈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之友(B版),2009,(2):156-157.

[5]刘颖 苏辉.小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5):5.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中耕麦田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