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2010-12-31 17:04李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学校

李莉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员工学校,山西 介休 032000)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1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美丽怡人的校园景致、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发奋学习的情怀。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也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各种低俗的文化、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

1.2 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的要求时,文化氛围就会迫使他自我调节矫正,久而久之,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就会从他律的强制约束转变为自律的自觉追求,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1.4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由于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因而容易用自己良好的愿望来设想社会,而当他们涉入社会后一遇到挫折就感到不适应,缺乏竞争力,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以创建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融入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企业输送德才兼备的后续劳动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员工学校十分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学校软、硬件建设并重,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全力打造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科技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这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1 以“德”为主线,建设以先进性为特征的校园德育文化

育人先育德。“ 德”是人才全部内质的灵魂,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员工学校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切实把握理论教育对话,社会文化养成,社会实践服务这三个切入点,深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教育成果渗透到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促进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学校党工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校团委、政教等部门也定期举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开展“12.9”歌咏大赛、爱我中华演讲比赛、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爱国爱企报效家乡的信念。

2.2 以“ 能”为主线,建设以职业化为特征的校园育人文化

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这一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的重点,激发广大学生的内在潜力,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

2.2.1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

现状趋势分析,使学生意识到随着全国和我省、集团公司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将会有很大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家今后还会重点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广大同学树立技能人才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乐观精神与坚定信念。

2.2.2 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激发广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动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才,技校学生也不例外。从学生进校初,我们就应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帮助他们初步规划自己的人生历程,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把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职业规划设计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牵头,学生工作有关部门参与,聘请有关专家授课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3 以“ 艺”为主线,建设以健康高雅为特征的校园生活文化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健康的身心,高雅的气质,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我们应以高雅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气质的培养与提升。在此方面,我校团委、政教处多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艺、文化活动,如:迎新春文艺晚会、“校园歌手大赛”、诗歌朗诵会、辩论赛等等,这些活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朝气与活力,既活跃学生的生活,又让同学加强了解,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尊敬他人,提高自己的活动组织能力和活动参与能力。通过构建以健康高雅为特征的校园生活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内在气质,养成追求健康与高雅人文气质的良习,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4 以“ 严”为主线,建设以规范化、人性化为特征的校园管理文化

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同时也体现在规范和塑造。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到内在的习惯养成,从他律的强制约束到自律的自觉追求,校园文化的作用无时不在,一刻未停。作为“准社会人”的学生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浮动的心理状态,多变的心理因子,多元的社会化,参差不齐的社会追求,都可能对他们的行为趋向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应该把严格管理贯穿始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良好的学生管理制度与规章体系,并严格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要采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进步成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两者统一起来,相互协调进行。

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各种能力,如: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爱国爱民的意识,还可以磨练学生意志。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要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马红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06-0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