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保存及干扰物质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

2010-12-31 13:21戚卫伟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2期
关键词:亚硝酸重铬酸钾需氧量

赵 凯,戚卫伟,岳 杨

(1.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大连分局,辽宁 大连 116001;2.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鞍山分局,辽宁 鞍山 114002)

化学需氧量(COD)是描述水质有机污染的程度,评价水质好坏和污水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目前,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大都采用重铬酸钾回流法,与一些新的方法比,该法的准确性好,精密度高。

1 水样的保存条件

1.1 水样的保存容器

在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盛放水样的容器对其测量结果影响也很大。水样最好存放在玻璃瓶中,因为塑料容器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需加入有机催化剂等,用这类容器盛装水样会产生有机污染。用同一方法和操作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容器存放测定COD值

由表1可以看出,当用同一测试方法,同一批试剂,同一操作所测得之COD值有些差异,所以水样的存放最好用磨口塞的玻璃容器,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1.2 水样的保存时间及温度

由于水样中存在微生物,它会使有机物分解,引起COD的变化,因此采集的水样应立即进行分析。如不能立即分析,需短时间保存,可向水样中加入硫酸,使水样pH<2,并置于4℃以下保存。大部分分析方法中都要求水样的保存不超过2 d,我们为此进行了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水样常温与冷藏存放COD测定值

数据表明:水样在常温状态下存放不超过2 d,COD差值变化不大。在冷藏条件下水样存放不超过5 d,对COD的测定影响不大。

2 水中的干扰物质及消除

水中的还原物质通常有氯离子、亚硝酸根、硫离子等,这些离子的存在会影响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消除。

2.1 氯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中,氯离子是主要的干扰因素之一。由于重铬酸钾完全可以氧化氯离子,氯离子对重铬酸钾的消耗使得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同时由于加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氯离子将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使催化剂中毒,从而消耗硫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银沉淀也会被重铬酸钾氧化。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化学需氧量也随着增加,使得测得结果比理论值高。

(1)硫酸汞掩蔽消除干扰法。在水样中加硫酸汞消除干扰,硫酸汞应加在其它试剂之前。氯离子与硫酸汞形成既难离解又可溶的[HgCl4]2-,可以消除氯离子干扰,但是由于硫酸汞剧毒,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产生二次污染。近年来,无汞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方面的研究很多,在废水中化学需氧的无汞盐法测定中采用MgSO4为催化剂,Ag2SO4为氯离子的掩蔽剂,消除了汞的二次污染。

(2)稀释消除干扰法。可能通过稀释水样的方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适用于高化学需氧量(COD>300mg/L),高氯离子浓度(Cl-浓度大于2×104mg/L)水样分析。对化学需氧量较低的水样,如低于100mg/L,采用此法误差较大,应考虑用其他方法。

(3)硝酸银沉淀消除干扰法。当水样化学需氧量较低,而氯离子含量又非常高,采用加入硝酸银沉淀来消除水样中的氯离子后再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对解决低化学需氧量高氯根干扰这种特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2.2 亚硝酸根的干扰及消除

亚硝酸根干扰主要是消耗重铬酸钾的量,使测定结果偏高。可通过加入氨基磺酸来消除,但氨基磺酸易潮解,不耐保存,从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研究发现氨基磺酸可以掩蔽亚硝酸根是由于氨基在起作用,由此可选用一种更为稳定的试剂氨磺酸铵(不潮解)来做掩蔽剂,其测定重铬酸钾准确度更高。

2.3 硫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硫离子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使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值偏高。硫离子干扰的消除可在测定含硫离子水样化学需氧量时,预先测定其原始浓度,然后在假定其定量氧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从化学需氧量结果中排除硫离子所消耗氧的量。

3 结语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水样的保存条件及干扰物质的消除只是其中的一些因素,只有在每个因素上都严格控制,才能确保监测结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猜你喜欢
亚硝酸重铬酸钾需氧量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比较
重铬酸钾滴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黄河口附近海域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烃分布及其关键控制环境因子分析
亚硝酸钙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影响
利用芽孢杆菌去除水体中亚硝酸氮的研究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新旧标准区别探讨
气相亚硝酸烷基二酯电子轰击电离解离机理研究
水质监测快速COD分光光度法与重铬酸钾法的比较
电位滴定法测定基准U3O8中铀的不确定度评定
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