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浮托安装分析及其关键技术*

2011-01-08 08:15王树青陈晓惠李淑一杨文龙李华军
关键词:驳船组块系泊

王树青,陈晓惠,李淑一,杨文龙,李华军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分析及其关键技术*

王树青,陈晓惠,李淑一,杨文龙,李华军**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大型海洋工程结构一般采用吊装法进行海上安装。随着海洋结构物重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受到起重船吊装能力的限制,大型海上结构物浮托安装技术正成为海上施工安装的1种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浅海固定式平台大型组块和深海浮式海洋平台的海上安装。本文介绍了海洋平台海上浮托安装的步骤、关键缓冲设备,列举了一些国内外的安装工程实例,指出了浮托法的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某工程实例,利用SESAM软件进行浮托法水动力分析。

海洋平台;大型组块;浮托法;海上安装

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油气开采由浅海向深海不断迈进,海洋结构物,特别是大型海洋结构物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海上平台正向大型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单个平台上部组块的质量从2 000~10 000 t以上,而海上起重能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模块重量的增长速度。以前使用的在海上进行设备安装施工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由于浮吊起重能力及当地水深的限制,以及海上安装的巨额成本,迫使国内外各公司寻找经济的平台安装就位方法。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法(简称:浮托法)是相对于传统的吊装法而言的,传统的吊装法是利用海上浮吊把上部组块吊起后安装到导管架上,而浮托法则是通过调节驳船的吃水差,利用浮力把组块浮托安装到导管架上。与吊装法相比,浮托法解决了超大、超重组块的海上安装问题,避免了采用传统的大型海洋结构物分块吊装安装方案可能造成的繁琐的作业程序,减少了海上连接调试的时间。

浮托安装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它通过海上安装成功地将整体上部组块安装到不同的固定式结构或浮式海洋平台上[1-2]。1983年,Philip s M aureen Project成功将质量达18 600 t的生产平台上部组块采用浮托技术安装成功[3];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运用浮托法海上安装新工艺,成功地将质量达7 200 t的渤海南堡35-2油田中心平台整体安装到导管架上[4],为我国大型海上平台安装作业和技术发展提供了经验。应用浮托技术进行安装的海洋平台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导管架平台,重力式平台,张力腿平台以及Spar平台等结构型式。

浮托法是1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施工技术。目前国外已有学者对上部组块浮托法安装进行了研究[5],这些研究为平台的安装、施工提供了依据。国内海上浮托新工艺的成功实践,为今后我国大型平台结构的海上浮托安装提供了经验和重要参考依据[6-8]。国内虽然有浮托安装成功的实例,但目前关于浮托法的现状、关键技术、分析过程、关键设备、发展趋势等却鲜有报道。本文对浮托安装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介绍了浮托法的过程、关键设备,总结了国内外浮托法的工程实例,结合某拟建实际工程,利用SESAM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总结了浮托法的研究难点和技术关键。

1 浮托法

1.1 浮托安装主要程序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是指建造完成后的平台上部组块由驳船运载驶入大开口导管架,并抛锚完成定位,进而完成海上安装工作。浮托安装的主要程序如下:(1)滑移装船(Loadout) 平台上部组块在陆地整体建造完成后,进行整体滑移装船,使其两侧的平台腿悬空于驳船船舷的外侧,并进行临时固定绑扎处理(比如甲板支撑装置DSU)。如图1为国内某大型组块装船图;此时导管架已经在指定海域完成安装,等待与上部组块对接。

图1 装船Fig.1 Loadout

(2)海上运送(Transportation) 确认海上气象条件在允许作业的范围内,评估驳船的运动,然后将载有上部组块的驳船由拖轮慢慢拖到导管架附近停泊,准备海上安装作业。

(3)海上安装(Installation) 一般指从安装驳船到达指定海域等待安装到驳船撤离之前的整个阶段,这也是海上浮托安装最复杂的阶段。如果气象、水文条件合适,就正式进入海上浮托安装程序,海上安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驳船等待(standby):指安装驳船利用系泊系统停泊在距离安装导管架一定安全距离的区域等待合适的安装条件,这期间一般要进行安装准备工作,如切除部分临时固定绑扎、准备快速压载系统等。

②驳船就位(Docking):在准备就绪和安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驳船在牵引缆索的作用下缓慢进入导管架槽口,并通过不同位置布置的锚缆控制其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如图2所示。在前进的过程中,横荡护舷发挥缓冲碰撞作用。继续推进直到安装在驳船上的限位(纵荡护舷)碰到导管架桩腿上,此时驳船上的组块正好停留在导管架正上方,组块的桩尖正好对着位于导管架桩腿的LMU(桩腿耦合装置)。

③对接过程(M ating):通过调节驳船的压载系统压载下沉或利用潮差使驳船缓慢下降,期间需要通过驳船的精确定位,使组块立柱桩尖与导管架桩腿(LMU)精确对中,如图3所示。驳船继续压载下沉,直到组块的桩尖与导管架桩腿或LMU第1次接触。此时要确定位置是否对正以及驳船的晃动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就切除全部的临时固定装置并继续压载,直到组块桩尖进入桩腿或LMU的接收器内,此时整个对接过程完成。在驳船压载下沉过程中,固定上部组块的临时支撑(DSU)上下分离,此时组块重量开始由驳船向导管架转移。继续压载下沉,直到组块荷载全部转移到导管架上为止。

④驳船撤离(Separation and Undocking):当临时支撑与上部组块之间达到一定的安全间隙时,将驳船从导管架中拖出,驳船撤离,从而完成平台组块的海上安装就位工作。图4为上部组块已经安装完成的海洋平台。

图3 驳船压载,载荷转移Fig.3 Ballasting and load transfer

图4 安装完成Fig.4 Installation finished

1.2 浮托法中的关键装置

从前述的浮托法的基本步骤可以看出,如何实现驳船顺利进入导管架并安全顺利地实现荷载转移是浮托法海上安装作业的关键。由于外界环境对浮托法海上安装作业影响较大,浮托安装过程中,需要一些特定的设备与装置来完成海上安装。

(1)浮托驳船(Floatover barge) 滑移装船后,浮托驳船将把上部组块运输到指定海域,并通过调节压载系统,将上部组块安装到固定式结构或浮式结构上。影响海上运输驳船选择的因素很多,综合考虑运输驳船的吃水限制、宽度限制、载重量限制、平台运输中的驳船稳性及上部大型组块的重量、重心位置等因素,如何选择安全、经济的半潜驳船是1项关键。

(2)甲板支撑装置(DSU-Deck Supporting Unit)甲板支撑装置(DSU)位于组块甲板和滑靴中间,主要有两个作用:在组块陆地预制和装船运输过程中起支撑组块重量的作用;在浮托安装过程中,上、下沙盘装满砂子起缓冲作用。DSU应根据实际安装工况来进行设计,图5为某平台浮托安装时的DSU。可以看出每个DSU有底座、斜向拉筋(用于支撑固定甲板片)、1根立柱(假腿)和上下2个砂盘构成(见图6)。底座、拉筋和下砂盘为1个整体,假腿和上砂盘为1个整体,两者承插虚接以便浮托安装时及时分离。

图5 甲板支撑装置照片Fig.5 Deck suppo rting unit

图6 甲板支撑装置(设计图)Fig.6 Deck supporting unit

(3)桩腿对接耦合装置(LMU-Leg Mating Unit)LMU是1种组块立柱和导管架钢桩的对接装置,其底部与导管架钢桩相连(LMU要在导管架海上安装完毕后且上部组块浮托安装前完成安装,LMU外套管底部与导管架钢桩焊接相连),上部与组块立柱相连,是浮托安装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件。工程中的典型的LMU结构如图7(a)所示,它是1个套筒结构,外部是钢管,内部由砂箱、橡胶弹簧和盘型接收器组成,内部结构如图7(b)。

LMU是浮托安装中非常关键的缓冲装置,当浮托安装完成后,LMU成为了钢桩的一部分,起到支撑组块重量的作用。LMU在浮托安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组块重量由DSU向LMU的转移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这是通过LMU套筒内部装置来完成的。LMU内部的砂箱和橡胶弹簧是主要受力装置,在组块立柱刚开始接触LMU接收器时,砂箱和橡胶弹簧在组块重量由DSU向LMU转移过程中被压缩,承受部分重量;当被完全压缩时,组块重量将由LM U外套筒承担。因为砂子和橡胶都不是刚性材料,在完成组块重量的转移过程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以减轻驳船摇晃对LMU和甲板的冲击;②实现组块立柱与LMU的自动对中,这是通过LMU的盘形接收器来实现的。接收器是1个盘型结构,上部内侧是1个口大底小的锥形托盘,尺寸与组块立柱末端的锥形插尖匹配,当插尖落入接收器托盘中就开始捕捉接收立柱插尖。

图7(a) LMU实物Fig.7(a) The LMU picture

图7(b) LMU示意图Fig.7(b) LMU

(4)护舷系统(Fenders) 由横荡护舷系统和纵荡护舷系统组成。横荡扶舷系统主要用来限制驳船在进退船的过程中与导管架之间的横向运动,防止安装作业过程中驳船对导管架桩腿内侧过大的碰撞,以免造成桩腿的损坏和变形。

纵荡护舷在安装过程中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在安装驳船进入导管架槽口时起限位止船作用,当纵荡护舷碰到LM U时,驳船不能继续前进,此时组块立柱正好位于导管架钢桩的上方,止船限位把组块立柱控制在LM U的捕捉半径之内。二是在安装过程中防止过大的纵荡对LMU的碰撞而造成损坏。

(5)快速压载系统(Rapid Ballast System) 浮托法是通过驳船的吃水差或潮差来进行上部组块安装的。在潮差较小或不可利用潮差的海域进行安装时,要用到调载系统。通过调节驳船的压载系统,通过外接水泵或海水阀箱向驳船压载舱内注水,使驳船下降,从而实现上部组块的重量安全地转移到基础结构上。这个操作过程大约4~6 h,主要取决于压载系统的能力、潮汐特性及和退船安全间隙等因素。

(6)停泊/定位及监测系统 在浅水处安装作业时,需要用到驳船甲板上的系泊系统(系泊绞车等)和辅助拖船等。这些辅助系统在驳船慢速靠近、最初进入、停泊和撤离等安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深水处进行浮托安装时,只用到拖船系统和软线定位绞车(soft line positioning w inching system),其中软线定位绞车主要的功能是限制纵荡和横荡的偏移量。如果在浮托安装中用到动力定位驳船,定位绞车就可以省略不用。

另外驳船上可以安装定位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浮托安装、撤离过程中驳船和下层基础的相对运动。

2 浮托法安装工程实例

2.1 国外工程项目

自海上浮托安装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成功地用于多起海上大型浮式平台的安装。表1列出了国外一些采用浮托安装的工程实例[2]。

以Murphy Oil油田的spar平台为例,作一简单介绍。这个项目的设计、建造和安装都由Technip公司执行。该项目位于Malaysia海域,采用的是双船浮托安装方法,如图8所示。装配步骤为:装配前,Spar浮筒在10根半张紧缆线的固定下慢慢加载达到4.3 m的干舷,建造完成的上部组块由1个驳船从建造船厂运到安装海域附近;双船浮托配备有平台临时支撑,定位系统,停泊系统等,单一运输驳船载着上部组块到达双驳船中间位置,通过压载上部组块上面的运输驳船和减压位于两侧的双驳船,从而使上部组块的质量完全转移到双驳船上,将运输泊船撤离;上部组块和双浮托驳船变成“刚性连接”的1艘双体船,停泊系统将“双体船”拖到Spar平台的上方,使平台插尖慢慢插入LMU。

表1 部分国外浮托安装工程Table 1 Floatover examples for offshore installation

图8 双驳船浮托Fig.8 Tw in-Barge floatover

2.2 国内工程项目

2002年,赵东油田首次采用浮托技术成功地将质量达3 200 t的DPA平台上部组块整体安装在导管架上,这是国内的第一个浮托安装工程。至2008年,已经有若干例浮托安装工程,表2列出了部分工程的安装地点和组块重量。与国外的安装工程想比较,国内浮托安装的都是平台的上部组块,而且都是采用的单船浮托法。

在这些安装实例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渤海南堡35-2油田中心平台的安装。2005年,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浮托法海上安装工艺成功将渤海南堡35-2油田中心平台整体安装到导管架上,为今后我国大型海上安装作业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南堡35-2油田位于我国渤海湾,海域水深为最低天文潮以下13.2 m,上部组块质量达7 200 t(当时国内最大起重船仅为3 800 t),主体结构长57 m,宽64 m,高30 m,由H Y221下水驳船托运到海上安装现场,最终成功地将中心平台安装到了8腿导管架上。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具有了超大型平台的浮托安装能力。

表2 国内浮托安装实例Table 2 Examples of floatover installation

3 浮托法数值计算实例

处于渤海的某油田为了加大油气开采新建生产平台,其上部组块拟采用浮托法进行海上安装。该平台所处水深为12.2 m,采用6腿直立式导管架,主导管成矩形布置,工作点平面尺寸为32 m×34 m。上部组块共分4层。主甲板为3层,平面尺寸为46m×40 m,层高8 m。开排甲板1层,悬挂于底层甲板下面,标高11.5 m,层高6 m。组块主结构由6根立柱、平面梁格、立面斜撑和甲板组成。组块顶层上设吊机2座,悬挑火炬1座。上部平台安装质量约4 000 t。上部组块结构图如图9所示。由于该平台上部组块安装质量较大,国内浮吊的施工能力受限,海上安装考虑浮装法。

图9 整体质量模型Fig.9 Massmodel

图10 系泊布置图Fig.10 Moo ring arrangement

根据浮托法施工驳船的基本资料、型值表数据和平台上部模块的资料得到了质量模型如图9所示。其中驳船的总长为LOA为122.45 m,型宽B为30.5 m,型深D为7.6 m。驳船空载吃水1.5 m,排水量3 636 t,重心距基线距离为4.26 m;船体满载吃水为5.96 m,排水量18 420 t,重心距基线距离为8.22 m。驳船型宽为30.5 m,导管架腿内侧距离为32 m,因此驳船中心横向运动的允许幅值为±0.75 m。

3.1 环境条件

水深:水深12.2 m,设计高水位+1.48 m,设计低水位-0.69 m,最高天文潮2.08 m,最低天文潮-0.90 m;波浪:不规则波浪,有义波高取H s=0.5 m、1 m,T z=4.95 s,T p=6.4 s,采用JONSWA P_3系数谱,gama=3;平均流速:V c=0.5 m/s,流向与浪向相同;风速:NPI谱,1 h平均风速,10 m/s。风受力面积进行了大致估算,纵向为400 m2,横向为864 m2。

3.2 系泊系统

系泊系统初步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参数是系泊缆每段的直径、长度,导缆孔处系泊缆的预张力倾角等,这些参数的变化对平台和系泊系统的运动响应和动力响应产生影响。本次浮托法采用的锚泊系统是由8根直径60 mm、不同长度的锚链组成,锚链质量为71.77 kg/m,破断强度为3147 kN,驳船驶入桩管方位时系泊系统布置如图10所示。驳船首尾两条锚链与拖船连接,用以牵引驳船前进和后退;驳船船侧的系泊链组通过绞缆机放松或者收紧锚链,控制驳船的运动幅度。

3.3 浮托驳船运动结果

浮拖安装时的驳船、上部组块及系泊系统的动力响应通过专业水动力分析软件SESAM求得。装载着上部组块的驳船的一二阶波浪传递函数、附加质量系数和附加阻尼系数在频域内求得。在静力分析中,系统的平衡位置由风、流载荷及平均波浪漂移力决定。进而,通过调节系泊链的预张力,保证在各种安装工况下驳船的平衡位置最佳。在时域中,进行了系统的耦合动力分析,得到了驳船的运动响应及系泊链张力值。

浮托安装数值模拟计算需要考虑到各种安装工况,充分验证在不同风浪流大小及方向下安装的可行性,计算量较大。通过计算发现,横浪时安装的难度最大。本文给出了驳船就位状态时(吃水为3.0 m),1.0 m有义波高横浪条件下,驳船的运动响应和系泊链张力值。此时,驳船的运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1)驳船所装载的上部组块桩腿的纵横荡运动幅度在LMU捕捉范围之内;

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在收到新区块之后,首先验证区块的合法性,是否包含上个区块的哈希值。对于概率性共识,如比特币中,还需要对区块中交易的合法性、PoW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节点将本地链进行更新,并开始新一轮的“挖矿”;对于确定性共识,节点直接更新本地区块链。

(2)上部组块桩腿向下运动的幅值<1 m,以防止上部组块的桩尖与导管架桩腿发生碰撞;

(3)驳船的横荡幅度<0.75 m,以防止驳船与导管架发生碰撞。

在1.0 m有效波高横浪条件下,驳船的横荡运动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驳船的横荡最大值仅为了0.6 m,此时满足安装要求。此时垂荡的位移(如图12所示)只接近0.5 m。可以看到,1.0 m的横浪条件是适合浮托安装的。

图11 就位状态驳船横荡运动时程Fig.11 Sway motion of the barge

图12 就位状态驳船垂荡运动时程Fig.12 Heave motion of the barge

4 浮托法技术关键

如前所述,海上浮托安装是1项复杂的海上安装工程,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整个安装过程要做好总体施工方案。本处仅就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做一下探讨。

(1)避免安装过程中可能的碰撞 在驳船驶入导管架槽口和安装过程中,驳船在环境荷载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运动,因此驳船与导管架桩腿之间、上部组块桩尖与导管架钢桩或LMU之间可能会发生碰撞。是否会碰撞以及碰撞力的大小取决于结构本身(驳船、上部组块、导管架的槽口宽度等)、环境条件(风、浪、流的大小及方向)以及锚泊系统的布置等因素。过大的撞击力可能会造成导管架桩腿的损坏,因此如何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准确地模拟出驳船的运动及碰撞力的大小,是进行结构设计、护舷设计的关键。此外,在驳船撤离退出导管架槽口的过程中,要注意驳船底部与导管架的水平横撑之间的要保留足够的间隙,以免发生触底危险。

图13 碰撞示意图Fig.13 Sketch of collision

(2)桩腿耦合装置的设计 桩腿耦合装置用于上部组块插尖与导管架桩管对接期间起缓冲碰撞作用,是海上浮托安装的最重要装置之一。浮托安装时LMU的缓冲作用是通过位于套筒内部的砂箱和橡胶弹簧来完成的。砂箱主要承受垂向力;垂向橡胶弹簧和砂箱一样承受组块的重力,而环向弹簧则承受组块的侧向力。砂箱和橡胶弹簧在组块重量由DSU向LMU转移过程被压缩,逐步完成组块重量的转移,先把部分重量转移至LMU套筒内部构件,待垂向橡胶弹簧完全被压缩再把剩余重量转移至LMU外套筒。随着砂箱中的砂子从LMU的排砂口排除,垂向橡胶弹簧内应力消除恢复自由,组块重量完全转移至LM U外套筒。另外,因平台上部组块各层甲板设备布置不均衡,因此组块各个立柱的受力也不一样,为保证在浮托安装过程中LMU的受力均衡,需要根据各立柱的受力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LM U。海上安装时要确认LMU的位置和型号,对号入座。

截至目前为止,LMU的设计与制造还属于国外公司的专利产品,目前尚未发现国内公司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MU产品。

(3)双船浮托安装 采用单船浮托安装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导管架的槽口宽度比驳船型宽大,适合驳船的进出;导管架所在海域必须满足驳船吃水要求;驳船排水量足可以托起组块重量,并有足够的储备浮力在克服潮汐变化的情况下把组块浮托到导管架上。

图14 LMU内部结构图Fig.14 Leg Mating Unit

随着上部组块的增大,当单船浮托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双船浮托来进行海上安装。近几年来有学者提出整体平台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的方法,并且Technip公司采用双船浮托技术实际操作取得成功,为将来更大的上部组块安装提供了可能。双船浮托安装的技术难点主要是驳船与组块的连接方案选择,对比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目前国内推荐采用刚性连接,船与组块之间进行刚性连接,重点是刚性节点的结构,即上部组块支腿直接与滑靴支腿通过加强板焊接在一起,通过斜支撑将滑靴焊接在驳船上,各个DSU之间通过横撑连接,进一步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刚性连接能够解决柔性连接在侧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变形的缺点,降低了DSU折断的可能性。

(4)海洋平台大型组块与浮托安装驳船的匹配性问题

浮托安装驳船的运动性能是成功进行海上浮托安装的一大关键。影响海上浮托安装驳船选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①平台安装位置的水深及潮位;②驳船的吃水:过大的半潜驳吃水将会使得船底与海底的间隙过小,从而影响退出时的安全,而且租用成本会较高;③驳船的宽度:要保证驳船可以驶入导管架桩排之间,而且要留出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安装过程中驳船与桩管发生碰撞。④载重量的限制;⑤稳性的限制等。⑥上部组块的尺寸、质量、重心位置及惯性半径等。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合理选择运输驳船,进行海洋平台大型组块与浮托安装驳船的匹配性分析研究,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

(5)分析方法 浮托安装过程需要分析安装驳船的运动,评估和预测系泊系统、LMU、DSU等关键部位的受力大小,因此需要建立上部组块-浮托安装驳船-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多体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要能够包括如下部分:①驳船同海底通过系泊系统连接;②驳船与导管架桩腿之间的碰撞;③上部组块与驳船之间通过DSU的耦合;④上部组块通过LMU与导管架的耦合;分析模型既要能够模拟panel模型,又可以模拟刚体模型,同时还要能够选择合适的单元来模拟其耦合(连接),其分析难度可想而知。

5 结语

随着我国浅海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型海洋结构物越来越多。以前使用的在海上进行设备安装施工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单船浮托法在海洋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例子越来越多。短短的十年来,浮托技术从产生到实际应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浮托技术也将日益完善,采用浮托法海上安装工艺是国内油田大型平台的发展趋势。浮托法解决了组块建造受起重能力的限制无法做大的矛盾,提高了平台建造效率;与吊装相比更加稳妥、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降低海上作业风险。应该看到,尽管国内有多例浮托法海上安装取得了成功,仍有一些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改进或进一步研究。

本文详细描述了海洋平台海上浮托安装的步骤,介绍了安装关键装置和设备,进行了某海洋平台浮托安装初步分析,指出了浮托安装法的的一些关键技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1] O’Neill L A,Fakas E,Ronalds B F.History,trendsand evolution of float-over deck installation in open waters[C].∥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SPE 63037,Texas:Dallas,2000,1-4.

[2] Michel Seij,Henk de Groot.State of the art in float-overs,19072-MS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C].Texas:Houston,2007,30.

[3] Wang A lan M,Jiang Xizhao,Yu Changsheng.Latest p rogress in floatover technologies fo r offshore installation and decommissioning[C].China:Proceedingsof the Twentieth(2010)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2010.

[4] 房晓明,郝军.南堡35-2油田中心平台应用浮托法安装新工艺实践[J].中国海上油气,2006,22(4):39-40.

[5] Jong-Jin Jung,Woo-Seob Lee.Evaluating the impact load on the offshore platform during float-over topside install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2009)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Japan:Osaka,2009,205-210.

[6] 徐田甜,张美荣.导管架下水驳船的浮托法安装改造研究[J].船舶,2009,3,45-47.

[7] 徐田甜,董坤,王宁.渤中34-1油田CEPA中心平台生活模块结构设计[J].船舶,2007,3:40-45.

[8] 刘东玉,郭刚,徐兴平.海洋平台浮装就位技术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4,19(6):50-53.

State of the Art and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Offshore Floatover Installation

WANG Shu-Qing,CHEN Xiao-Hui,L IShu-Yi,YANGWen-Long,L IHua-Jun
(College of Engineering,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Ocean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The heavy lift technology is a traditional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integrated topside installation.But the availability and capacity of such heavy lift vessels restricted the application.Floatover method is becoming a preferred offsho re top sides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offshore installations of integrated topsidesonto different fixed and floating platform substructures.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floatover installation and the primary equipment system s.Floatover installation examples in domestic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and listed.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floatover installation are summarized.Finally,a floatover analysis is demonstrated based on a practical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fshore platform;large-scale topside;floatover technology;offsho re installation

TE951

A

1672-5174(2011)7/8-189-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9088,51010009);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09-1-3-18-coh)资助

2010-11-24;

2011-04-14

王树青(1975-),男,教授。E-mail:shuqing@ouc.edu.cn

**通讯作者:E-mail:huajun@ouc.edu.cn

责任编辑 陈呈超

猜你喜欢
驳船组块系泊
基于CFD方法的系泊状态FSO舵载荷计算
高韧性海洋用三级系泊链钢的研制
传统与文化的“投递”
驳船谣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融入注意力机制的越南语组块识别方法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2000t驳船改造为起重船吊重试验驳船方案论证
荔湾3-1CEP关键建造技术研究
用于FPSO系泊系统的吸力锚疲劳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