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介框架视角下广西主流纸媒两会报道研究
——以2011年《广西日报》《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为例

2011-01-08 01:26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南国日报广西

●庄 严

基于媒介框架视角下广西主流纸媒两会报道研究
——以2011年《广西日报》《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为例

●庄 严

借用媒介框架理论,通过对目前广西两份主流纸媒《广西日报》与《南国早报》2011年两会期间的特刊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描绘出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图景。研究表明,广西主流纸媒在传播“两会”重大议题与反映社会问题及民众呼声的同时,侧重报道与广西有关的议题。无论是政治类报道,还是经济类和社会民生类报道,广西主流纸媒的“两会”报道均以一种平民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民生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幅民生的两会报道图景,体现了少数民族自治区主流纸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效果,这也是新闻媒介从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又一成功实践案例。

媒介框架理论 两会报道 广西日报 南国早报

我国的大众传媒一直被称为“党的喉舌”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两会”新闻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新闻媒体在进行“两会”报道时,是从政治的高度来完成好这项工作,讲求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因为“两会”不仅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是社会、经济、国防和文化事件,是重大的传媒事件,所以对此重大事件的报道既体现了中国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和成熟度,也昭示了媒介生态变化演进的过程[1]。2011年全国两会时值“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全国性会议理所当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目光。“两会”报道成为各媒体在特定时间段的重大议题,媒体担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职责,即向决策者反映社会问题及民众呼声,同时向受众传达、解释政府的方针、政策[2]。“十二五”时期对于身处祖国南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将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与挑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主流纸媒对本次大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广西将在哪一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或许可以从主流纸媒对两会报道的关注点看出些趋势。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勾勒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这一重要政治事件传播的典型图景。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广西日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是自治区内最权威和严肃的综合性日报,是官方媒体的喉舌,代表广西的声音。本文选取《广西日报》3月4日至3月15日期间开设的“201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版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

《南国早报》是由广西日报社主办的一张晚报性质的省级都市报,该报立足南宁市,面向全广西。心系千家万户,“广、快、深、情”是该报的办报宗旨。多年的稳步发展使其成为广西的强势主流纸媒。特别报道,新闻追踪和批评报道是《南国早报》的策划重点,也是该报立足广西报业市场的三个利器。本文选取《南国早报》从3月3日至16日开设的“特别报道——关注全国两会”专版,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

综上,选取《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作为广西两会报道的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媒介框架理论下,结合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探析,试图勾勒出广西主流纸媒2011年两会报道呈现的传播图景。

(二)类目建构

台湾学者臧国仁先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释了媒介框架的内涵[3],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媒介框架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解决《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2011年两会特刊报道了什么,即有关报道议题的问题,拟分为政治类报道、经济类报道、社会民生类报道三个方面,并对这三个类型的报道数量进行统计和对比;中观层面分析两会报道的具体内容,即包括政治、经济与社会民生类报道的主题分析;微观层面主要解决“如何报道”的问题,即这三类报道的出处和具体由哪些关键词构成。

二、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特刊的宏观层面分析

表1 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总量统计 (单位:篇)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广西日报》两会报道的总篇数214篇要明显多于南国早报的132篇。《广西日报》各类报道比例相近,开设有:直击热点、记者观察、两会民生、履职心声、两会聚焦等栏目,而《南国早报》呈现出政经报道多于社会民生和图片报道的态势。这是因为由于受众定位的不同,作为自治区机关报的《广西日报》把两会报道当作全年的一件重大政治事件来报道,各类报道较均衡,充分体现了作为自治区机关党报的职责。《广西日报》在选题的时候特别注重对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代表的报道,虽然每个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特殊的区情,但是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议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同为民族地区的广西提供借鉴的思路与发展模式。《南国早报》作为广西日报社旗下一张自治区内最有影响的都市类报纸,在报道两会时一方面及时给广大市民传递两会前方的盛况,注重政治类和经济类报道中的报道,另一方面也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和职能,报道出与广西区情相关的社会民生类稿件,与《广西日报》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

两份报纸都非常注重对图片报道的采写,其中《广西日报》的图片报道总量占到了27.6%,是各类题材与形式的报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且从文本上分析得出,其图片报道一方面采用大篇幅图片配备简短文字的形式,另一方面用组图形式,为受众提供了顶级的视觉和阅读体验[4],使视觉冲击力达到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了纸媒进入“读图时代”的传播效果。《南国早报》在图片报道时,其总量篇数不多,选择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形式,在形式上与《广西日报》形成反差,报道风格迥异,其中从3月12日至15日“特别报道——关注全国两会”专版没有出现一副图片报道。

三、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的中观层面分析

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发现,《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2011年两会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报道可以分为三大类别:(1)关于中国政治及行政改革、新颁布的政策法规、和平统一、军事外交、领导人重要讲话、反腐问题、科技报道、法律、会议、书画展、国际交流等的报道,归为政治类;(2)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货币政策、物价、农业、科技展等的报道,归为经济类;(3)关于社会医保、就业、医疗卫生、粮食安全、与会代表、犯罪惩治、节能环保、文化教育等的报道,归为社会民生类,各类报道主题数量与合计如表1所示。

(一)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中政治类题材报道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从两会开始到结束有关政治类报道的数量基本呈现出均量报道的走势,其中《广西日报》3月11日共有11篇政治类主题的报道成为两会期间报道时的峰值。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3月11日的选题有以下:(1)温家宝习近平贺国强分别参加一些代表团审议;(2)两会发言集锦;(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4)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5)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6)两会新华述评肩负起依法治国的新使命;(7)代表委员议政录“权力分散和法律被‘搁置’问题亟待解决”;(8)地方立法应从“经济型”转向“社会型”;(9)尽快制定全国性控烟法律;(10)贺国强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11)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访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代表。由此看来这一天稿件数量的激增是因为举行了几次规模和级别都比较高的会议,这也是作为一份特别关心时局的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3月4日《海外媒体关注中国两会聚焦“十二五”规划》一篇报道,节选了《纽约时报》、路透社、日本共同社、英国《每日电讯报》、韩联社、韩国《朝鲜日报》、德国《欧洲新报》、日本《中文导报》和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外媒对今年我国两会的报道,充分说明随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和走势。通过这些外媒对今年两会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大都选择中性和客观的口吻,主要关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民生问题。近年来,不少外媒在报道中国问题时总是以挑剔的眼光和负面报道来看待中国的发展,这固然与他们的新闻报道体制有关,所以我们应客观的看待外媒的报道。

表2 :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中政治类报道总量统计(单位:篇)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总共99篇政治类报道中,有关广西议题的报道有7篇。如《“开放日”引来众记者 抢提问几多“关键词”》(《广西日报》2011-03-07)、《驻桂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提案近 70件》(《广西日报》2011-03-09)、《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访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代表》(《广西日报》2011-03-11)、《开启法制中国新篇章》(《广西日报》2011-03-12)、《郑军里委员:让教育在中国与东盟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广西日报》2011年3月15日)、《让天平永不倾斜——广西代表委员热议司法公正》(《广西日报》2011-03-13)、《发挥检察职能 服务“富民强桂”——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少康代表》(《广西日报》2011-03-13)。这7篇政治类报道分别从新闻发布会、代表提案、民族政策、司法、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广西的实际情况,报道中多次提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东盟合作”、“北部湾”、“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富民强桂”等高频词汇,勾勒出的政治传播图景预示着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更需要国家给予更多支持。期待国家“十二五”时期在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民族地区加快资源利用和开发,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摆在突出地位,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合法权益,以此起到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作用。这样的传播图景使得政治类报道不会显得高高在上,而是深入性得到了最佳展示,也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二)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中经济类报道的分析

表3 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中经济类报道总量统计(单位:篇)

从表3可以看出,《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从两会开始到结束有关经济类报道的数量始终呈现出均量报道的走势,其中《南国早报》3月6日共有11篇经济类主题的报道成为今年两会报道时的峰值。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3月11日的选题有以下:(1)“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2)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今年GDP增长8%左右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3)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5)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6)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7)“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8)“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改革攻坚任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9)提出让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首设“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专章;22个专栏展现中国发展新动力……聚焦“十二五”规划新亮点;(10)“十一五”三项未完成指标,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我国发展中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由此看来,这天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的日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主题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南国早报》作为一份省级都市类晚报,及时报道出“心系千家万户”的经济类新闻,可谓非常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服务了受众。

地方主流纸媒在“两会”报道时,一方面要向读者及时传达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还要及时传递出“两会”中探讨的有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从表3得知,广西主流纸媒今年两会报道中有关经济类报道共有87篇,其中涉及广西经济方面的报道有如下选题:《五省区政协委员聚首 助推中国企业闯东盟》(《广西日报》2011-03-04)、《刘慕仁委员:建议国家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的试点范围》(《广西日报》2011-03-06)、《王晓华代表:加大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技改的支持》(《广西日报》2011-03-07)、《陈秋华代表: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珍贵树种发展》(《广西日报》2011-03-07)、《陈自力委员:喜看农村水利建设得到重视》(《广西日报》2011-03-07)、《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将启大幕,大石山区百万人民迎幸福敲门》(《广西日报》2011-03-07)、《张秀隆代表:加大对糖蔗生产支持力度促进糖蔗增产蔗农增收》(《广西日报》2011-03-09)、《陈秋华代表:将广西建设成全国木材战略储备核心基地》(《广西日报》2011-03-09)、《提高广西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水平——访自治区发改委主任章远新代表》(《广西日报》2011-03-10)、《勇做促转变调结构的先锋——访柳州市委书记陈刚代表》(《广西日报》2011-03-11)、《在深化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发展》(《广西日报》2011-03-12)、《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充实起来》(《广西日报》2011-03-13)。这 12篇有关广西经济类的报道出均自“两会”上广西代表的议案,让受众读后仿佛身临其境,在阅报的第一时间从宏观上知晓了与广西区相关的经济类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广西与东盟经贸往来的经验与问题、生态环保、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珍贵树种的经济价值和广阔发展空间、农田水利建设、大石山区居民饮用水难题、蔗糖工业、木材开发、居民收入等方面,而且还清楚地呈现出“十一五”期间广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十二五”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三)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中社会民生类报道的分析

表4 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中社会民生类报道总量统计(单位:篇)

从表4可以看出,《广西日报》有关社会民生类报道的数量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而《南国早报》的报道量呈现出开头结尾少,中间多的趋势。其中《广西早报》3月4日共有10篇社会民生类主题的报道成为两会报道期间的峰值。究其原因,3月4日是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的日子,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他强调,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同心协力搞好政治协商,积极稳妥推进民主监督,扎实有效开展参政议政,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积极贡献。而《广西日报》作为自治区机关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给予社会民生类报道充分关注,从提交本次人代会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看,我们国家在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会更加重视民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体现了党委和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用报道传递出给对未来美好生活期盼的信心。这10篇社会民生类的报道标题如下:(1)由代表委员织“围脖”想到的……;(2)倾力为民生鼓与呼;(3)调控物价要从稳定老百姓“菜篮子”做起;(4)出重拳?强奶源?多自律——代表委员“支招”国产乳品质量安全;(5)议案提案追踪 梁启波代表:我的建议写进了社会保险法;(6)王瑛代表:我的议案列入了立法计划;(7)于炼:保障性住房“不当任务当产业”;(8)张海涛等:植入广告不得侵害消费者权益;(9)苏明芳代表:我的建议推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10)政协委员聚焦“房产税”和“限购令”。

普通民众通过阅读主流纸媒了解全国两会报道时,更多地关心本地区发展甚至个人生活影响的文章。[5]在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的83篇社会民生类报道中有关广西的报道有以下选题:《由代表委员织“围脖”想到的》(《广西日报》2011-03-04)、《小小“字典”引发委员热议 建议国家将字典纳入免费教科书》(《广西日报》2011-03-05)、《梁启波代表:希望能为农民解决更多实际困难》(《广西日报》2011-03-05)、《建议提高农村残疾人家庭、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广西日报》2011-03-05)、《吴爱红委员把旱区群众的期盼和心愿传递到两会上》(《广西日报》2011-03-05)、《刘正东代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从服务群众做起》(《广西日报》2011-03-05)、《期待切好教育改革的“大蛋糕”——代表委员话教育均衡问题》(《广西日报》2011-03-06)、《人民重托时刻牵挂》(《广西日报》2011-03-06)、《打造全国最大秋冬菜生产基地,广西给力国家“菜篮子”工程》(《广西日报》2011-03-06)、《普惠民生再出发》(《广西日报》2011-03-08)、《女代表眼中的广西妇女主体意识》(《广西日报》2011-03-09)、《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办出特色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广西日报》2011-03-09)、《发展成果共享受,普惠民生再出发》(《广西日报》2011-03-08)、《把扩大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来破题——政协委员为促进就业出谋划策》(《广西日报》2011-03-10)、《两会细节话民生》(《广西日报》2011-03-10)、《给“米袋子”更多政策扶持——访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代表》(《广西日报》2011-03-11)、《生态富民,广西如何继续发力》(《广西日报》2011-03-12)、《一名人大代表的“满意”与“不满意”》(《广西日报》2011-03-13)、《你听!那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声音》(《广西日报》2011-03-13)。这 19篇社会民生类报道,涉及教育、养老、农村残疾人及困难家庭社保、旱区群众饮用水问题、农事村办、老百姓菜篮子工程、妇女地位、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等问题,通过纸媒我们仿佛看到了广西“两会”代表们牢记群众嘱托、废寝忘食工作的代表形象和忙碌的工作状况场景。通过报道,我们追忆往昔。“十一五”期间,广西各级政府年年把改善民生作为实施十项为民办实事的重中之重,先后实施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扶贫开发、异地安置、兴边富民和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大批利民惠民工程,各级财政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民生领域。通过“两会”议案,我们展望未来。“十二五”期间,广西将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加大对革命老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重点区域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移民扶贫和移民新村、移民增收等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信息网络进村入户;实施通乡公路等级提升、通村公路硬化和屯道路通达工程;重点建设5000个五保村和400所乡镇中心敬老院;加大灾民倒房重建支持力度,未来5年全区每年将由区、市、县三级财政出资1亿多元,为1051万户农民进行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一个个利民措施,一组组惠民数字,令人振奋,令人向往[6]。由此可见,广西主流纸媒的社会民生类报道非常好的完成了信息的上传下达,促进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聚集了全社会的力量,为构造和谐的政民关系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四、2011年《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两会报道的微观层面分析

微观层面主要解决“如何报道”的问题,即这三类报道的出处以及由哪些关键词构成。关键词是新闻文本中出现频率比较高、意识形态较强的词汇,在文本构建过程中对关键词的选用体现了新闻的报道框架[7]。

(一)2011年《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全国两会报道各类关键词分析

分析今年“两会”广西主流纸媒的关键词的选用,可以发现,政治类报道集中选择服务型政府、政治职能转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代表性关键词,广泛涉及中国的政治体制、工作职能、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词语的选择彰显出一个有规划、有目标、负责任、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政府形象。经济类报道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楼市调控,房产税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民族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区域物流中心,使受众能准确解读和回顾我国“十一五”期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以此更好地展望我国“十二五”经济的发展前景。而社会民生类报道的关键词选择较为多元化,涉及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教育均衡,食品安全,城乡就业,安居工程等,读来颇具人文关怀,使报道更加贴近民心,彰显出党和政府一切发展和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利益的美好图景。总而言之,这些关键词的选择以正面报道为主,词语的选择积极、明亮、催人奋进,折射出我国取得的改革成效和欣欣向荣的发展远景,展示了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光辉形象,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议程设置”的功效。

表5 《广西日报》《南国早报》2011年两会报道新闻来源统计(单位:篇)

(二)2011年《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全国两会报道新闻来源

从表5可以看出,《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2011年两会报道新闻来源中新华社稿件数量分别占到了75.2%和91.7%的绝对多数比例,再次验证了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规律:重大事件的报道一般都会选择权威机构新华社的通稿。《广西日报》3月5和3月14日分别引用了《人民日报》的社论作为开闭幕式的稿件。据《南国早报》记者透露,由于两会期间会议较多,一般性稿件报社都会采用新华社通稿,和广西区情有关的主题特派记者会特别关注。此外,从都市报的角度,记者都会选择和本地读者更具贴近性的稿件,偏向花絮的报道。

五、结论

以《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为代表的广西主流纸媒在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时表现出:放眼全国,聚焦广西的视角。无论是政治类报道、经济类报道还是社会民生类报道都表现出了亲民的报道基调,稿件善于集思广益,注意听取网民的声音,做到地方纸质媒介坚持以受众为中心传播的理念。稿件中各类报道颇具人文关怀,呈现一个民生的报道图景。传递出来的新闻报道都以代表发言的形式提出来,密切关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报道,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民生。没有让枯燥和高高在上的两会报道远离普通老百姓的心声。三大类报道的内容交叉渗透,表现出了宽广的报道视角。语言选择上紧跟时代,表现得很潮流,“织围脖、给力、浮云”等新新词汇多次见于报端,使受众读后颇具时代感和亲切感。其中也不难发现,这两份广西主流纸媒在两会报道时登载的稿件超过三分之二的数量引自新华社,再次体现了重大事件新华社为地方媒体提供新闻标榜的作用。总而言之,2011年以《广西日报》和《南国早报》为主的广西主流纸媒两会报道体现了当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理念和报道形式,为今后少数民族地区对重大会议的报道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素材。

注释:

[1]侯洪等.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新气象——2011年“两会”报道的价值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1,5:45

[2]侯洪等.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新气象——2011年“两会”报道的价值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1,5:45

[3]廖俊玉.地方主流媒体关于重大会展报道的框架解析——以《广西日报》对“南博会”报道为例[J].法治与社会,2009,9(下):214

[4]鞠镇蔚.浅谈党报“两会”报道的创新思维——以《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2011年“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1,7:17

[5]陈伟.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J].新闻实践,2005,4:17

[6]李贤.发展成果共享受 普惠民生再出发[N].广西日报,2011-03-08

[7]范红主编.媒介素养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2

[1]侯洪等.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新气象——2011年“两会”报道的价值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1(5):45—50.

[2]廖俊玉.地方主流媒体关于重大会展报道的框架解析——以《广西日报》对“南博会”报道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9 下):214—215.

[3]鞠镇蔚.浅谈党报“两会”报道的创新思维——以《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2011年“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1(7):17—18.

[4]陈伟.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J].新闻实践,2005(4):17—18.

[5]李贤.发展成果共享受 普惠民生再出发[N].广西日报,2011-03-08.

[6]范红主编.媒介素养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G211

A

1009-4245(2011)05-0042-06

作者:庄严,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区情调研室教师、硕士,邮编:530021

责任编辑:罗恩东

责任校对:陈 磊

猜你喜欢
南国日报广西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广西贵港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南国红豆发新枝
美丽的南国多传奇
立体再现《南国荔枝红》
南国牡丹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