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1-01-11 02:03俞海英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岗位技能

俞海英,朱 亮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

我国高职教育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快速发展阶段过渡到了内涵建设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就业导向”、“面向需求”和“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坚持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

内涵建设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关键则是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性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即教学质量提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体到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改革,不但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而且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学校自身的定位和规划,确定专业建设方案,寻找专业建设特色.还要紧跟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及时科学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育理念、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因此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突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外部资源,合作发展,多方共赢.

结合近两年开展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调研工作,并听取了多位职业教育专家的建议和指导,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培养现状分析

未来的网络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能从事基层网络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未来人才需求缺口很大[2],需要大量从事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系统架构、网站开发运行维护等工作岗位的网络专业人员.对2010年2月发布的“苏州市2011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需求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可以发现,在发布的2 000多个招聘岗位中,计算机类岗位有近500个,占全部招聘人数的近25%.而从近年来苏州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中不难发现,计算机类岗位的需求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从苏州地区人才需求情况来看,对计算机类大专生的需求数量较高,并且对从事网络技术专门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或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届生的初次就业对口率较低.企业认为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有距离,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也说明在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总之,企业需求的人才与学校培养的人才之间未能很好对接,未能体现出高职培养技能性人才的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学校沿用几年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或简单照搬其他学校的培养模式;师资水平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陈旧;实习、实训条件不符合实践教学需求;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要,没能认真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等.

2 培养模式设计

2.1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首先强调专业设置的岗位定向性,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其次,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再次,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施“多证书”制度;最后,要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通过对专业市场的调研和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讨论,以及对以往实践的总结,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专业定位:①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来制定;②培养规格围绕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来制定;③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来设置;④实践教学环节围绕职业岗位的实际环境来开展[3].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紧跟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服务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经济为主的地方产业结构.根据网络专业职业岗位的任职素质和技能要求,参照国家有关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资质认证标准,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技能和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工程建设、网络管理维护及网络应用开发、网络产品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工作.

通过岗位和岗位群(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站维护、IT产品销售、网络营销)的分析,确定了三大专业方向: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根据专业及专业方向,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目标的要求,建立“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能力素质融合的三层递进”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由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岗位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三层培养目标之间既层层递进又渗透融合,使能力的培养由弱到强、逐步提高、循序渐进、不断强化[4].

图1 三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2.2 确定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苏州新亿迪、中网科技、苏州同程等网络工程、网络营销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并实施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将国内外知名IT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标准相结合.按照“针对岗位定课程”的指导思想,制订相适应的教学与考核方案,开发项目化教材,突出项目案例教学,融入计算机网络职业资格标准.以“兴趣+需求”形成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以“3+3+1”课程模式组织教学.课程模式以兴趣定方向,以需求定岗位,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提高能力、优化素质,重视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实现首次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将主修课程按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进行模块设计.一方面,通过专业支撑课程的引导,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不断了解,确定专业方向,选择对应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从大二起,又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志愿,选择企业订单班,接受企业专门课程学习,获得职业岗位能力.如与中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网络营销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开设“网络营销”方向和“网络技术”方向2个定向培养班,开设企业岗位课程“网络营销及实战”、“网络技术及实战”等.网络专业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专业课程设置

2.3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为了真正解决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入出口问题,将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为“企业项目情景化教学”,围绕企业,服务企业,与企业紧密合作,使学生在课堂体验和现场实践中获得职业技能及素养的快速提升.

1) 与企业、专家共同商定专业方向及相关课程,力求课程体系与企业应用需求相一致.

2) 以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目标,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中重视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确保学生所学的内容正是企业最需要的部分,提升和强化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规划.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大一明确专业目标;大二确定专业方向,取得相应技能证书;大三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取得行业证书.

3) 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建立“大一识岗、大二习岗、大三顶岗、三年三岗”的企业实践环节.课程内容引进企业实际项目,将企业项目教学化,教学内容项目化;创设模拟化教学情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学习,力求让学生在情景化教学中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

4) 走校企合作之路.在企业进行现场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赢互动的新机制,实行冠名班、“订单”式、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置换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使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5) 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场所.依托新区、园区的信息产业及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常熟等企业,与部分企业深度合作,针对6类职业岗位(群),以项目为载体,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系统集成实训基地、网络综合应用实训基地、网络运营与维护实训基地、现代通信综合应用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方向的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组网、用网、管网三大技能领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 结 语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根据职业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确立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解决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和实用的关系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应越来越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5].高职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大背景下,顺应计算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满足国家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任重而道远.

[1] 范唯.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0年年会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OL/EB]. (2010-10-14)[2011-06-26]. http://www.tech. 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101400003&cata_id=N002.

[2] 张梅.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504-505.

[3] 何同林,陈光海,冯丹.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J].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32—34.

[4] 林德芳. 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福建电脑,2010(6):40-41.

[5] 马长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五大机遇[J]. 教育与职业,2007(26):5-7.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岗位技能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画唇技能轻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