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课”教师需要的实证分析

2011-01-12 13:37陈桂枝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基础课专业课师生关系

陈桂枝

(孝感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心理学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的本性”。[1]80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基础课教师自身需要满足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和业绩,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然而,目前有关高校基础课教师需要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基础课教师需要的研究,为解决高校基础课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问题抛砖引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保护自身免受伤害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身体健康、人身不受侵害等)和职业安全(工作稳定、避免失业、收入有保障等);爱与归属需要是指人有寻求爱、友谊、归属和接纳方面的需要;尊重需要是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固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或为他人所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在正式研究之前笔者先行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动机做了初步调查,结果为:12.3%的人是为了谋生(即生理需要),15.9%的人是因为工作稳定、物质待遇有保障(安全需要),13.1%的人认为工作环境单纯、人际关系融洽(爱与归属需要),15.5%的人认为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受人尊重、有威信(尊重需要),而43.2%的人选择教师职业是为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周彬等人的调查表明:教师中有44.79%都将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需要,希冀他人尊重的占18.40%,而重视工资福利的教师只占16.40%。[2]这些表明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高校基础课教师的需要有可行性。基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的提高以及《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实施,高校教师生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已得到较好的满足,同时各高校之间教师的物质待遇有较大差异,所以,本文仅研究高校基础课教师精神层面的需要,即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高校基础课教师。笔者认为,高校基础课教师三种需要的满足状况从两个层面研究更加准确可信,一是高校基础课教师对三种需要满足的自我评价,二是他人对高校基础课教师三种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为此笔者抽取湖北省高校基础课教师103人,大学生120人展开调查研究。

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性,笔者同时设计了对照研究,即另抽取了125名高校专业课教师。整个教师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剔除无效答卷9份,获得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97%;大学生调查发放问卷123份,剔除无效答卷8份,得有效问卷115份,有效率94% 。所有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借鉴学者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根据对部分高校教师的访谈记录,参考相关问卷,我们设计了“高校教师需要调查问卷”,然后就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这里采用克朗巴哈信度。首先对30名教师和30名大学生进行了小样本试测,运用SPSS 10.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cronbach a=0.85,表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检验采用专家法。经由9位相关专家进行独立鉴定,认为问卷项目可以较好地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共有两份:一是湖北高校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需要调查表,二是湖北高校大学生调查表。问卷中的问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记分法。

访谈法。为了全面考察高校教师需要状况,除了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之外,笔者还结合使用了访谈法,访谈对象为校领导、其他教师、市民等。通过访谈,收集问卷中的部分问题的结果。

3.调查数据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 for Window 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高校基础课教师的爱与归属需要。教师的爱与归属需要包括追求家庭的幸福、美好的友谊、甜蜜的爱情以及与同事和领导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共性),追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职业特性)。所以,本节有关基础课教师爱与归属需要满足状况就是考察师生关系。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对高校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调查:1)您认为学生对您喜爱的程度;2)您认为您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3)您的学生与您联系的状况。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各自的分数见表1。

表1 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状况

表1表明高校基础课教师在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上得分仅为3.69分。而相比之下,高校专业课教师得分(3.98)明显高于基础课教师,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计算出的P值0.0001远远小于0.01)。

下列四个问题调查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1)你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印象;2)你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态度;3)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对你的吸引力;4)你与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联系状况。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与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师生关系

由表2可知,从大学生层面判定大学生与高校基础课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得分为3.58,同大学生与高校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得分(3.94)相比,两者之间同样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计算出的P值0.0001远远小于0.01)。而高校基础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自我评价与大学生评价的对比结果为表3。

表3 基础课教师与大学生各自对师生关系的评价

表3显示:高校基础课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感受与大学生心目中的师生关系的认识无显著差异(计算出的p值0.10大于0.05)。因此可得出结论:高校基础课教师对师生关系的主观感受准确可信,即高校基础课教师爱与归属需要满足状况为中等程度。当爱与归属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3]48

2.高校基础课教师的尊重需要。“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于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3]49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自身对名声、地位、自我价值等方面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据此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测量高校基础课教师的自尊感:1)如果您有选择权,您是否会选择做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2)做自我介绍时,您是否乐意介绍自己是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3)当被介绍自己是基础课教师/专业课老师身份时,您的感觉。调查显示,如果高校基础课教师有选择权,他们更愿意做一名专业教师;他们不大愿意主动介绍自己是基础课教师。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高校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尊重需要

表4显示的信息是高校基础课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地位、自我价值等认可程度较低,与专业课教师的自尊需要维度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那么他人对高校基础课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又如何呢?我们通过以下四个问题进行测量:1)您(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社会成员)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所教课程重要性的看法;2)您(仅指学生)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威信的评价;3)您(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的评价;4)您(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社会成员)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社会地位的评价。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社会对高校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认可与尊重

由表5可知,社会对高校基础课教师认可与尊重程度较低(3.46),与社会对高校专业课教师认可与尊重程度(3.99)存在十分显著差异(计算出的P值0.0001远远小于0.01)。而高校基础课教师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自尊,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表6即为高校基础课教师自尊与他人尊重的具体数据。

从表6可以看出高校基础课教师的自尊与他人尊重之间无显著差异(计算出的p值0.32大于0.05)。

这表明高校基础课教师对尊重的主观感受准确,因此可得出结论,高校基础课教师尊重需要的满足程度不高。当高校基础课教师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自信心,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然而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3]49。

表6 高校基础课教师的自尊与他人尊重

3.高校基础课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这就是自我实现。”[3]50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能力的需要。早在20世纪初,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力的极小部分,即人们仅发挥了20%—30%的能力,当他们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4]129调查显示,有43.2%的教师把实现自我当作主导需要,这些教师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崇高感、光荣感,有敬业和奉献精神,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等;他们有高尚的人格品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淡泊名利;他们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您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发挥状况的评价”,“您对从所教课程中取得的成就感的评价”和“您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测量教师自我实现的程度。统计结果见表7。

表7 高校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自我实现

表7表明高校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自我实现有非常显著差异(计算出的P值0.0001远远小于0.01)。

为了从社会层面判定教师理想、能力、潜力和价值实现的程度,我们设计了下列问题:1)您(仅指学生)在课堂上配合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程度;2)您(学生、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社会成员)对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3)您(仅指学生)认为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对你的影响有多大。统计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社会对高校基础课教师的自我实现的评价(3.39)与社会对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自我实现的评价(3.88)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计算出的P值0.0001远远小于0.01)。我们把高校基础课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自我感知与社会对高校基础课教师自我实现的评价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见表9。

表8 社会对高校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自我实现的评价

表9 高校基础课教师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自我与他人评价

由表9可知,高校基础课教师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自我感知与他人评价之间无显著差异(计算出的p值0.36大于0.05)。这表明高校基础课教师对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主观感受准确,因此可得出结论,高校基础课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程度不高。

三、结 论

通过对高校基础课教师各种需要满足情况的研究,可以发现,高校基础课教师的各种需要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高校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的基础是其需要的满足状况。学校应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以确保教育目标的圆满实现。高校基础课教师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政治理论的代言人,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学校的重视,大学生的认可和重视。相比而言,自我实现需要对于高校基础课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正如马斯洛谈到的: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全神贯注、忘怀一切。高校基础课教师只有在这种需要的驱动下,才能取得越来越高的价值。因此,高校在设计激励制度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基础课教师的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尤其要重视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1] 熊川斌.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秦平.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与人本主义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 刘英陶.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基础课专业课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