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导向的理论基础、测量及相关变量

2011-01-17 02:15楼天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者导向企业家

楼天阳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企业家导向的理论基础、测量及相关变量

楼天阳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企业家导向是战略管理和企业家精神两个领域的重要构念,在环境日益不确定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回顾了企业家导向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演变,着重分析了企业家导向构念测量的视角、维度构成及测量量表,并对既往研究中企业家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及情境影响作了总结。文章最后指出今后有必要对企业家导向的单维度、测量方法和情境变量作进一步的研究。

企业家导向;组织绩效;不确定性;量表

如何在企业中进行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实践?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 (entrep reneurial enterp rise)?这是长期以来理论学者争辩和困扰企业经营者实践的问题。“企业家导向 (Entrep reneurialO rientation简称 EO)①Entrep reneurialO rientation,国内也有学者翻译成“创业导向”。”作为理解和测量企业家精神中的核心概念,尽管依然存在争论,但已经成为战略管理和企业家精神领域中广为接受的重要构念,并已引起学者大量的研究,其中有近100多项的实证研究成果[1,2]。基于此领域已经在国内外产生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此领域积累和发展的知识作一个综合的评价。本文将着重对企业家导向的理论内涵、维度构成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评述和展望。

一、企业家导向的理论基础、概念与操作化

(一)企业家导向提出的基础理论

企业家导向来源于企业家精神 (Entrep reneurship)及公司创业 (Corporate Venturing)战略领域。企业家精神起始于中小企业的创业研究,关注企业的市场进入问题“我们应该新进入哪个业务?”[1],当时其流行的定义就建立于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重要转变,开始关注大型成熟组织在战略复兴阶段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其标志是当时《战略管理杂志》(1990)专门推出一期公司企业家精神 (Corporate Entrep reneurship简称 CE)的主题文章[3]。由此,企业家精神研究对象从个体层面的创业特征转向组织层面的企业行为[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也从原先关注市场进入问题,扩展到企业内所有创新活动和面向行业对手攻击性和先动性地执行竞争导向的行动[1,4]。这种研究内容和焦点转变为从战略管理层面提出“企业家导向”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构成了企业家导向概念的核心成分。

企业家导向的另一个来源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战略类型”概念,该定义从行动模式和决策风格来看待战略制定 (strategym aking)[5,6],该方法引入让企业家导向从概念走向操作化。最早对战略类型划分可追溯到明茨伯格 (1973)把战略制定 (strategicm aking)划分为应急式 (adap tive),企业家式 (entrep reneu rial)和计划式 (p lanning)三种类型[7]。其中企业家式的战略类型,就是以“主动搜寻新的市场机会”和“面对不确定时的跳越式发展”为特征。之后,M iller(1983)作为在联系环境变量、组织变量和企业的企业家活动领域贡献最多的学者之一,开始聚焦于企业家创业过程而非背后的个体企业家,他说“一个企业家式企业是致力于产品 -市场创新、承担创业风险,且会通过超前行动与革新来打击竞争对手的企业”[8],提出了明确的企业家战略 (Entrep reneurial Strategy)及创新、敢冒风险和先动性这三个维度内涵。另外在测量方法上,Venkatram an(1989)为了能够更好地测度具体的企业战略,将企业战略类型的测度从类型测量转向维度测量,提出了“战略导向”的构念[9]。据此,企业家精神在融入战略管理方法后,更多指向企业战略决策中的管理过程,即管理者如何进行企业家式行动的方法、实践和决策风格[1]。学者们把此“战略导向”进一步概括为“企业家导向 (EO)”[4],表1列出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导向的区别。Dess和 Lumpkin指出企业要培育公司的企业家精神就必须有企业家导向[5],从而在战略管理的方法层面为企业家精神的追求和实施指明了路径。

表1 企业家导向与企业家精神的区别

(二)企业家导向的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企业家导向作为战略导向,反映的是企业的一种战略姿态和组织战略的基本特征,其理论基础是认为企业家企业与其它类型企业是不同的[10]。学者们对其称呼的术语不尽相同,如企业家倾向 (Entrep reneurial Proclivity)[11],企业家导向 (Entrep reneurialO rientation)[1],企业家管理 (Entrep reneurial M anagem ent)[12],企业战略选择[13]等,但其核心内涵大多数学者接受 M iller和 Friesen(1982)[14]对组织水平企业家精神的测量或改进版本[15]。在这里,M iller和 Friesen最先提出和定义了组成企业家企业的三个特征,创新 (innovative)、敢冒风险 (risk taking)和先动性 (p roactiveness)。后来学者普遍以此来衡量和操作化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化程度,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是企业家式的,必然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具有比较高的程度。Covin和 Slevin(1988)[16]对企业家导向构念的界定和操作化作了承上启下的贡献,他们认为“企业家导向”能很好地通过“高层管理者倾向于承担相关商业风险 (冒险维度)、支持变化与变革来获得竞争优势 (创新维度),侵略性地击败竞争对手的程度 (先动维度)”这些内容来测量。随后,Covin和 Slevin(1989)[13]对企业家导向构念进行了操作化,开发了测度其三维度的量表,两人在1991从企业行为角度提出了企业家导向①作者英文原文为 Entrep reneurial Posture,直译为“企业家姿态”,测度的也是战略层面的变量,反映企业对风险承担、创新和先动性的承诺强度,与企业家导向表达的是相同意思。模型,详细解构了企业家导向的前置变量和结果变量,试图通过一个统一的框架来整合所有与企业中企业家导向相关的环境因素 (如技术复杂性、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和内部组织因素(如研发投入、广告和促销努力等)。自此,企业家导向成为企业联系环境变量、战略变量和绩效变量的一个关键概念。后续许多学者 (如,Lumpkin和 Dess(1996),Hult和 Ketchen(2001))提出的定义基本都遵循着 Covin和 Slevin的核心思想。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企业家导向的概念界定具有三个共性:第一,从行为和活动的视角来定义企业家导向,把企业表现出创新、敢冒风险和超前行动的行为和活动称为企业家导向,它与企业家式企业和企业家式战略是一脉相承的;第二,企业家导向并非指个人的企业领导者,而是一个组织层面对企业文化的衡量,是组织而非个人表现出来的创业家特征;第三,学者们都认同企业家导向基本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动。

二、企业家导向的维度构成与测量

(一)构念测量的视角

尽管企业家导向已经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构念,但难度在于对其的操作化测量。Lyon等(2000)通过对既往32个企业家导向实证测量的回顾,总结出当前学者测量的三个视角:分别是管理感知、企业行为和资源分配[17]。这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拥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反映了对企业家导向不同角度的理解,以及与企业绩效不同的关系水平。

管理感知角度主要测量组织层面的战略、结构、决策制定过程和企业绩效等[8,18]。感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获得数据,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测量复杂的构念和潜在变量,缺点是由于自填式问卷的部门和回答者偏差存在信度问题。企业行为是另一个重要视角,特别是企业家精神领域的学者,例如,Lumpkin与 Dess,(1996)[1]倾向于把从企业所表现出的行为如对竞争者反击、新产品开发数据等来看待企业家导向。事实上,这也是企业实施企业家导向最终所要达成的目的,它真正反映了企业表现出的企业家活动特征。该方法主要用内容分析法对企业行为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优点是企业行为能够直接测量,缺点是在利用外部数据梳理企业行为时会碰到各种编码、二手数据是否全面等问题。资源分配视角是最客观地反映企业战略意图的概念[19]。因此,对企业家导向如创新性等维度的测量可以完全基于内部 R&D研发投入来衡量,从而准确地衡量一个企业内企业家导向的程度,这种来自企业内部的档案数据 (archivalm easures)具有最高的内在有效性,但往往数据很难获得。

基于上述三种方法的认识,从方法角度而言,Lyon等提出也许用三角佐证方法来综合衡量企业的企业家导向将能够提升 EO构念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但实际测量中会碰到成本高、不同测量方法结果不一致等问题[17]。就目前实际操作来说,学者可以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特性、企业背景、数据可得性等来选择合适的测量视角与方法。

(二)构念的维度构成

企业家导向是一个对组织层面战略决策过程的概念化与操作。M iller(1983)[8]对此做了开创性的工作,首次提出了用创新性、先动性和敢冒风险三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家导向的内涵。之后许多学者接受了基于M iller最初的概念化操作方法[13,18,20]。K reiser等 (2002)通过对6个国家1067个企业收集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在跨国别情境下企业家导向都由这三个维度构成[10]。持续十多年以后,学者Lumpkin和 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还需要补充另外两个维度才能完整反映企业家导向构念:自治性和竞争攻击性[1]。自治性 (autonom y)集中反映了一个组织内部,团队和个人提出新想法和愿景并以此采取行动的自由程度,反映了组织结构对创业精神的支持程度;竞争攻击性 (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反映了企业敢于挑战竞争者以进入新的市场、甚至超越产业竞争对手以提高战略优势的倾向,它与企业敢冒风险性息息相关。

虽然企业家导向存有多个维度成分,但测量到底是作为一个单维 (uni-dim ensional)构念还是多维(m u lti-dim ensional)构念,学者分为两派观点,前者以 Covin和 Slevin为代表,后者以 Lumpkin和 Dess为代表,这种分歧的本质在于企业家导向几个维度之间是相互独立还是共变 (co-vary)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Rauch等[2](2009)最新的元分析表明,大多数学者潜在地把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默认为一个单维的战略导向,三个维度对于解释企业绩效具有相同重要性。如,Covin和 Slevin[13]开发的量表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项目在单一因子负载都超过0.50,表明可以作为一个单一因子来测量。M atsuno等[11]指出基于M iller对企业家导向三个维度的描述,现有的文献关于三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还缺少明显的文献支持,大家默认三个维度是能够区分的独立意义,共同组成一个更为广阔的高阶构念 (二阶因子),即企业家导向。在理论上则认为只有在上述三个维度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企业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式企业。

持多维构念测量的学者则认为单维测量对 EO构念内涵偏于狭窄,忽略了 EO中的每个维度对企业家过程的贡献。因此,验证 EO中每个维度对于企业绩效结果的独立影响[21]是必须的。在 Stetz等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865个保健执行机构调查中,EO的各维度独立地变化,而且发现 EO中的单个维度是比 EO作为一个加总单维构念对企业增长更好的预测变量 (p redictors)[22]。Lumpkin和 Dess着重测量和比较了在不同环境下企业家导向中先动性与竞争攻击性两个维度对于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发现前者为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21]。K reiser等搜集6个国家 EO的心理特性数据,也表明 EO各个维度在许多情境下相互独立变化[10]。因此,这些研究表明企业家导向单个维度对绩效影响关系要比把 EO作为一个单维构念更加优越[5]。在对企业的实际调查中,Lum pk in和 Dess[1]也发现,尽管这五个维度对于理解企业家过程是重要的,但不同的企业往往结合了其中几个维度,如 Sony在创新维度非常高,大量投资于研发;而同样作为领导企业的M atsushita则更多地依赖模仿别人的创新快速进入市场,呈现完全不同的战略姿态,但同样也具有较强的企业家导向。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学者尽管对企业家导向的维度构成比较一致,但是对各维度之间到底是独立变化还是共变关系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单个维度成分与整合构念以及其他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接下来学者进一步探究的重点。

(三)测量量表

最初为企业家导向测量奠定基础的是M iller和 Friensen(1982)[19]开发的8项目量表,其内部一致性达到0.78。之后,M o rris和 Pau l(1987)[20]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组织企业家导向量表,通过因子分析证明五个项目一致负载于企业家导向维度上,命名为“风险承担 /创新”因子,信度系数为0.789,但没有对其聚敛和区别效度做评价。

而目前被学者承认和沿用最多的是 Covin和 Slevin(1989)开发的9项目量表[10],该量表基于M iller工作基础的5个项目,同时新发展了4个项目。结果表明分别指向企业家导向的三个维度,因子分析表明所有项目在单一因子负载都超过0.50,说明可以作为一个单一量表来测量,信度系数达到0.87。后来学者如Nam an和 Slevin(1993)[18],Zahra和 Covin(1995)[23],Hult和 Ketchen(2001)[24]等研究基本都在上述量表基础上展开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近的一项研究 (M atsuno,2002)[11]基于M iller的企业家导向三维构念,开发的一个7项目二阶因子的量表。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拟合性良好(卡方 =14.535,CFI=0.988,NFI=0.982),信度系数为0.83。另外,随着企业国际化运营的需求,Knight(1997)[25]对此量表的跨文化适用性专门作了测试,通过加拿大英语地区 (英文量表)和魁北克法语地区(翻译成法文量表)两地800家中小制造业的调查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此量表在不同文化情境下作为单一因子结构是稳定的,在内部一致性、聚敛和区别效度上也是稳健的。

三、企业家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相关变量

(一)企业家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采取企业家导向的企业更加愿意采取创新性的行为,更加愿意承担风险,在竞争中也更加具有侵略性。因此,企业更可能通过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获得高收益。大量实证证明企业的企业家导向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3,26,27,28]。Rauch等通过对51个研究53个样本的元分析,证明企业家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正向相关关系确实存在,修正相关系数为0.242,而且此关系在不同国家环境下依然存在[2]。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企业家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很弱,或并不存在显著关系[21]。

对于观点分歧的原因,有学者分析认为由于组织绩效的衡量本身是个多维构念,因此,企业家导向的不同维度对绩效不同维度影响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企业增长与财务绩效两者就并非一致。Lumpkin和Dess[1]指出,企业家导向对 R&D和产品创新的巨额投入会促使企业成功进入新产品-市场领域,进而从长期来说提高增长率;但是从资源消耗来看又会降低企业短期的利润率。Moreno和 Casillas(2008)通过对434家中小企业研究 PLS模型分析,证明 EO与企业增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9]。同时,一些学者指出如果要衡量企业家导向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所有影响,除了必须考虑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测量,如增长率、市场份额、利润率;还有非财务指标,如企业声誉、公众形象、员工的满意度,这些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 Rauch等[2]提出 EO与非财务绩效指标很可能几乎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关系太微小了。

(二)企业家导向影响组织绩效的调节变量

基于权变理论,战略管理学者在关注企业家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时,同时注意到商业环境变量、组织结构和管理特征也会影响其关系[17],因此引入这些情境变量,超越仅调查 EO与绩效的双变量关系,对于进一步厘清 E0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是非常必要的[1]。

在众多的实证研究和争论中,一派学者侧重于外部变量 (如环境的不确定性)对 EO与企业绩效的情境影响。Lyon等[17]主张企业家导向与绩效之间受环境变量影响的权变关系 (contingent relationship s)比直接关系(direct relationships)更能解释企业绩效的结果。Covin和 Slevin发现实证证据,环境的敌对性(environmental hostility)调节 EO-绩效关系[13],也就是说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采取企业家倾向的企业能够获得良好的绩效[23]。M oreno和 Casillas证明对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的动态性和敌意性也发挥着调节作用[29]。Luo(1999)针对中国63家乡镇企业的研究表明,环境的动态性与企业家导向显著相关,但复杂性与承担风险的相关性没有统计显著性,企业家导向中的创新和超前行动与利润和市场地位变化显著相关,而与风险承担无显著相关性[30]。而且,Lumpkin和 Dess发现环境的不同特征对企业家导向维度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动态环境中,先动式 (p roactive)企业相对竞争攻击性 (aggressive)企业具有更高绩效;而在敌意性环境中,由于高度剧烈竞争和资源限制,竞争攻击性导向企业具有更好的绩效[21]。

另外一派学者关注的是内部变量 (如组织结构、战略执行过程)以及组织结构与环境匹配性的约束作用。如,Covin和 Slevin很早就注意到企业家导向与结构的低程序化、非中心化和非复杂化相联系,在他们1989年针对美国161个中小制造业研究中,显示组织结构的有机性对企业家导向与绩效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为有机组织更加非中心化、非正式和具有灵活性,更有利于组织网络内的知识扩散[13]。Zahra和 Covin发现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EO对企业长期财务绩效影响的程度会逐渐加深[23]。在不多的检验环境、战略和结构三向模型中,Nam an和 Slevin提出了整合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组织变量的匹配性 (fit)理论框架,实证表明当高度动荡环境与管理风格是创新、冒险和先动性的有机组织相匹配时,它与绩效是正相关的[18]。这些研究表明 EO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必须与组织结构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Covin等则揭示企业执行战略过程本身也会影响 EO与绩效关系,他们发现战略参与度、战略规划模式两个变量对 EO与绩效之间关系也有调节作用[31],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识别和执行合适的战略过程。

(三)企业家导向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机理:中介变量的解释

当前对企业家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主要聚焦于相关关系,却很少去触碰潜在的过程[32],学者对企业家导向影响组织绩效的机理解释观点各异,代表性的观点有:组织学习[27],组织结构[11],核心能力[28]等,但是由于视角和理论差异,很难取得一致意见。

按照组织学习的观点,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能力与商业哲学,并不能自动导致高的企业绩效,需要组织能够植入这些价值观和信念并带来相应的行为,才能影响企业的绩效。一些学者已经证明组织学习是市场导向影响组织绩效的中介变量[33]。Zhou等[27]等通过对中国转型市场300多个 SUB战略导向对突变创新绩效影响过程,发现组织学习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对于企业经过组织学习以后进一步影响绩效的机理解释,学者也各持己见。组织学习本身也是一种企业能力,那么它又是如何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呢?Zhou等认为企业家导向经过组织学习以后,会产生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能够创造市场、塑造消费者偏好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率。而刘亚军和和金生[28]通过对华中、华南和华北地区21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证明核心能力在组织学习与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魏江和焦豪[6]也持能力观点,认为企业家导向通过组织学习,提升了企业整体的动态能力,包括变革更新能力、组织柔性能力、技术柔韧能力和环境洞察能力四个构面,由此带来企业的竞争优势。

另外一些学者倾向于认为战略导向需要组织功能的整合来作为中介变量[1],整合组织活动指组织内创造水平团队环境,跨越商业功能单元的员工和任务活动整合,从而有利于激发出创新活动。M atsuno等[11]认为作为战略管理领域的战略导向,最为重要的是与组织结构要相联系。他们证明企业家导向对于企业如何设计组织结构来达成预期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组织结构的程序化 (form alization)、部门化 (departm entalization)和中心化 (centralization)又会影响市场导向,即企业内部市场情报的产生、传递以及对市场的反应。作者通过对364家美国制造业 SBU的问卷调查表明,组织结构和市场导向确实对企业家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起着中介作用。企业家导向与组织结构的程序化、部门化和中心化都起着负相关关系,表明高度企业家导向的企业总是避免组织的程序化、中心化和部门化。M oreno和 Casillas[29]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中,同样证明企业家导向通过影响企业具体的战略行为来影响绩效,如 EO中的创新维度就是通过鼓励企业产品-技术的扩展战略来推动企业成长。

因此,企业家导向对绩效的影响会受到组织层面多重因素的影响,既有组织的学习能力,也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但这背后的过程解释还依赖于学者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对其机理的进一步检验。

四、评价与展望

企业家导向无疑是当前战略管理和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构念,而且,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随着市场环境动荡性和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增加,企业越来越强调采取企业家导向的战略模式,但是上述文献回顾表明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学者间的认识歧见依然存在。针对国内的转型经济环境,目前一些学者也已经对企业家导向与绩效的关系开展了实证研究,但总体数量相对市场导向的研究明显缺乏,基本采用西方的测度量表,还缺少本土化的研究成果。

可以预见,企业家导向作为与市场导向同等重要的战略导向构念,亟待学者进一步研究验证其战略效用和适用边界,未来的研究突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家导向内单维度的独立作用。企业家导向到底是单维构念还是多维构念,各维度之间是共变还是独立变化,在不同的国家背景下各单独维度所起的作用是否一样,学者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学者对企业家导向的研究除了总体的战略导向构念之外,还需要深入到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单维特征,检验其与企业绩效和导向整合变量的关系,从而厘清企业家导向内的维度组成关系。

第二,企业家导向替代测量方法的建设。企业家导向的测度目前主要用的是 Covin和 Slevin开发的量表,但依然存在多视角的差异与分歧。接下来的工作需要从上述三个视角出发寻找企业家导向的替代测量方法,建立表征企业家导向各维度心理特征的测量工具。此领域的突破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家导向的相关研究,在实践领域则可成为企业战略导向实施过程的自我诊断手段。

第三,企业家导向的前置因素研究。相对于企业家导向与结果变量 (企业绩效)的大量研究,企业家导向的前置因素明显缺乏,然而这是企业实施企业家导向的前提。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吕一博等[34]对东北中小企业的研究证明了环境不确定性、组织资源都会促进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导向。因此,后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检验企业组织、环境和个体三个层面到底什么因素会促进公司的企业家导向,这是在企业实践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第四,各种情境变量对企业家导向与绩效关系的边界影响。这是企业家导向作为战略模式最需要阐明清楚的问题,也是本土研究最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是由于环境变量是一个多维构念,目前对于环境特征的概括还缺少本土化特征的归纳。同样组织变量也存在多种类型,如规模、结构、高层管理者支持等,这些多变量具体如何影响企业家导向与绩效关系对于真正厘清企业家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必须的,这需要学者根据中国环境特征有选择地选取典型变量进行后续的研究。

[1]LUM PK IN G T,DESSG G.C larifying the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 construct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 ance[J].A cadem y ofM anagem en tReview,1996,21(1):135-172.

[2]RAUCH A,W IKLUND J,LUM PK IN G T.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 ance:an assessm entof past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entrep reneurship Theo ry and Practice,2009,5(1):761-787.

[3]ALOULOUW,FAYOLLEA.A concep tualapp roach of en trep reneurialo rien tationw ithin sm allbusiness con text[J].Jou rnalof Enterp rising Cu lture,2005,13(1):21-45.

[4]COV IN JG,SLEV IN D P.A concep tualmodel of entrep 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J].Entrep 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2):7-24.

[5]DESSG,LUM PK IN G T.The ro leof entrep reneurialo rientation in stim ulating effective corporate entrep reneurship[J].A-cadem y ofM anagem ent Executive,2005,19(1):147-156.

[6]魏江,焦豪.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2).

[7]M INTZBERGH.Strategym aking in threemodes[J].Califo rniaM anagem entReview,1973,16(2):44-53.

[8]M ILLER D.The correlatesof entrep 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of firm s[J].M anagem ent Science,1983,29(2):770-791.

[9]VENKATRAMAN N V.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business enterp rises:the construct,dimm ensionality,and m easurem ent[J].M anagem ent Science,1989,35(8):942-962.

[10]KREISER PM,MAR INO L D,W EAVER KM.A ssessing the psychom etric p ropertiesof the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 scale:am u lti-country analysis[J].Entrep reneurial Theory and Practice,2002,summ er:71-94.

[11]MATSUNO K,M ENTZER J,OZSOM ER A.The effectsof entrep reneurialp roc livity andm arket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erfo rm ance[J].Jou rnalofM arketing,2002,66(7):18-32.

[12]STEVENSON H H,JAR ILLO JC.A paradigm of entrep reneurship:entrep reneurialm anagem ent[J].StrategicM anagem ent Journal,1990,11(summ er specal issue):17-27.

[13]COV IN JG,SLEV IN D P.Strategicm anagem entof sm all firm 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 ents[J].StrategicM anagem ent Journal,1989,10:75-87.

[14]M ILLER D,FR IESEN P.Innovation 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 reneurial firm s:Twomodelsof strategicmom entum[J].StrategicM anagem en t Jou rnal,1982,3:1-25.

[15]ZAHRA SA,JENN INGSD F,KURATKO D F.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of firm-level entrep reneurship:The state of the field[J].Entrep reneurial Theory&Practice,1999,24(1):1-2.

[16]COV IN J G,SLEV IN D P.The influence of o rganization structu re on the u tility of an en trep reneurial top m anagem ent style[J].JournalofM anagem ent Studies,1988,25(3):217-234.

[17]LYON DW,LUM PK IN G T,DESSG G.Enhancing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 research:operationalizing andm easuring a key strategic decisionm aking p rocess[J].JournalofM anagem en t,2000,26(5):1055-1085.

[18]NAMAN JL,SLEV IN D P.Entrep reneurship and the concep tof fit:amodeland emp irical tests[J].StrategicM anagem ent Journal,1993,14(2):137-154.

[19]M ILLER D,FR IESEN P.A rchetypesof strategy fo rm u lation[J].M anagem ent Science,1978,24(6):921-933.

[20]MORR ISM H,PAUL G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 reneurship andm arketing in established firm s[J].Journalof BusinessVenturing,1987,2:247-259.

[21]LUM PK IN G T,DESSG G.L inking two d im ensions of en trep reneu rialo rien tation to firm perfo rm ance:themoderating ro le of environm entand industry life cyc le[J].Journalof BusinessVenturing,2001,16(4):429-451.

[22]STETZ P E,HOW ELL R,STEWARTA.M u ltid im ensionality of en trep reneu rial firm-levelp rocesses:do the dim ensions covary?[C]//REYNELDSPD,AUTIO E,BRUSH C G.Frontiersof Entrep reneurialResearch.M assachusetts:Babson Co llege,2000.

[23]ZAHRA SA,COV IN JG.Contextual influenceson the corporate entrep reneurship—perform ance relationship:a longitudinal analysis[J].Journalof BusinessVenturing,1995,10(3):43-58.

[24]HULT G TM,KETCHEN D J.Doesm arketorientationm atter?a test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onal advantage and performance[J].StrategicM anagem ent Journal,2001,22(9):899-906.

[25]KN IGHTGA.Cross-cu ltur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cale tom easure firm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J].Journalof BusinessVenturing,1997,12(2):213-225.

[26]W IKLUND J.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en trep reneurialo rien tation—perfo rm ance relationship[J].En trep reneurial Theo ry and Practice,1999,24(1):37-48.

[27]ZHOU K Z,Y IM C K,TSED.The effects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on techno logy-andm arket-based break through innovations[J].JournalofM arketing,2005,69(4):42-60.

[28]刘亚军,和金生.创业导向、组织学习对核心能力及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华中、华南、华北地区 210个企业的实证[J].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2009(4).

[29]MORENO A M,CASILLASJC.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 and grow th of SM Es:a causalmodel[J].Entrep reneurship Theo ry and Practice,2008,5:507-530.

[30]LUO YD.Environm ent-strategy-perfo rm ance relations in sm allbusiness in China:a case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 rises in southern China[J].Journalof Sm allBusinessM anagem ent,1999,1:37-52.

[31]COV IN JG,GREEN KM,SLEV IN D P.Strategic p rocess effectson the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sales grow th relationship[J].Entrep 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6,1:57-83.

[32]NOBLEC H,SINHA R K,KUMAR A.M arketorientation and alternative strategic o rientations:a longitudinal assessm entof perform ance imp lication[J].JournalofM arketing,2002,66(10):25-39.

[33]SLATER SF,NARVER JC.M arketo ri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organization[J].JournalofM arketing,1995,59(7):63-74.

[34]吕一博,苏敬勤,傅宇.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

Pr inc ipa l Theor ies,M easurem en tand Relevan t Var iab les of En trepreneur ia lO r ien ta tion

LOU Tian-yang
(School ofBusinessAdm inistration,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Entrep reneurialO rientation(EO)is the critical construct in the strategicm anagem entand entrep reneurship research,w hich has

a substantialamountof theoreticaland emp iricalattention.Thispaper reviewed the p rincipal theoriesof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 and the developm entof its concep t.It introduced them easuring perspective,dim ension constitu tes and them easu re scale of EO.Then,itassessed the EO-perfo rm ance relationship and the underlying p rocess,especially the ro le ofmoderating variable.Lastly,this thesispointed out several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unique dim ension of EO,cu ltural difference and contingency variab le.

entrep reneurialorientation;o rganizationalperform ance;uncertainty;scale

F713.5

A

1009-1505(2011)03-0068-08

2011-02-28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战略导向与市场创新绩效关系研究》(Y2009080289)

楼天阳,男,浙江磐安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营销、网络营销及虚拟社区研究。

(责任编辑 何志刚)

猜你喜欢
学者导向企业家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偏向”不是好导向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