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灌区水价改革实践及思考

2011-01-18 15:55郭江华河南省山河建设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年7期
关键词:引黄灌区渠系末级

□郭江华(河南省山河建设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秦玉芳 □薛小辉(河南金正水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引黄灌区水价改革实践及思考

□郭江华(河南省山河建设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秦玉芳 □薛小辉(河南金正水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水价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性支出之一,是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来源。回顾总结灌区水价调整改革的实践,可以为原阳县引黄灌区水价改革提供借鉴。

引黄灌区;水价改革;建议

一、韩董庄引黄灌区水价改革回顾

韩董庄引黄灌区地处原阳县中西部,始建于1967年,1980年列入省水利基建项目。灌区控制面积58067 hm2,耕地面积4.07万hm2,设计灌溉面积3.88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4万hm2。灌区始建于60年代,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不进、排不出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由于长期管理主体缺位,投入严重不足,工程配套不完善,损毁严重。渠系不配套造成浪费水的现象极为严重,加重了农民水费支出的负担;另一方面灌区属于自流引黄灌区,自2002年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以来,受调水调沙的影响,每年6月份以后黄河河床下切,流量小水位低,灌区引水困难。冬、春季灌溉期黄河河床回淤慢,流量小、水位低,经过灌区对引水渠(口)清淤疏浚后,方能引水,灌区引水达不到设计引水能力,直接影响了灌溉和水费的征收。由于灌区受水源、工程状况的制约,农业用水水价没有按国有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来执行。灌区农业用水水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由于多年来的政策原因,造成水价标准低,灌区亏本运行

受政策的限制,目前灌区按照豫价费字〔1997〕第091号文规定的农业用水水价以总干渠渠首进水闸为计量点、每立方米4分的标准推算到支渠出水口的水价(国有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应为每立方米4.81分,推算到农渠出水口的水价应为每立方米5.94分。依据韩董庄灌区近三年的财务决算情况和2003~2007年平均农业灌溉供水量计算支渠出水口(斗渠进水口)的成本水价为每立方米0.2429元。现状执行的水价标准仅占水价成本的24%,灌区长期亏本运行。

(二)现行水价构成不合理,制约着灌区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灌区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的建立

水费是工程维修管护、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来源;灌区目前的水价构成由于受政策影响,只反映了骨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入,没有体现和反映末级渠系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本费用。水价构成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建设管理末级渠系工程的积极性,制约着灌区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灌区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由于水价偏低,造成农民节约用水意识差,浪费水现象严重

由于现状水价仅占成本水价的24%,水价标准偏低,且长期不能到位,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比较淡薄,灌溉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

韩董庄灌区现行农业用水水价按照河南省物价局、水利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河南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豫价费字[1997]第091号)规定的以总干渠渠首进水闸为计量点0.04元/立方米的标准,按亩征收执行,其中:水作区825元/(公顷·年),旱作区450元/(hm2·年)。农业水价改革尚未进行。因此,只有通过水价改革、理顺水价与灌区发展的关系,让水价真正反映灌区水的供求关系,才能引导灌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灌区效益,建立起符合灌区发展的水价调整机制。

二、韩董庄引黄灌区水价改革的思路及建议

(一)实行终端水价制度,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减轻农民负担

实行终端水价制度,首先保证了工程维修、管护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从而确保了的工程完好运行,一方面减少了工程的重复投入,相应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用水,相应地减少了农民水费支出,也减轻了农民负担。

(二)实行终端水价制度,有利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实行终端水价制度,提高了工程完好率,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供水保证率,缓解了上下游用水矛盾,减少了争水、抢水、霸水等水事纠纷,改善了农村紧张的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要完成灌区水价改革的目标,计划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取得价格主管部门对水价改革方案的批准。二是在完成灌区末级渠系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和工程节水改造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计量收费,分步实施末级渠系水价改革,从而逐步构建末级渠系工程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三是在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国有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灌区全面完成水价改革的任务,最终全面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

要进一步深化灌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价制度改革,把改革作为灌区改造的前提和保障条件,全面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适当发展自主管理,同时加快推进灌区管理单位内部改革,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计收管理,促进灌区的良性运行和高效、节约用水。

为了保证水价改革的有序进行,促进灌区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的建立,逐步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轻农民用水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在灌区水价达不到供水成本的前提下,政府应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以保障灌区良性运行发展。

综上所述韩董庄引黄灌区的水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物价部门、水利部门和当地政府、灌区管理单位的密切配合,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价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水价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规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灌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1-03-11

猜你喜欢
引黄灌区渠系末级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口引黄灌区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
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管爆管分析
DF100A发射机末级电子管的计算与分析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推求方法优选研究
梁山引黄灌区渠道防渗效果与灌溉用水效率分析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