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和“年奴”

2011-01-19 01:19孙欣
椰城 2011年5期
关键词:房奴蚁族压岁钱

□孙欣

“蚁族”和“年奴”

□孙欣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节前,火车站、汽车站人山人海,买一张车票要排好几天队,若是实在等不急,就只好从票贩子手里买一张高价票。“春运”和“黄牛党”这两个中国特有的名词,从侧面注解了游子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对于回家过年,我的心情没有“迫切”,只有莫名其妙的酸涩和紧张。或许,我就是人们常说的“恐归族”吧。

参加工作之初的几年,那时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回家过年,只是象征性地买点礼物,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吃着过年饺子,唠着相互的牵挂,老人收到礼物喜笑颜开,孩子们接过压岁钱又蹦又跳,欢笑声把亲情装扮得浓郁又强烈。后来,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这年礼就不能太寒酸了,一者,年礼太少没有“衣锦还乡”的味道,二来,太寒酸会让乡邻们多少有点儿看不起。只是,这越来越隆重的年礼,让我倍感压力。

前年,按揭买了一套八十平米的房子,总算结束了流离失所的租房生活。今年,为了方便送孩子上学,又贷款买了一辆小车。前几天,堂兄来城里办事,言语间多是羡慕:“自从你有了房子和车子,你爹便在村里“风光”起来,逢人便夸:我儿子在城里的房子宽敞着呢……你要是在城里不认得路,就让我儿子开车送你去……”我听了,只有苦笑,我可爱的老父亲啊,他还不知道他的儿子正受到“房奴”和“车奴”两座大山的双重压迫,每月还完车贷和房贷,剩下少量的余钱仅够日常开销……

最近,出现了一个叫“蚁族”的新名词,特指部分“80后”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聚居在城乡结合部,吃的是盒饭和泡面。“蚁族”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如高智商、弱小和群居等。城市底层的“蚁族”们,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家人,告诉父母的多是些精心编织的谎言,比如把自己装扮成高收入的白领,有房子,有车子等等。这些“谎言”在安慰了家乡的亲人,也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于到了春节都不敢回家。因为回家过年,不仅要支出往返路费,还要给家人带上与“富足生活”相应的礼物,而这些恰恰是“蚁族”没有能力办到的。我已娶妻生子,算不上“蚁族”。回家过年的燃油费,过桥过路费,给父母的礼物,给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的压岁钱,再备上一些年货,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回家过一个年最少要五六千元,身为“车奴”加“房奴”的我,一年也攒不下这么多钱。如此说来,虽然我不是80后“蚁族”,但回家过年的庞大开支,足以我这个“70后”彻底地沦为“年奴”。

猜你喜欢
房奴蚁族压岁钱
谁来保管压岁钱
房奴就是房奴,熬成中产了还是心理房奴
压岁钱
压岁钱争夺战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零余者”的告白及现实意义
压岁钱去哪儿?
High pRICE to die
上海“蚁族”新一季
“房奴”社会下的人情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