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银发”中国

2011-01-19 06:56于忠成
互联网天地 2011年8期
关键词:银发老龄化养老

文|于忠成

新媒体与“银发”中国

文|于忠成

“老年人”并不是思想僵化和保守的代名词,他们也拥有好奇心,愿意主动尝试,体验新媒体的优点和特色,并借新媒体为自己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老龄化”是我们在各类媒体经常见到、听到的一个词,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目前就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不仅给第一代独生子女带来了“4-2-1”的家庭结构和负担沉重的养老问题,还让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受到严峻考验。如何让我们处于老龄化社会的时候,整个社会经济还能不受老龄化影响而正常发展,甚至变“危”为“机”?在这当中,我们应该看到,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媒体”,毫无疑问是我们解决“银发中国”问题不可或缺的。

何谓“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它主要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对于新媒体,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第五媒体”。总之,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或有线网络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特征是,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在我身边,有位我非常尊敬的老人,不仅致力于老年人事业,还根据各级政策、媒体舆论报道、专家学者对老龄化问题的意见建议等提出了老年人应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六有”,我觉得他的观点很全面地指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向,所以本文借此浅述一下新媒体对“六有”的支持和解决。

新媒体助力“老有所养”

养老问题无疑是老龄化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新媒体能够帮助解决养老问题,助力“老有所养”。养老,我们通常关注的更多的是物质条件丰富不丰富、方便不方便。资料显示,互联网对于居于城市和经济较好乡镇的老年人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物,甚至有许多老年人本身就是老网民,网络购物不仅是年轻人的时尚,也是不少老年人的乐土。的确,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上网的老人,他们对网络的电子商务和内容参与不感兴趣,但是却热衷于通过网络购物。《浙江老年报》的一篇报道说,调查显示,在网络购物中,生活、家居用品及服务,深受中老年人欢迎。

现在10个老年人9个有手机,手机应该是普及率最高的新媒体吧。老年人通过手机定制天气预报、炒股票、查询方位等,手机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生活信息的助手,当然,也有不少更新潮的老年人,已经开始将手机定义为电子商务媒介,他们对手机的新功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且能够接受合理的资费。当然,新媒体能够提供给老年人的,并不仅仅是网络购物等方便这么简单。现在,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物流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居家养老智能安保系统等智能养老生活新媒体平台,通过安全有效的设计和方便的操作,能够帮老年人更好地处理购物、交费和其他日常事务。比如居家养老智能安保产品,可以为老年人搭建一条与家人随时保持沟通、联系的网络,它们还能通过整合建构户内视音频传感监测报警系统以及手机报警系统,实现当老年人在家中遇到紧急安全事项,比如独居老人突然跌倒不能自理或者其他突发病况,或家中发生水电气异常紧急情况时,安保系统会自动启动完成报警,方便家人和相关人员及时赶到、展开救援处置。

新媒体与“老有所医”

老年人看病治病的需求,是老年人生活中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除了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建立和正在逐步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要外,新媒体对“老有所医”的实现也不可或缺。

老年人上网,普遍喜欢寻找医学保健类知识,而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平台的新媒体,提供的以“医”为中心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多。现在可以说,医疗保健类服务将使老年人更好地关注健康,紧急求助热线将使老年人不再孤立无援,家政服务与热线咨询将使居家生活更为便捷,家用设施安全自检与家庭安全监护系统,能给独居老人带来安全感。健康、帮助、便捷、安全将成为新媒体参与“老有所医”的主要特点。

新媒体与“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现在,互联网、手机和新型电视(IPTV、数字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成为老年人实现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媒介,丰富的信息、方便的传播与获取手段以及随时随地可以实现的互动,让大部分老年人对于“老有所学”的生活状态有了更高的期望值。据上海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有逾六成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他们中有近六成老年人的网龄在3年以上,逾五成老年人基本上每天上网。就获取信息、学习和了解新知识而言,上网的老年人,喜欢浏览新闻、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信息或在线阅读网络版报纸和杂志,表现出强烈的“老有所学”心态,这个时候,互联网不仅是他们的新闻媒介和咨询信息的工具,还是他们知识的媒介。

老年人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老有所学”,是因为互联网上有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各种类型的知识类网站,有老年人需要的各种信息,可以提供“老有所教”,让老年人“老有所学”。就连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也没有忘记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服务。2009年4月9日,百度推出了全球首款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搜索产品。将老年人常用的医疗、天气、养生等网站在同一页面列出,直接点击便可查找到所需内容,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真正的上网“门户”。而且,在汉王的大力支持下,百度老年搜索于2009年10月重阳节前实现了web手写输入功能,让老年人用户可以直接通过鼠标移动来输入汉字,为不习惯键盘打字的老年人使用搜索引擎带来更大便利。

新媒体与“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新媒体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学习、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方便,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还把文字、音乐、视频以及游戏等形式的娱乐产品提供给老年人,让他们“老有所乐”。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获得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需要外,还有极少数老年人,对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概念有较深的接受度,他们通过在淘宝等购物网站开办网店、自己制作上线网站等,积极进行网络创业,在服务于他人、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了“老有所为”。

猜你喜欢
银发老龄化养老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银发雷锋”心系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