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2011-01-19 07:06
关键词:乔木林总面积公益林

姚 立 严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州 510520)

1 数据对比分析

1.1 数据对比

1.1.1 森林资源数量

(1)林地面积。

截至2009年底,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 099.06万hm2。其中,商品林733.24万hm2,生态公益林365.82万hm2。按地类分,有林地939.36万hm2(乔木林904.41万hm2、竹林33.60万hm2、红树林1.35万hm2),灌木林地68.36万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47.42万hm2、其他灌木林20.94万hm2),疏林地7.80万hm2,未成林地36.63万hm2,无林地46.35万hm2,苗圃地和辅助林地0.56万hm2。

截至2010年底,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 098.06万hm2。按林种划分,商品林699.20万hm2,占63.68%;生态公益林398.86万hm2,占36.32%。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954.53万hm2(乔木林919.53万hm2、竹林33.63万hm2、红树林1.37万hm2),灌木林地68.08万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48.34万hm2、其他灌木林19.74万hm2),疏林地4.28万hm2,未成林地31.00万hm2,无林地39.62万hm2,苗圃地0.34万hm2,辅助林地0.21万hm2。

(2)森林覆盖率。

截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7%;2010年为57.0%。

(3)活立木蓄积量。

截至2009年底,全省活立木总蓄积41 811.97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40 139.68万m3,占总蓄积量的96.0%;疏林蓄积123.68万m3,占总蓄积量的0.3%;散生木蓄积479.69万m3,占总蓄积量的1.1%;四旁树蓄积1 068.92万m3,占总蓄积量的2.6%。

截至2010年底,全省活立木总蓄积为43 935.57万m3,其中乔木林为42 279.5万m3,占总蓄积量的96.2%;疏林74.98万m3,占0.2%;散生木495.2万m3,占1.1%;四旁树1 085.89万m3,占2.5%。

(4)森林植物生物量。

截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植物生物量5.457亿t,其中乔木层生物量4.346亿t、下木层生物量0.285亿t、灌木层生物量0.441亿t、草本层生物量0.385亿t。2010年为:森林植物生物量5.734亿t,其中乔木层生物量4.571亿t、下木层生物量0.298亿t、灌木层生物量0.464亿t、草本层生物量0.401亿t。

(5)生态公益林面积。

截至2009年底,全省生态公益林365.82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33.3%。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81.40万hm2,省级生态公益林344.98万hm2(含与国家重点公益林重叠部分),市级生态公益林11.95hm2。

截至2010年底,全省生态公益林398.86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36.32%。其中,全省区划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387.61万hm2,市级生态公益林为11.25hm2。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中,国家级公益林81.40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比例为7.4%。

1.1.2 森林资源质量

(1)公顷蓄积量。

截至2009年底,全省乔木林公顷蓄积量44.63m3,其中商品林公顷蓄积量41.62m3,生态公益林公顷蓄积量50.93m3;2010年分别为46.50m3、43.12m3、52.79m3。

(2)公顷生物量。

截至2009年底,全省林地公顷生物量48.56t;全省乔木林公顷生物量50.00t。2010分别为50.88t、52.10t。

(3)树种结构。

截至2009年底,全省乔木林按优势树种(组)分,针叶林375.5万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41.5%;阔叶林448.4万hm2,占49.6%,针阔混交林80.5万hm2,占8.9%。全省乔木林中,以马尾松、桉树、杉木三大优势树种为主,三者合计面积占乔木林地面积比例为44.9%。全省乔木林公顷株数平均为1 778株, 平均胸径为10.8cm,平均树高为8.14m。

截至2010年底,全省乔木林按优势树种(组)分,针叶林382.5万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41.6%;阔叶林455.23万hm2,占49.5%;针阔混交林81.8万hm2,占8.9%。全省乔木林中,以马尾松、桉树、杉木三大优势树种为主,三者合计面积占乔木林地面积比例为45.1%。全省乔木林公顷株数平均为1 776株, 平均胸径为10.92cm,平均树高为8.28m。

1.1.3 森林生态状况

(1)生态功能等级。

截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地)中,一类林50.66万hm2,二类林642.10万hm2,三类林314.20万hm2,四类林92.10万hm2。其中,一、二类林面积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63.0%;2010年为:一类林51.60万hm2,二类林663.23万hm2,三类林307.46万hm2,四类林75.77万hm2。其中,一、二类林面积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65.1%。

(2)森林灾害。

截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地)内,受害124.21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11.3%。其中,病害9.42万hm2、虫害57.70万hm2、火灾15.50万hm2、自然灾害39.06万hm2、受空气污染2.53万hm2。2010为:森林(地)内,受害118.84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10.8%。其中,病害9.40万hm2、虫害56.78万hm2、火灾13.86万hm2、自然灾害36.34万hm2、受空气污染2.46万hm2。

(3)森林健康。

截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地)内,健康和较健康的面积为1 074.89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7.8%;亚健康和不健康的面积为24.17万hm2,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2%。

截至2010年底,全省森林(地)内,健康和较健康的面积为1 075.0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7.9%;亚健康和不健康的面积为23.06万hm2,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1%。

(4)林地土壤流失状况。

截至2009年底,全省无侵蚀的林地面积981.38万hm2,受不同程度侵蚀的总面积为117.68万hm2。其中,轻度侵蚀占林地总面积9.8%,中度侵蚀占0.8%,强度侵蚀占0.1%。

截至2010年底,全省无侵蚀的林地面积979.58万hm2,受不同程度侵蚀的总面积为118.48万hm2。其中,轻度侵蚀占林地总面积9.9%,中度侵蚀占0.8%,强度侵蚀占0.1%。

(5)森林自然度。

全省森林(地)中,Ⅰ类林6.59万hm2、Ⅱ类林261.58万hm2、Ⅲ类林105.51万hm2、IV类林535.24万hm2、V类林190.14万hm2,分别占总面积的0.6%、23.8%、9.6%、48.7%和17.3%。

截至2010年底,全省森林(地)中,Ⅰ类林7.68万hm2、Ⅱ类林262.44万hm2、Ⅲ类林106.51万hm2、IV类林534.76万hm2、V类林186.67万hm2,分别占总林地面积的0.7%、23.9%、9.7%、48.7%和17.0%。

(6)森林景观。

截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地)内,景观为I级的森林10.99万hm2,Ⅱ级森林87.92万hm2,Ⅲ级森林290.16万hm2,IV级森林709.99万hm2,分别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0%、8.0%、26.4%和64.6%,生态公益林森林景观整体上优于商品林。

截至2010年底,全省森林(地)中,景观为I级的森林12.08万hm2,Ⅱ级森林88.94万hm2,Ⅲ级森林288.79万hm2,IV级森林708.25万hm2,分别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1%、8.1%、26.3%和64.5%。生态公益林森林景观整体上优于商品林。

广东省2009—2010年度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对比表 单位:万hm2、万m3、%、亿t、t、m3

1.2 分析

由以上所列数据可以看出,至2010年底,全省森林资源同比上一年不论从数量、质量或森林生态状况来看,总体都有所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资。广东省全面实施了“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林分改造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010年全省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8.8万hm2,中幼林抚育11.8万hm2,封山育林2.25万hm2。共投入2.75亿元,完成重点工程建设任务7.24万hm2。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全省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的力度,在保护珍贵动植物资源、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为广大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的去处。

(3)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标准的提高,大大调动了广大民众主动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4)提倡林业科技创新,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在此推动下,2010年,省林业系统共获省科学技术奖4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5项。

2 建议

(1) 继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及林业科技资金的投入。现在林业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资金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造林,不论是苗木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已经水涨船高,而接下来,我省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已势在必行。

(2)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力度。以薇甘菊为例:据2010年3月统计,全省已有18个市60个县(区、市)发生薇甘菊危害,分布面积54.9万亩,危害面积40.76万亩。可见,在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保护,把建设成果固定下来。

(3)严防森林火灾。火灾是森林最大的敌人,十年辛苦也许就毁于一旦,因此加强森林火灾防护力度,基层林业站应配备专门的森林巡护人员及设备,争取在第一时间消除火情,将损失降到最小。

(4)加强林地保护,对于征占用林地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手续办理,禁止任何形式的毁林开荒。

(5)加强广大人民群众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宣传的同时,应继续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标准,提高农民森林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1]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报告(2009年度)[R].

[2]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报告(2010年度)[R].

猜你喜欢
乔木林总面积公益林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宁安市江东林场乔木林碳储量分布及特点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分析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