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1-01-25 08:1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5282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层颌骨全景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放射科(广东 佛山 528200)

2.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盐步医院放射科(广东 佛山 528247)

徐 刚1 胡海菁1 徐新超2 杜丽云1

很多口腔疾病,尤其是口腔颌面外科的疾病对根尖、牙槽骨的微小病变及颌面肿瘤的范围、内部结构、毗邻关系的了解要求比较高,临床上常规的X线牙片及全景牙片的可靠性受投照角度、组织影像重叠及骨质破坏形态复杂性的影响,伪影多,影象质量常达不到诊断要求,使得牙片所见的病变总是比临床实际要轻[1]。而多排螺旋CT(MSCT)全景齿科成像技术全方位立体再现了齿科全貌:包括牙冠、牙体、牙根、牙髓腔的局部细节以及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对牙、颌骨内微小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2]。本文搜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38例经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的牙疾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检查出牙齿、颌骨疾病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7-73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有外伤史的患者有3例。

1.2 检查技术 患者取仰卧位于CT扫描床上,用GE公司8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薄层扫描,扫描范围自下颌骨体下缘至上颌窦上缘。扫描参数为:120kV,250mA,扫描层厚5mm,0.8s/r,床速27.5mm/r。扫描全过程要求口腔处于安静状态,患者保持双齿微开或将舌尖至于双齿之间。扫描后的图像采用骨算法,选择0.625mm层厚和0.625mm的间隔进行回顾性薄层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传到AW4.3工作站。

1.3 图像后处理 图像数据传输至ADW 4.3工作站,首先使用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 MPR)、结合原始横断位图像初步判定齿科疾患,并与多方位曲面图像进行结果对照,最后用全景齿科扫描技术进行分析、重建,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颌骨表面形态、骨质结构密度及上下牙咬合情况,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和摄片存储图像[3]。

结 果

2.1 38例患者齿科疾病的分布情况 其中上颌埋伏阻生牙13例19颗(图1-5),6例咬合不良,7例牙例不齐,4例10颗为多生埋伏牙,根尖囊肿3例,牙瘤2例,牙周感染1例,颌骨转移瘤1例,根间脓肿1例。

2.2 38例患者齿科疾病的MSCT表现 横轴位图像包括全部扫描信息,可以显示埋伏阻生牙位于正常牙列的唇侧或舌侧,但是整体观不强,效果较差,而全景齿科曲面体层图像和旁轴位断层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埋伏阻生牙的位置、生长方向及与轴位牙齿及颌骨的关系,可以清晰显示髓腔和根尖的细节,可观察埋伏牙根尖的生长方向及进行精确的三维数据测量;根尖囊肿,牙齿根尖部呈透亮区,可显示邻近牙根骨质吸收及推移;根尖牙瘤显示牙槽内边界清楚的极高密度区;牙周感染见密度不均的软组织肿胀,未见牙齿破坏;颌骨转移瘤显示牙根及颌骨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见软组织肿块;根间脓肿见牙根周围数个气泡影,部分牙根破坏,下颌骨见骨质缺损。

讨 论

临床上常用的X线牙片及全景牙片的可靠性受很多因素影响,三维性影像只以二维表现,就难以全面观察[4、5],如牙槽骨因与牙齿本身的重叠而显示不清;投照角度的不恒定使得牙片重复性减低,一些解剖因素如颧突与上颌后牙根尖部重叠、外斜线与下颌后牙重叠等,受投照角度、组织影像重叠及骨质破坏形态复杂性的影响;全景齿科扫描技术提供了用于评估口腔颌面部CT图像的选择,使用齿科扫描技术可以重建全景图像和旁轴位断层图像,根据所使用的原始图像不同,重建的全景图像提供了整个或部分上颌或下颌的影像,旁轴位图像是垂直于全景显示的各个牙齿和颌骨的重要图像,对计划植入和颌骨区域的外科手术具有明显价值[6]。

图1、2 VR显示图像显示腭侧埋伏多生牙。图3冠状位曲面重建图像显示埋伏多生牙位于左切牙根尖部。图4、5 斜位体层图像显示腭侧埋伏多生牙的位置,生长方向及周围牙齿和颌骨的关系

3.1 X线常规牙片以及曲面体层摄影的不足 以往牙科X线检查以平片及曲面体层摄影为主。拍摄全口牙要按牙齿的解剖位置拍摄10~14张牙根尖片,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易造成影像失真;曲面体层摄影由于体层轨迹固定,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牙弓形状进行调节,牙弓形态变异者,全口牙齿和牙周不在体层域内,易造成影像不清晰;如投照时,头位稍有不正,就会影响照片质量,常需辅以根尖片;其次,由于机械运动和采用增感屏投照,亦可造成影像放大失真,国内外现在多采用普通CT轴位横断扫描对齿科病变进行诊断,但断层图像尽管没有组织的相互重叠,但是它以单层图像为单位进行病变显示, 在单幅影像中表现病变整体的不足,所以观察齿科病变时,不能在同一图像上显示病变全貌,医生须将多层图像进行叠加才能建立整体思维[7、8]。

3.2 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的优势 螺旋CT齿科扫描技术进一步弥补了X线常规牙片检查以及曲面体层摄影的不足,全方位再现齿科全貌,包括牙冠、牙体、牙根、牙髓腔的局部细节以及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更能提供多功能的数据测量工具,提供深度、间距、角度等数据的测量,为齿科矫型和牙病治疗提供完美的影像依据,全景齿科同时能重建出整个牙槽骨的矢状面和冠状曲面图像,可以完整的显示病变,可对牙、颌骨内微小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与多层面重建相比,具有清晰度高,随意性强,可任意选择曲面,而且切层厚薄可任意调节,层面可多可少,根据病变调整,可根据诊断要求任选曲面已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病变;扫描病人无痛苦,扫描时间短,易被病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对颌面部需要外科手术的疾病,在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入路及协助制定手术方案方面提供客观依据,并可用于牙种植术前的颌骨检查和牙种植后牙种植体的检查[9、10,11]。

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为口腔科提供清晰度高,随意性强,无重叠、无伪影、定位准,可任意选择曲面的三维立体影像,为牙科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先进的检查手段及诊断方法。

1.杨志云,严超贵,杨旭峰,等.颌面外科及正畸中三维CT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7):511-513.

2.曾英琅,罗万能.螺旋CT口腔曲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体会[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3,11:84.

3.马绪臣.口腔颌面影像医学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29.

4.陈松龄,林尔坚,冉炜,等.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对骨内埋伏牙的定位及临床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4):247-249.

5.罗小平,陈伟建.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91-93.

6.江笑露,韩本谊,郭建力,等.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牙齿正畸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6):549-550.

7.钟燕雷,段银钟,龚雪鹏,等.螺旋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2):122-123.

8.黄连庆,陆武,周胜利,等.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4):367-369.

9.韩本谊,江笑露,李宏儒.螺旋CT在牙齿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2):161-164.

10.陈雨雪,陈铀,郭杰,等.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410-411.

11.向子云,詹勇,叶坚,等.多层螺旋CT Dental成像技术在磨牙区牙种植术前设计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3):28-30.

猜你喜欢
体层颌骨全景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澄清工艺中絮体层的净水效能和运行机制研究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高韧性的陶瓷薄板及其制备方法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驻宁军队医院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工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监测及分析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全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