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合成及光谱性能

2011-01-25 06:59尚洋洋陈永杰张文秀李郎楷刘婷婷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烷氧基硫代氧基

尚洋洋, 陈永杰, 张文秀, 李郎楷, 刘婷婷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硫代双烯型金属配合物是近红外吸收染料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以来,由于其特殊的光、电、磁性质[1-3],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硫代双烯型金属配合物既是近红外染料,又是一种单线态猝灭剂,能防止染料的光褪色[4],还可以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防老化[5]及红外激光调 Q染料等[6-7].1990年 Keisuke等[8]制得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但其以1,3-二甲基-2-咪唑酮为溶剂,造价较高.2007年门金凤等[9]合成无取代硫代双烯镍配合物并研究了其在夜视兼容技术中的应用.2008年门金凤等[10]又合成了单取代硫代双烯配合物并研究其在PMMA中的光稳定性.目前,对单取代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其合成方法及应用,对其工艺条件、光、热稳定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参考文献[11]的方法,考察反应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对络合后处理工艺进行改进;解析其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考察它们的光、热稳定性及溶剂对其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试剂:二-(对甲氧基苯基)乙二酮(自制),二-(对丁氧基苯基)乙二酮(自制),无水乙醇,硫酸铵,P2S5(CP),二氧六环,六水合氯化镍,甲苯,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未标记试剂均为分析纯,所有试剂均为国产.

仪器:D-8401型电动搅拌器(天津市华兴科学仪器厂);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SHB-B95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XT4A控温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科仪电光仪器厂);UV-2550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东莞南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TR-47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Varian300型核磁共振仪(美国Varian公司),Q600-SDT型热分析仪.

1.2 合 成

1.2.1 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合成

在连有搅拌器、回流装置以及温度计的250 mL圆底磨口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70 g二-(对甲氧基苯基)乙二酮、40 mL二氧六环、5.55 g五硫化二磷和1.32 g硫酸铵,混合搅拌,升温回流4 h(回流温度为101~102℃).冷却到常温后,过滤,滤渣用二氧六环清洗,保留滤液(废弃滤渣).将滤液转移到另一个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氯化镍水溶液(1.20 g六水合氯化镍溶于10 mL水),搅拌回流1.5 h(回流温度为91℃).冷却到室温,过滤,水洗,热乙醇洗,真空干燥24 h,制得黑色的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粉末,收率86.7%,熔点为329℃.

1.2.2 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合成

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合成方法与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合成方法类似(略),制得黑色的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粉末,收率79.0%,熔点为252~253℃.

1.3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性能测试

1.3.1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光谱性能

以甲苯、1,2-二氯乙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分别配制浓度为10-4mol/L的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溶液,测试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最大吸收波长.

1.3.2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光稳定性

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分别配制浓度为10-4mol/L的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溶液,置于日光下照射不同时间,测试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最大吸收波长,考察其光稳定性.

1.3.3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将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样品在120℃下分别烘烤12 min、24 min、36 min、48 min及60 min,再以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分别配制浓度为10-4mol/L的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溶液,测试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最大吸收波长,考察其热稳定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2.1.1 硫酸铵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发现,加入适量硫酸铵可以提高反应转化率.为得出硫酸铵的适宜投入量,在硫化回流时间4 h、络合时间1.5 h的情况下,改变二-(对烷氧基苯基)乙二酮与的摩尔比,考察其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用量与收率的关系Table 1 The li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and the yield

表1 用量与收率的关系Table 1 The li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and the yield

n(P2S5)∶n(二-(对烷氧基苯基)乙二酮)∶n(NH+4)∶n(NiCl2)收率硫代双烯合镍2.5∶1∶1∶0.5 74.40 50.8 /%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 四-(对丁氧基苯基) 2.5∶1∶2∶0.5 86.70 64.6 2.5∶1∶3∶0.5 82.40 79.0 2.5∶1∶4∶0.5 85.00 75.4

2.1.2 五硫化二磷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在硫化回流时间4 h、络合时间1.5 h的情况下,考察五硫化二磷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2和表3.

表2 五硫化二磷用量与收率的关系Table 2 The li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P2S5and the yield

表3 五硫化二磷用量与收率的关系Table 3 The li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P2S5and the yield

2.1.3 硫化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原料摩尔比分别为:n(五硫化二磷)∶n(二-(对甲氧基苯基)乙二酮)∶n()∶n(氯化镍) =2.5∶1∶2∶0.5;n(五硫化二磷)∶n(二-(对丁氧基苯基)乙二酮)∶n(NH+4)∶n(氯化镍)=2.5∶1∶3∶0.5,在络合时间为1.5 h下,改变硫化时间,确定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4.

表4 硫化时间与收率的关系Table 4 The li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lfuration time and the yield

从2.1.1、2.1.2、2.1.3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反应的适宜条件为:五硫化二磷∶二-(对甲氧基苯基)乙二酮∶NH+4∶氯化镍摩尔比为2.5∶1∶2∶0.5,硫化回流时间为4 h,络合时间为1.5 h,反应收率为86.7%;五硫化二磷∶二-(对丁氧基苯基)乙二酮∶NH+4∶氯化镍摩尔比2.5∶1∶3∶0.5,硫化回流时间为4 h,络合时间为1.5 h,反应收率为79.0%.

2.2 络合后处理方法的改进

通过薄层色谱分析发现:采用文献[11]介绍的后处理方法,以二氧六环做溶剂洗涤产物,不仅洗去了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还溶解了部分产品,从而导致收率较低,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反应收率分别为67.5%和62.1%.通过薄层色谱分析还发现: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均溶于热乙醇,而产品不溶于热乙醇,因此,在后处理中,改用热乙醇洗涤,从而提高了产品收率,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反应收率分别为86.7%和79.0%.

2.3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结构表征

2.3.1 红外光谱数据分析

由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可知:2 957 cm-1、2 930 cm-1处的吸收峰为甲基反对称伸缩振动,1 348 cm-1归属于C==C的伸缩振动,1 143 cm-1归属于C==S的伸缩振动,886 cm-1归属于C—C—S,1 250 cm-1归属于C—O—C,411 cm-1归属于Ni—S, 1 598、1 569、1 508 cm-1归属于苯环的振动.

由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可知:2 954 cm-1处的吸收峰为甲基反对称伸缩振动,2 930 cm-1处的吸收峰为亚甲基反对称伸缩振动,1 351 cm-1归属于C==C的伸缩振动,1 144 cm-1归属于C==S的伸缩振动,888 cm-1归属于C—C—S,1 248 cm-1归属于 C—O—C,411cm-1归属于 Ni—S,1 598、1 568、1 507 cm-1归属于苯环的振动.

2.3.21H-NMR谱图解析

(1)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1H-NMR谱图解析

由图1可知:产物中共有3种不同化学位移δ的H,即表明产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H有3种,与理论情况相符;③上的氢化学位移为3.826,峰形为单峰.①、②上氢的化学位移分别为6.802~6.831,7.327~7.356,依次增大,峰型均为双峰.

核磁氢谱在红外光谱的基础上明确了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结构.

(2)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1H-NMR谱图解析

由图1可知:产物中共有6种不同化学位移δ的H,即表明产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H有6种,与理论情况相符;⑥、⑤、④、③上氢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958~1.007、1.459~1.533、1.749~1.798、3.943~3.986,依次增大,峰形分别为3重峰、6重峰、5重峰、3重峰.苯环上有两种氢,①、②上氢的化学位移分别为6.778~6.807,7.307~7.336,峰形均为双峰.

核磁共振氢谱在红外光谱的基础上明确了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结构.

图1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各类氢归属图Fig.1 The various types of hydrogen adscriptionof alkoxy phenyl dithiolene nickel complex

2.4 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多数近红外染料在光照条件下易发生光褪色或光氧化现象,这些现象严重时会使染料的基本性能失效,硫代双烯型镍配合物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染料的光稳定性能是染料能否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染料的热稳定性也是影响其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性能,硫代双烯合镍在实际应用中多是与树脂基体结合,在加热条件下制成片状或膜状体,这就要求染料在热作用下仍能保持自身原有的光谱特性.

合成的硫代双烯合镍配合物的光、热稳定性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图2 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光稳定性Fig.2 Light stability of tetra-(4-methoxyphenyl)dithiolene nickel

图3 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光稳定性Fig.3 Light stability of tetra-(4-butoxyphenyl)dithiolene nickel

图4 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热稳定性Fig.4 Thermal stability of tetra-(4-methoxyphenyl)dithiolene nickel

图5 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热稳定性Fig.5 Thermal stability of tetra-(4-butoxyphenyl)dithiolene nickel

通过图2、图3、图4、图5可以看出:光照或烘烤以后,两种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920~930 nm之间,处在近红外区;吸收光谱曲线与没有光照或烘烤的相比,下移幅度不大,Abs随光照时间的增加略有降低,可以确定光照或烘烤对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图6、图7是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热质量分析曲线.

图6 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热质量损失曲线Fig.6 The thermogravimetric curve of tetra-(4-methoxyphenyl)dithiolene nickel complex

图7 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热质量损失曲线Fig.7 The thermogravimetric curve of tetra-(4-butoxyphenyl)dithiolene nickel complex

一般来说,化合物质量损失达到5%时的温度即为它的热分解温度.由图6、图7可知两种硫代双烯合镍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13℃、250℃,进一步证明了其较好的热稳定性.

2.5 不同溶剂对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

不同溶剂中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见表5.

表5 在不同溶剂中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Table 5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alkoxy phenyl dithiolene nickel complex in different solvent

使用的溶剂为甲苯、1,2-二氯乙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其中极性大小为甲苯<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烷氧基苯基硫代双烯镍配合物近红外染料在这3种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变化趋势与溶剂极性增大的趋势一致.

3 结论

(1)合成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最优条件为:五硫化二磷∶NH+4∶二-(对甲氧基苯基)乙二酮∶氯化镍摩尔比为2.5∶2∶1∶0.5,硫化回流时间为4 h,络合时间为1.5 h,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收率为86.7%;合成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最优条件为:五硫化二磷∶NH+4∶二-(对丁氧基苯基)乙二酮∶氯化镍摩尔比为2.5∶3∶1∶0.5,硫化回流时间为4 h,络合时间为1.5 h,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收率为79.0%.

(2)在硫化络合反应中,对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热乙醇洗涤,提高了产品收率,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的收率分别为86.7%和79.0%.

(3)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在甲苯、1,2-二氯乙烷和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926.0 nm、930.5 nm、969.0 nm;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在甲苯、1,2-二氯乙烷和DMF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932.0 nm,944.5 nm,969.5 nm.

(4)四-(对甲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和四-(对丁氧基苯基)硫代双烯合镍均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

[1] Coe B J.NonlinearOpticalPropertiesofMetal Complexes[M]//MCCleyerty J A,Meyer T J.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I:from Biology to Nanotechnology.Oxford:Elsevier Pergamon,2004:621-687.

[2] Stiefel E I.Dithiolene Chemistry:Synthesis,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M]//Karlin K D.Progress in Inorganic Chemistry.Hoboken:John Wiley&Sons INC,2003:399-490.

[3] Robertson N,Cronin L.Metal Bis-1,2-dithiolene Complexes in Conducting or Magnetic Crystalline Assemblies[J].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2002,227(1):93-127.

[4] 田禾,苏建华,孟凡顺.功能性色素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95-296.

[5] Shiozaki H,Nakazumi H,Takamura Y,et al.Mechanisms and Rate Constants for the Quenching of Singet Oxygen by Nickel Complexes[J].Bull.Chem.Soc.Jan.,1990,63(9):2653-2658.

[6] 陈红,程铸生.镍络硫代双烯型红外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激光调Q中应用[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2,18(5):628-633.

[7] 高昕,程铸生.镍络硫代双烯型红外激光染料的研究[J].上海化工,1997,22(4):18-21.

[8] Takuma Keisuke.Method of Producing Bis(1,2-diaryl-1,2-ethylene dithiolato)Nickel Complex:EP,0420991(A1)[P].1991-04-10.

[9] 门金凤,程海峰,陈朝辉,等.无取代硫代双烯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夜视兼容技术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2007,29(5):60-67.

[10]门金凤,程海峰,陈朝辉,等.新型硫代双烯镍络合物合成及其对菁染料的光稳定作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30(5):29-33.

[11]丁慧敏.硫代双烯类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2007.

猜你喜欢
烷氧基硫代氧基
烷氧基镁载体及其制备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聚乙烯催化剂用烷氧基镁载体的研究进展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百里香精油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维药恰玛古硫代葡萄糖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抗肿瘤作用
两种乙氧基化技术及其对醇醚性能的影响
硫代硫酸盐法浸出废旧IC芯片中金的试验研究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