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赛季CBA半决赛第二场(广东队VS上海队)技战术特点分析

2011-01-30 05:55明,罗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上海队广东队内线

姜 明,罗 莉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后简称CBA联赛)从1995—1996赛季至今,广东队是唯一一支全部进入季后赛的球队。自2003—2004赛季以来,广东队除了2006—2007赛季负于八一队外,囊括了其余的6座CBA冠军奖杯。可以说广东队的水平代表着中国CBA职业联赛的最高水平。而上海队自2003—2004赛季以来,只有2006—2007赛季进入季后赛,并止步八强。在2008—2009赛季中,上海队的战绩是6胜44负位列积分榜倒数第二位。2009—2010赛季,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组,在新引进外教和全新NBA式管理制度的整合下,上海队在这一赛季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起色,多次上演以弱胜强的范例,以全新的面貌挺进季后赛,在半决赛与广东队的第二场比赛中敢打敢拼,以弱胜强,以126:115的比分赢得了该场比赛。本文通过探讨上海队获胜的原因——比赛中战术理念运用的合理性,为CBA各支球队丰富技战术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队和广东队队员的基本情况、攻防战术和攻防节奏、投篮次数和成功率、犯规及罚球、抢断、失误、篮板球等指标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查阅大量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参照中国篮球协会官方网站的技术统计[1],通过录像观察法对比赛情况进行临场统计,运用Excel 2003和SPSS 13.0对统计结果进行处理,运用对比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探讨。

2 结果与分析

2.1 制胜核心在于了解队员情况,变不利为有利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见表1)可知,上海队和广东队上场队员在平均身高、平均年龄、首发队员上场的平均时间和替补队员上场时间等虽差异不具显著性,但均值除首发上场时间外都低于广东队。且上海队队员基本情况中除首发的标准差和标准误指标,平均体重的标准误指标低于广东队外,其他各项标准差和标准误差值都大于广东队。这反映了上海队的基本情况处于劣势。

表1 两队上场队员的基本情况

CBA队员惯以内线进攻为主,内外线结合。但是上海队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明显处于劣势,不利于上海队运用此战术。全场比赛上海队盖帽次数少于广东队3次,也说明身高处于劣势不利于上海队在内线的争夺。内线进攻为主使得篮下必然成为重点防守区域,不利于身高处于劣势的队员强攻篮下。篮下区域的防守队员越多,越不利于进攻队员冲抢前场篮板球进行再次进攻。之前两队连续的20多次交锋,都以上海队失利而告终,这与队员运用惯用的进攻方式有很大关系。而本场比赛中上海队采用远距离进攻、快速机动进攻为主的进攻方式和攻击性防守战术,打乱了广东队的攻防节奏,赢得了胜利。可见,认清交锋双方队员的基本情况,切实执行既定战术,变不利为有利对于获胜的重要性。

2.2 “以快治高”是制胜的主要进攻战术

表2显示,通过配对检测,两队的进攻次数存在高度显著差异,成功次数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上海队进攻总次数达到140次,广东队达到129次。上海队单次进攻平均进攻时间为10.7秒。除了4次(含4次)传球的成功进攻次数少于广东队,快攻与广东队相同外,通过快速的动作速度制造的快速传球助攻机会,通过灵活的假动作摆脱防守获得运球的投篮机会和通过快速的反应速度制造的直接进攻机会的成功次数都大大超过广东队。上海队通过快速进攻获得了93次投篮的机会和16次罚球机会,最终的得分达到了126分。这显示了身高、体重处于劣势的上海队队员发挥了速度方面的优势,加快了攻防速度,增加了进攻机会和得分机会。

从表2还可知,上海队快速的攻防转换,打乱了体型大型化、行动稍慢的广东队队员的攻防节奏,也带快了广东队的比赛节奏。广东队获得了85次投篮和35次罚球机会,最终得分115分。可见“以快制高”不再被定义为弱队追分的应急战术,而是增加进攻次数,加快比赛攻防节奏,打乱对方进攻节奏,增加双方得分的有效方式。它也使比赛更加流畅,更加激烈。由此可知,“以快制高”是上海队制胜的主要战术,它也将在CBA各支球队的战术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表2 进攻方式及次数比较

**P<0.01差异具高度显著性,*P<0.05差异具显著性。注:传球次数指球入前场至进攻结束的传球次数。

2.3 攻击性防守是制胜的重要战术

攻击性防守是本场比赛中使用频繁的防守战术。上海队几乎是在广东队带球入前场就运用严密的攻击性防守,迫使广东队减少了运球、传球的时间和球停留在手中的时间。开赛时,上海队利用广东队传球失误断球成功,成功进行了一次远距离进攻,之后又上演一次双人包夹抢断快攻,大振上海队士气。攻击性防守使广东队队员处于随时都有丢球的危险中,增加其心理负担,增加其失误的次数,从而增加了本方获得球权的机会。这使上海队获得了更多的进攻时间,增加了进攻机会,成为保证比赛胜利的重要战术。同时攻击性防守也增强了比赛激烈程度和比赛的观赏性。但在比赛中上海队也出现了高失误率(见表3),反映了CBA队员的个人技术和队员之间的配合还有待提高。

表3 两队失误情况列表(单位:次)

2.4 把握犯规时机,减少罚篮次数是制胜的保障

攻击性防守需要队员迅速移动并掌握好防守的尺度,否则容易造成犯规。广东队队员的防守总是较快,对犯规时机把握得较好。当需要对上海队队员犯规时,几乎是先预测其是否有十足的投篮信心,在投篮之前或在发起快攻之前就提前犯规。广东队犯规23次(见表4),而将上海队送上罚球线的犯规次数仅有9次,减少了上海队罚球得分的机会。上海队罚篮得分仅12分。而上海队犯规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在广东队队员做出投篮动作或启动投篮时才进行犯规,这样的犯规将对方送上罚球线,增加了对方罚球次数。上海队的犯规次数为30次,将广东队送上罚球线的犯规次数达18次,罚篮得分为31分。这反映了上海队队员防守速度较慢,对攻击性防守尺度和犯规的时机把握不如广东队把握得好。可见队员在攻击性防守下提高防守的速度,加强对进攻方式的判断,把握好防守的尺度和犯规时机,是减少对方罚篮次数、罚篮得分和比赛制胜的保障。

表4 两队犯规和罚球次数比较

2.5 远投技术是获胜的关键技术

比赛中上海队队员成功运用精准的远投技术提高远距离进攻成功率[4],促使队员位置分工更加模糊,加快得分速度,并将对手牵制在外线,增加了广东队队员的心理负担,使广东队的紧逼防守接近中线。若没有远距离高投篮命中率,上海队的“以远制高”的战术就无法实现。远投技术的提高使中锋王立刚在比赛中的发挥出色,也使队员在比赛中能够胜任多个进攻位置,使进攻中队员的分工界限更加模糊。由表5可知,上海队三分球出手次数共25次少于广东队7次,但命中率却高出广东队18.5%。上海队的三分球得分42分,命中率为56%,占总得分的33.3%,三分线外多个位置的进攻成功率都很高。充分显示了比赛中大量运用和敢于运用远投技术是战术运用多变和“以远制高”战术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球场的尺寸变化,使零度角三分线外的投篮区狭小,上海队队员在零度角由于踩边线导致两次进攻失败。但是上海队零度角附近的远距离进攻同样很有效,可见队员有必要继续提高在零度角附近控制远投技术得分的能力。

表5 3分投篮和得分次数

2.6 制胜关键战术——“以远制高”战术运用的合理性

2.6.1“以远制高”战术和快速机动进攻有机结合远距离进攻缩短了队员进攻中跑动的距离,节约了进攻的时间,减少进攻阵地战次数,增加双方进攻的次数,加快了比赛节奏。快速进攻节奏下,为了增加得分,队员多次运球至前场就出手投篮,增加了远距离进攻的机会和提高了命中率。这使远距离进攻和快速机动进攻得以有机结合。

2.6.2“以远制高”战术优化队员远投技术本场比赛中“以远制高”战术是上海队获胜的关键,显示了可行战术不是一味以队员现有的技战术水平为依托,而是以战术需要为出发点促进队员技术的提高,满足战术需求。“外线进攻为主,带动内线进攻”(“以远制高”)战术和CBA球员惯用的“内线进攻为主,内外结合”战术都是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但是这种进攻战术却让队员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远投进攻上,这有利于提高远投的命中率。上海队(见表5)在弧顶投篮7次命中5次,45度角投篮11次中5次,零度角段投篮7次命中4次。可见远距离进攻战术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队队员对远投技术加强训练,队员在比赛中大胆运用,从而使远投技术迅速提高。据中国篮球官方网站统计,本场比赛中,上海队本土队员三分球22投11次命中,50%的远投命中率说明有目的的战术能够促进队员提高得分效率。说明不单外籍球员可以拥有精准的远投技术,通过在比赛中的大量运用,CBA本土队员也能够迅速提高远投技术。这样的数据达到了上海队外线进攻战术的要求。随着战术需要对队员各方面技术的要求,促成队员技术的全面化和精准化。“以远制高”战术需求优化了队员的技术,提升了队员的价值。“以远制高”战术也是上海队获胜的关键战术。

2.6.3“以远制高”战术有利于实施内线进攻和二次进攻在前场,上海队队员落位基本都在3分线附近,扩大了前场进攻区域。队员转移球的速度快,在外线进行远距离投篮命中率高,有利于将对方防守牵制在外线。当广东队员进行外线防守时,上海队队员利用灵活的动作加速摆脱防守进行中、近距离进攻或助攻。上海队孟令源身高只有190cm,但在内线运球上篮几次得手。全场助攻达到了21次之多。除第3节上海队内线进攻次数少于广东队外,其余节次上海队内线进攻都多于广东队(见表6)。可见上海队强大的外线进攻成功转移了广东队的防守注意力,使得内线进攻也频频得手,也激发了队员对于篮板球的争夺意识[5],使队员冲抢篮板球的积极性更高,从而有利于篮板球的获得(见表7)。上海队的2分出手次数达68次,命中36次,命中率为52.9%优于广东队的2分出手次数和命中率。其中5次扣篮和广东队扣篮数持平。上海队前场获得19次篮板球,后场获得28次篮板球均高于广东队的14次前场篮板球和25次后场篮板球。折射出“以远制高”战术有利于实施内线进攻和再次进攻。这充分说明了“以远制高”战术有利于实现内线进攻和再次进攻。

表6 各节3分2分球进攻次数

表7 2分投篮和得分次数

2.6.4“以远制高”战术保证了攻击性防守的实施远投技术保证了上海队采用得分方式更简捷的[6]远距离进攻。其中上海队中锋落高位和三分线外的次数为42次,广东队为23次。中锋线外拉出[7]在罚球线外甚至三分线外做掩护和接应,减少了中锋之间的篮下对抗次数,加快了双方的快速进攻次数,也减少了进攻时队员积极跑动穿插和球大范围转移的次数,节省了体能的消耗。上海队阵地进攻次数(4次及以上传球次数)只占到总进攻次数的7.86%。双方首发队员上场的平均时间显示:上海队比广东队多出1.22分钟。可见上海队主动的外线进攻为主有利于队员体能消耗更合理的分配。远投技术的提高保证队员能够让体能的消耗重点放在对对手的攻击性紧逼防守上。

2.6.5“以远制高”战术减少外线传球失误增加进攻机会虽然上海队失误次数仅少于广东队1次(见表3),但是传球失误却仅有广东队的一半。而传球失误中内-外联系和内-内联系的传球失误上海队3次,广东队8次,外-外联系的传球两队均为2次。外线之间的传球失误率明显少于外线—内线之间,内线—内线之间的传球失误率。由于外线传球,球飞行速度虽慢,却比防守队员的跑动速度快,常常通过外线转移球能够撕开对手的防线,有利于队员在外线处于相对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进行远投。

比赛中实施“以远制高”战术与快速进攻相结合,促进远投技术得以充分发挥,三分得分率高。远距离进攻加强内线进攻和再次进攻,2分进攻次数和成功次数均很高,为队员节省了体能,加强攻击性防守,增强队员抢夺篮板球意识的保证,显示了比赛中运用“以远制高”战术的合理性,它必将成为促进CBA比赛战术发生变化的关键战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2009—2010赛季CBA半决赛第二场广东队与上海队的比赛以上海队获胜而告终,这充分肯定了教练执教理念的正确性,也为CBA各支球队根据对手灵活制订技、战术提供了参考。目前CBA本土队员的技术正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队员在外线各个区域的远投精准度高,远投技术运用普遍化,中、近距离投篮和罚球准确性高,得分多。三分远投高命中率成为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使得篮球比赛更富有悬念,也是提升己方队员的自信心和增加对方队员的心理压力的有力武器。大比率的远投得分,不仅降低了对运动员绝对身高和体能的要求,还缩短了每次进攻时间,从而较大幅度增加了攻守转换次数。犯规的时机把握的越来越准确,将对手送上罚球线的次数越来越少。篮板球、抢断和封盖等球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主动失误率的降低成为球队取胜的保障。

(2)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促进战术的简单而多变。进攻方式简洁,实用性强,节省队员的体能的“以远制高”战术,快速机动进攻战术和攻击性强[8]的攻击性防守战术运用越来越普遍。在远距离进攻范围外扩化将成为主要趋势,而内线进攻仍然是主要进攻方式,内线仍然是争夺的焦点,但球在前场转移和运球的次数越来越少,远距离进攻和快速机动进攻次数越来越多,针对内线进攻的阵地战术运用的越来越少,使比赛中进攻次数越来越多,比赛节奏紧凑更具流畅性。攻击性防守中移动速度的加快,积极的拼抢和凶狠的犯规也成为震慑对手发挥的一种心理手段。比赛攻守双方在多次往返较量中增强了观赏性,更有利于发挥出我国运动员快速灵活的传统作风。

3.2 建议

本场比赛上海队全面爆发与姚明接掌上海队后球队管理制度的改变和教练邓华德在训练方法、比赛指挥方面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上海队的巨大变化在CBA历史上树立了弱队变强队的典范,表明CBA联赛中大多数球队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对球队合理地规划整合,采用更加适合本队的技战术打法并贯彻实施,CBA联赛将会向着世界级篮球联赛的方向大步迈进。

[1] 中国篮球协会官方网站.中国篮球数据库[EB/OL].http://cba.sports.sina.com.cn/look_scores.php?m_id=4662,2010-04-07.

[2]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何斌,董满秀.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3).

[4] 陈京生,沈晓良.中国男子篮球队中锋进攻能力的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4).

[5] 李建强,孟祥波.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男篮的进步与不足[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

[6] 宗振吉,满晓霞.对2005-2006赛季BNA总决赛两支队伍技战术能力的综合评价——兼论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2).

[7] 胡本安,董如豹.浅析篮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进攻技术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1).

[8] 张剑珍,仝二宝.现代篮球防守技战术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

猜你喜欢
上海队广东队内线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蜕变中的上海队
2019—2020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制胜因素分析
2019-2020赛季CBA常规赛广东队进攻特点分析
2018-2019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制胜分析
CBA2018-2019赛季广东队18连胜不同位置球员技术统计对比与分析
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三人制篮球进攻落位形式及其配合方法的研究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