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媒体

2011-02-03 07:45
中国畜牧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蒸干鹌鹑奶牛

点粪成金变废为宝 金华一养殖场鹌鹑粪年收入超70万元

“现在种蔬菜、瓜果、树苗的,都喜欢用鹌鹑粪,不仅肥力足,而且价格便宜,10元钱一蛇皮袋,几百元就有一车了,而买一包复合肥的价钱就是两三百元,到我这里订购鹌鹑粪现在要提前一个月左右,临时来买,养殖场根本没货。”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瑞富鹌鹑养殖场负责人金瑞富近日告诉记者。在金华市广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鹌鹑粪也很畅销,要提前一两个月预订。

金东区瑞富鹌鹑养殖场已有20年的鹌鹑养殖历史,从1990年两间房子养殖三四千羽鹌鹑起步,现已达到年养商品蛋鹌鹑40万羽,种鹌鹑10万羽,是浙江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之一。当鹌鹑的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时,粪便的处理和利用便显得日益重要。一个存栏50万羽的养殖场,鹌鹑日消耗饲料约1.25万千克,产出的粪便有9000千克左右,5天清理粪便一次,就有45吨左右。金瑞富说:“每喂100千克饲料,鹌鹑大概能排便70千克。”

1 如何让鹌鹑粪处理后无污染,实现综合利用?鹌鹑的饲料成分配比要比鸡饲料和猪饲料好,鹌鹑吃的饲料配方里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且鹌鹑肠子短,不能完全吸收,那么,它排泄出的粪便是否会比鸡和猪的粪便利用价值更高呢?2007年,金瑞富把一袋鹌鹑粪拿到杭州作技术检测,结果检测出鹌鹑粪的蛋白质含量达26%,赖氨酸含量也相当高。

2008年5月,金瑞富投资8万元左右,购进锅炉、蒸炉等设备,开始对鹌鹑粪进行加工。在175℃的高温下,鹌鹑粪被杀菌、蒸干。每50千克猪饲料可添加20%~30%的蒸干鹌鹑粪,蒸干的成本包括煤、电、水、人员工资等,每千克约1元,按照当时的猪饲料价格,每50千克猪饲料添加蒸干鹌鹑粪除去蒸干成本,还可节省饲料成本约20元。当时,金瑞富养了20万羽鹌鹑,为消化这些蒸干的粪便,同时也要看看吃鹌鹑粪对猪生长会不会有影响,他养了五六十头猪,结果这些猪长势良好,剩下的部分蒸干鹌鹑粪卖给了其他养猪户。金瑞富说,蒸干的鹌鹑粪除了可以养猪外,还可以养奶牛,只是这个市场还有待开发。

2010年,鹌鹑粪又开始畅销,金瑞富也就懒得再去加工蒸干,干脆直接卖鲜鹌鹑粪,每千克售价3角,一只蛇皮袋装35千克左右,每袋10元。算一算收入,一只鹌鹑一年拉的粪便就能卖约1.5元,瑞富鹌鹑养殖场去年的鹌鹑粪收入超70万元。金华市广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养了11万羽鹌鹑,鹌鹑粪收入约17万元。(摘自《金华日报》)

2 美培育出“熊猫牛”售价3万美元

美国科罗拉多地区培育出一头“身体颜色分布类似大熊猫”的小牛犊。这种所谓的“熊猫牛”现在全世界只有24头。它们成年后身材依旧娇小,看上去十分可爱。这个名叫本的小家伙去年12月31日清晨出生在拉米拉县的一家农场内。

美联社报道,“熊猫牛”是一种通过人工基因改良培育的宠物。这种小牛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它们的脸是白色的,而且长着同熊猫类似的黑眼圈。据悉,“熊猫牛”每头售价3万美元。除了“熊猫牛”外,上述农场还培育出来迷你驴和迷你袋鼠供宠物爱好者挑选。

有关资料显示,“熊猫牛”是美国华盛顿州农民历时44年研制出的“杰作”,并以其独特造型广受顾客欢迎。由于“熊猫牛”身材太小,只能在羊圈里生活。此前,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对“熊猫牛”非常感兴趣,并表示要从美国进口一些用于展览。(摘自人民网)

3 村支书创建奶牛托管所

如今,河南省商水县魏集镇的许寨村“牛气冲天”,村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牛”。许寨村“牛”在哪里?近日,笔者慕名拜访了这个村子。

刚进许寨村就看到一个壮观的养牛大院和一座座大棚,“养牛大院是村支部书记位永奇创建的奶牛托管所,那些大棚是我们村利用牛粪来种植双孢菇的地方。近几年,我们村的牛事很多呢。”党员刘海成高兴地介绍道。

顺着“哞哞”的牛叫声寻去,笔者见到上百头健壮的奶牛或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或低头垂耳嚼着玉米秸秆。养殖户们正在忙着,有的在为奶牛添加草料,有的正赶着奶牛进挤奶车间。

能让许寨村的牛生意“牛”起来,位永奇是当仁不让的功臣。当初,他在外创业,看到人家那里的农民靠养奶牛挣了钱,作为党员的他毅然决定回乡带领村民一同致富。他根据村里有大量秸秆可作饲料的优势,到外地学习技术、考察市场。2008年3月,位永奇出资850万元在家乡建起了可存栏500头牛的许寨村“托牛所”。

2008年,位永奇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为带领更多群众养牛致富,按标准建设了草料场、牛医院、青贮窖。养殖户只要把奶牛托管在“托牛所”饲养,防疫费、卫生费、看护费、消毒费全免。“托牛所”对奶牛所需精、粗饲料以成本价供应,并免费向养牛户提供进口挤奶设备,实行集中挤奶、集中销售到伊利、三元等大型牛奶深加工企业,所需费用从最后的售奶款中扣除。对于一些困难户、老党员,位永奇采取赊销种牛,赊销饲料,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回收奶产品的一条龙方式支持养牛,带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

许寨村村民刘海龙掰着指头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他喂的35头奶牛全部进了“托牛所”,有专人负责防疫,牛也吃上了“营养套餐”。平均每头牛每天能挤30千克鲜奶,收购价每千克2.9元,每头牛每天就能收入近90元,扣除饲料费用,每头奶牛每年可挣7000多元。

位永奇带领村民养牛过上了富裕生活,许寨村也成了商水县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村,村党支部也被省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位永齐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双强”党支部书记、“返乡创业标兵”和周口市“劳动模范”等。(摘自《河南日报农村版》)

4 柑橘林里建养鸡场 种养共赢

2011年3月1日,记者在四川省彭山县黄丰镇金鱼村看到,一幢一幢新建的标准化肉鸡养殖车间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果林间。

“我是首批发展肉鸡的养殖户,共投资5万元,新建了500平方米的肉鸡养殖场。去年11月20日进鸡苗5000只,今年2月8日就出栏肉鸡4800只,获纯利1.2万元。同时,我又利用鸡粪种植优质柑橘,可节约化肥5000元,真是一举多得。”肉鸡养殖户何斌如兴奋地说,“今年出栏2万只肉鸡没有问题,估计获纯利5万元以上。”

据黄丰镇党委书记张彦透露,黄丰镇利用该镇柑橘林地的丰富资源优势,引进企业,由企业提供鸡苗、饲料,待养殖户出售成鸡时一并收回成本。同时和养殖户签订协议,确保养殖户出栏肉鸡每只获利2元以上。同时,鸡粪又可以做柑橘树的肥料,为养殖户节约不少购买化肥的钱。

目前,全镇已发展肉鸡规模养殖户31户,首批21户已出售了第一批肉鸡,户平获纯利1.1万元以上。预计到年底,黄丰镇将建成年出栏肉鸡100万只的养殖基地,仅此一项,养殖户可新增纯利200万元以上,并且还可以为优质无公害柑橘种植提供优质有机肥,节约化肥,有力地促进了柑橘提质增效,实现种养共赢。(摘自《四川农村日报》)

5 嘉兴人尝鲜网上养猪

眼下,许多人喜欢在QQ农场中喂养一头“虚拟猪”。而在浙江嘉兴秀洲一个农场,你只要花2000元认养一头小猪,不仅可以时时上网查看猪的一举一动,等猪养大后,还可请亲朋好友一起吃一次放心的“全猪宴”。

推出这项特别服务的是嘉兴大运河生态牧业公司。网络养猪听上去很玄乎,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端坐家中轻点鼠标,就能看到认养的猪吃了什么,有没有做运动,肥了还是瘦了……依托农场的网络视频技术,轻易就能实现这一切。

这个创意已被嘉兴市科技局正式确立为创意农业——“虚拟与现实有机猪认养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而秀洲畜牧局方面也表态大力支持该项目,并允诺一旦立项,便提供资金支持。

嘉兴已有不少市民尝鲜网上养猪。“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猪,吃起来放心。”家在嘉善的陈勤林专程到农场认养了一头3月龄的小猪,他是第72个网上生猪认养者。陈勤林更看中的是,空闲时他可以带着家人来农场喂喂猪、种种菜,做一个快乐的农夫。许多认养者就是为了让孩子“开开眼界”,也有一些机关、单位的食堂特意来认养,则是为了吃上放心肉。

这两天,张建军正在建一个占地两亩的移动猪棚,专门饲养被市民认养的猪。“猪住上宽敞的‘房子’,听着音乐做运动,肉的品质当然提高。”而这个移动猪棚附近就是一片田野,“认养者遥控摄像头,还可以看看美丽的乡村风景。”

除了“住房”上档次,认养猪吃的是“营养套餐”,张建军说:“猪吃什么样的配餐,取决于认养者的选择。”按照计划,网上认养者可以选择四种猪龄套餐:6个月,8个月,10个月,12个月。“生长周期越长的,我们配置的营养快餐越丰富,猪肉的风味就会越好。”张建军还特意种了几亩牧草,作为“点心”给这些猪吃。

这个创意在张建军看来“是营销模式的一种改变”,“其实就是将销售提前了,每头猪的附加值高了。养猪也要讲转型升级嘛。”张建军乐呵呵地说。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认养一头猪和买猪肉的花费差不多,但自己认养既可当宠物看,又可食用。”以家庭名义认养了一头猪的市民兰小姐说。

“开心猪场”名气大了,许多城里人纷纷慕名到大运河生态农场,带火了“农家乐”。一到周末,有许多市民带孩子来喂猪、看小猪赛跑,还有人在农场里干活、钓鱼,吃农家菜。(摘自《浙江日报》)

6 文县农民:足不出户赶“网集”

前几天,甘肃省文县中寨乡中寨村青年农民、大名鼎鼎的“纹党状元”高水利,通过“红盾信息网”上发布纹党的销售信息,一次就与外地客商签订了价值200万元的纹党购销合同,第二天上午加工、包装好的纹党就开运广州。眼下,文县像高水利这样利用“网事”发财的大有人在。

文县农民自发组织的纹党、林果等农技协会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促使各村形成以露地蔬菜、瓜果葡萄、库区养殖、猪羊养殖、鸡鸭养殖、中药材加工为主的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但是销售手段落后,难以引导农民在主市场上摸准行情。针对这一现象,该县农口部门帮助农民利用信息网络拓展省内外市场,让农民足不出户便知市场行情。文县农牧局先后建立了“信息网络站”,制作了网页,开设了特色农业、市场行情、市场信息等十几个主要项目。每到农副产品收获和销售季节,文县农民通过网上签订销售合同,足不出户,纹党、红提葡萄、兴隆鸡蛋、玉泽春茶叶等农副产品,便被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纹党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县农民从网上获取技术信息400多条,打开了致富发财的门路。(摘自《甘肃农民报》)

7 高青县“鸡司令”养出“月子鸡”

在位于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的淄博通金养殖专业合作社里,被人们戏称为“鸡司令”的合作社理事长王同进提着塑料桶去喂鸡。与其他养鸡户不同,他的鸡散养在一片树林里。老王一边往食槽里倒食,一边咕咕咕地唤鸡,这时鸡群扑打着翅膀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涌来。王同进介绍说,这批鸡是合作社专门为产妇饲养的“月子鸡”。

笔者注意到,这些鸡除比一般的鸡漂亮精神外,脚上还都带有一枚小圆牌。“你别小看了这个小标志,它的作用大着哩。它是我这个产品最重要的部分,是我所有新产品的身份证。”圆牌不大,中间印着“芳榜牌笨鸡”商标,商标四周印有“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字样,标牌的背面是电话号码。

为使自己的鸡具有有机品质,王同进借鉴农村散养户养殖方式,使用绿色、天然养殖的概念——将鸡散养在树林里,让鸡自己寻找昆虫草籽之类的纯天然食物吃,食料全是玉米等纯粮食类非添加剂饲料。由于鸡的活动比较自由,活动空间大,整天跑来跑去找食物,运动量比较充足,身体健康,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更丰富,肉质更鲜美。经过一年的试验养殖,第一批鸡已于春节期间出栏上市。令王同进大感意外的是,他没做任何宣传包装,5000只鸡按每千克50元的价格全部被济南、东营的大客户抢购一空。王同进说,民间有产妇坐月子喝鸡汤的习俗,合作社的月子鸡养殖周期为两年,营养成分更高。再有一个月这批鸡就可出栏。问到市场销售时,他笑哈哈地说,它们早就名鸡有主了。(摘自《农民日报》)

8 2万化德人受益羊绒絮片大产业

3月18日,内蒙古化德县瑞亨利服装公司的加工车间里,40多名女工正忙着赶活儿。按照订单,北京一家福利机构的服装这几天该交货了。化德县服装协会会长温瑞告诉记者:“今年的服装生产早早就进入了旺季,农历二月二一过,企业就开始生产了。瑞亨利从加工销售羊绒絮片起家,到现在生产以羊绒絮片为填充料的服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温瑞扯下一片羊绒絮片让记者看,“千万不能小看它,以它为基础,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化德县逐步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协作,小企业、大就业的服装产业格局,去年产值13亿元,拉动2万多人就业。目前,一个协作紧密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链条中有羊绒絮片生产厂家27家,服装加工厂230多家,注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28家,年生产能力达2300万件。”

在惠泽小区,记者见到了32岁的王唯,他正忙着采购布料、辅料等原料,准备送到服装加工企业加工。王唯说,刚过完春节,太原、阳泉等地的老客户就打来电话订购棉裤,因为需求量大,必须提前动手,到时候交不了货就影响到自己的信誉了。王唯说他做这个行业7年多了,仅去年他就销售棉裤12000多条,收入达5万元。“在化德,只要沾上羊绒絮片的边儿,再有一辆人力三轮车,谁都能赚上钱,就连分拣原料的老太太一年也能赚五六千。”化德县委书记付涌泉告诉记者,化德县委、县政府在扶持服装产业方面将继续发力,下一步,要在提高产品技术层次及附加值、提升产业格局、塑造本土品牌等方面下工夫,力争使这一富民产业迈上更高台阶。(摘自《内蒙古日报》)

猜你喜欢
蒸干鹌鹑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鹌鹑与猎人
且的关系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头脑风暴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之优生主导小组
蒸干盐溶液后产物的判断方法
点赞!8岁小学生大胆质疑语文课本的错误
奶牛吃草
鹌鹑街的秘密
《奶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