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广电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深度融合

2011-02-08 02:13
中国传媒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制播总台音频

将传统广电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深度融合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项目,在国内首先成功地将视频领域的制、播、存网络架构应用到广播音频制、播、存领域,创造性的将传统电视台视频制作和播出的诸多概念和环节引入音频制作和播出中,构建了全新的、统一的广播制播技术体系。通过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多种信息源,实现了广播电视双向应用与资源共享,广播、电视优势充分互补,广播电视业务紧密结合,同时兼顾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以及三网融合的发展需求,实现了传统广电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广播制播网络化和广播电视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方面给国内同行探索出了新路,树立了榜样。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流程化、智能化和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效率。网络系统基于开放的SOA三层平台架构和模块化业务系统设计,采用“平台+上层应用”和“中心库+二级库”的设计理念,制订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播制播网络平台接口规范》,实现了全台异构系统的接入和整合,特别是实现了所应用的单机版高端音频工作站的网络应用。同时,系统采用高性能大容量存储和大型数据库,具备了高带宽、高吞吐、高数据量的能力,满足了各广播频率集中制作与播出的要求。

系统采用了传统音频线路和TDM双光纤环路安全冗余设计,实现了512路广播音频信号传输。具有布线少、传输容量大、信号共享、调度灵活、监控方便等优点,从系统架构上增强了全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全域全流程采用音质好、通用性强的PCM WAV 16bit 48KHz无压缩音频格式制播,消除了传统的电台音频制作由于带宽和存储容量受限,通常采用S48有压缩的文件格式进行编辑制作的情况,确保了高品质的音频广播。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投入使用一年以来,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正在播出的新闻频率、经济频率、交通频率、音乐频率、都市频率、故事频率等6个广播频率全天播音超过141个小时,本地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在2004年成立初期,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原有的广播各频率在不同时期分别建设了各自的技术系统,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技术体系,广播和电视的实际业务工作缺乏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到立项之初,广播技术系统面临着设备陈旧、系统老化等问题,特别是不能满足资源共享、协同工作、集中管理等集团广播事业发展和广播制播使用需求,建设全新的、统一的广播制播系统势在必行。于是从2002年开始,在电视制播领域开始推进以新闻网、制作网、播出网为代表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2006年成功完成以中心媒资系统为代表的全台网互联互通建设,探索出了“平台+上层应用系统”和“中心库+二级库”的技术实现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异构系统间的有机整合和异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了具有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特色的技术建设路线。

基于集团在电视领域的成功实践,同时考虑到广播技术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集团从2007年开始酝酿并于2008年正式启动构建统一的广播制播系统,结合集团(总台)广播电视发展规划,从满足未来多样化的业务发展需要出发,本着科学、系统、合理的设计思路,经过反复的调研和论证明确了以下三项建设原则:1.建设统一的广播制播技术体系,实现高度的资源整合;2.广播、电视优势充分互补,实现广播电视业务的紧密结合;3.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要求,实现传统广电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深度融合。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一期建设目标按8个广播频率的规模来进行系统设计。2009年7月,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在广电大厦初步完成了广播制播系统的建设并投入试运行。2010年6月,广播全部6个频率的节目播出信号正式切换至广电大厦播出。经过近一年的实际生产应用,广播制播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在线播出功能完善,完全满足各方使用需求。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有机地融合广播与电视的系统和资源,建成功能完善的广播制播网络系统和广播总控调度系统,是涵盖采、编、制、播、存储、音频资料、广告、文稿、内外网交换和广播电视信号兼容、调度等方面的,网络化、流程化、智能化、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效率的广播网络基础业务平台+制作系统和播出系统,能够配合广播总控、广电大厦总控调度、新闻分控和彩电中心总控等多级控制调度系统,实现传统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的相互调用,代表当今国内广播技术及制播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

广播总控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包括:

(1)实现与集团现有电视系统无缝联接,直接利用电视系统各种音频资源广播播出。

(2)整个音频系统的播出信号全部采用标准的AES/EBU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信号质量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3)传统音频链路和TDM双光纤环路安全冗余设计,从系统架构上增强了全系统的安全性。所有直播室调音台和主控矩阵可通过双光纤环路的传输网络,同时实现512路广播优质音频信号传输。

(4)系统监控、调度方便灵活,布线少、传输容量大、共享系统信号。

(5)深入开发Logitek数字调音台功能。Logitek数字调音台最大的特点是它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都通过音频机柜交换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数字切换矩阵,所以具有强大的两次开发功能。

(6)音频同步系统,本系统设备需要AES和WORDCLOCK 两种格式的音频同步,经过充分考虑我们选用了主备两台TK同步发生器和一台倒换器,其中主备两台同步发生器来产生这两种格式同步信号,一台倒换器可自动切换两台同步发生器的信号,做到同步信号的不间断。两种同步信号经过倒换器分别进入AES 和 WORDCLOCK格式的同步分配器,然后再送到所需的设备,保证整个系统音频的同步。

IT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广播电视的内容形态,乃至整个生产营运的模式。电台电视台的网络建设也从早期的简单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到今天对系统互联互通、业务整合,以及统一全台资源管理等更高层次的业务需求,并提出系统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明确要求。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目前以整体化方式运作,在重庆广电集团全台网络中,涵盖了电视制作、播出、电台制播等多项业务,目前在整体规划下,已先期建立了媒资存储等业务。

从2008年开始,重庆广电集团和大洋公司开始进行深入调研,将如何为电台业务建立一个集音频采集、收录、编辑制作、播出和存储的一体化制播网络体系,以满足未来多样化的业务发展需要,就成为我们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中探索的这一重要课题作为项目的设计、研制和建设目标,创造性的将传统电视台视频制作和播出的诸多概念和环节引入电台音频制作和播出中,建立了一个以平台为核心的异构电台音频制播一体化系统。

通过两年多的系统建设,重庆广电集团完成了将音频节目制播网纳入集团的网络体系,实现了电台资源和电视资源的统一和分布管理,将电台网络与电视网络融合,使得两个网络共享信息,共用集团媒资系统。音频制播系统实现了基于文件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音频节目采、编、制、播、存全流程一体化,系统由收录子系统、音频编辑制作子系统、文稿子系统、播出子系统、网络管理子系统等组成,实现了节目全流程的在线编辑制作和网络化播出。

该项目对广电行业内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广电制播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中,突破了传统电台业务系统建设模式,以多年的电视网络建设经验结合电台业务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音频制播一体化网络,开创了全新的建设思路,实践了全新的建设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项目推动了电台音频制播业务的发展,为今后集团化的电视电台资源融合和网络建设,摸索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并运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为行业创造了多个重要体验。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架构图

猜你喜欢
制播总台音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业务的安全防护对策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从心怀诚意到心怀敬意——品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何盈作品集《于无声处》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