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伦理: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

2011-02-09 06:20黄诗海郑芷芳
关键词:系列小说兔子伦理

黄诗海,郑芷芳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历史与伦理: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

黄诗海,郑芷芳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兔子系列小说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演绎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蕴含着作者厄普代克的历史关怀和叙事伦理。作家将现实感受、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有机结合,激起读者的对历史的想象、发问和反思,启迪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探讨,展示了一个当代文学家所特有的历史意识、叙事方式和伦理倾向。厄普代克用他独特的思维观念来审视历史,通过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探询个体的存在和社会的走向,引领读者准确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因此,厄普代克关于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叙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伦理构成了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也使兔子系列小说成为一种蕴含特殊意义的存在。

兔子系列小说;历史;叙事伦理;叙事向度;厄普代克;美国现代小说

以《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安息》和《怀念兔子》构成的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描写了代表美国普通中产阶级的“兔子”哈里的日常生活,包括他的婚姻、工作、外遇、信仰、危机、死亡等方面。但是,读者发现他所面对的不仅是一部栩栩如生的生活剧,而且是一部紧扣时代脉络和嵌入半个世纪历史的大文本。正如厄普代克曾经说的:“我这些描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小说要比历史书里表达的历史还要多。”[1](37)兔子系列小说宏阔地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美国中产阶级世俗生活的全景观,涉及从个人行为到文化传统,从个人理想到社会风尚,从社会政治到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具体地描绘了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社会文化图景。

厄普代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把小说人物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探索与历史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试图让读者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现代性社会所面临的价值问题和精神困境。他入木三分的书写以小见大,揭示了现代性社会中个人在自我探求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共同特点,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不可调和的矛盾,个人的困境和时代的迷惘,传统价值观念的式微,“提供关于生命的感觉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2](3)从这个意义上说,厄普代克“尝试建构历史与伦理之间的叙事张力,以打开文学探索的空间,发现未来的主题”,[3]历史与伦理构成了兔子系列小说叙事的核心。

一、现实旨归:厄普代克的历史意识

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看,历史呈现出的是一个有机和连续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同时它也表现出人类道德意识和伦理秩序的逐步演进与完善。[4]而这个“历史”本身又是可以被细分为所谓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件和帝王精英为关键词的“大历史”(History)和以民间百姓、日常生活、边缘事件和人物为关键词的“小历史”(history)的。[5]文学家对历史的书写和演绎、对历史进程的发问和反思既可以通过宏大叙事,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生活叙事得以实现。而经典文学叙事中的“大历史”和“小历史”应当是浑然一体的,主要人物生存的小环境及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趋势这一大环境应当是高度统一的。对历史的把握、阐释和反思形成特定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大体是指通过特定的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以确认身份认同、理解自身潜能、建构他人印象以及发现未来启示的一种自我意识,它与叙事塑形及其对生活意义的探讨紧密相关,饱含价值取向和行动诉求。[6]

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正是通过文学叙事这一艺术通道将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所组构的“小历史”同社会变迁的“大历史”相连接,无不体现出作家强烈的历史意识。在兔子系列小说中,厄普代克以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来演绎历史,描述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麦卡锡主义、中产阶级的兴起、越南战争、黑人民权运动和种族冲突、青年反文化运动、性革命、阿波罗登月、能源危机、消费文化和享乐主义、吸毒、冷战思维、雅皮文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等现象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得到了细致入微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兔子系列小说成为了“一部表现当代美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史”。[7](35)厄普代克将这些现象、矛盾和变化都内化到他所塑造的兔子哈里的行为和思想中,也将美国社会的变化投射到兔子的家庭中。兔子的家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起伏,时而分崩离析,时而重新聚合,可以说,既承担了时代的痛楚,也享受了时代的欢愉。

《兔子跑吧》围绕着兔子哈里的三次逃跑经历而展开,表现了兔子对个人自由的找寻、对社会形态的反抗以及这个富有深刻文化含义的追求过程的失败,同时也表明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化氛围。在谈到《兔子跑吧》与时代的关系时,厄普代克这么说道:“这是一部关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陷入困境的书,由一个陷入困境的人写成。”[7](57)这种困境实际是个人和社会双重矛盾和冲突的结果。《兔子归来》描述的是急剧动荡的六十年代和在那个年代困惑得不知所措的兔子和他身边的人,实际上,正是时代本身让厄普代克回到兔子的生活当中。他曾说过,“把六十年代搞得晕头转向的那些社会上的抗议运动的口号和语词大大地震惊了我,让我失去了方向”。[8]于是他将现实生活的困惑、不安、焦虑内化到兔子的生活中,向读者展示了社会文化冲突的延续和变化。在更多表现七十年代日常世界和家庭生活的《兔子富了》中,一种快乐、欣喜的梦幻气氛弥漫着整部小说,厄普代克艺术地再现了中产阶级的幸福感。但是这样的情调还是掩盖不了各种力量的紧张关系—尤其是个人关于自由与自我的内心感受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到了《兔子安息》,八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也从政治层面得以展开。詹姆斯·斯基富这样评述道:“安斯特朗这个家的可预测的倒塌—源于其对幸福的不顾后果的追求—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反映了美国的衰退。”[9](60)《怀念兔子》讲述了兔子死后众人对他的怀念以及他对众人的影响。小说揭示了美国家庭崩溃的严重社会危机,以及对下一代的恶劣影响。兔子承载了厄普代克对当代美国的洞察、想象和阐释,代表了个人在当代美国社会所遭遇的问题、困惑以及矛盾。

兔子系列小说所描述的当代美国社会生活唤起了读者对当代美国历史文化的记忆与感悟,加强了读者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深度体验。在这里读者能够透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象,并且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历史语境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自我探索、身份认同和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厄普代克为读者开启了一扇现实社会的窗户,不仅描述世界,而且告诉读者关于这个世界的根本性的东西,建立了读者与世界的对话,并且启迪了读者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发问和反思,使读者参与了世界意义的阐释和建构,展现了一个现实主义者特定的历史意识。

二、生活化:厄普代克的历史叙事

“历史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而面对历史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文学家往往对历史事件“进行选择、排除、强调和归类,从而将其变成一种特定类型的故事,也就是通过‘发现’、‘识别’、‘揭示’或‘解释’为编年史中隐藏的故事编排情节,使其变成故事或构建成历史叙事”。[10]作为一名文学家,厄普代克同样甄选具体的历史事件嵌入他的小说,但是他的历史叙述并没有重点描述政治运动、社会思潮和国家变革,而是选择兔子这个人物的社会生活作为表现的主要内容,从侧面反映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征和面貌,力图揭示历史本质、预测历史趋势、激发历史思考。他通过选择特定的历史事件嵌入兔子系列小说,让小说人物的日常生活在历史背景中展开,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现代性社会中所面对的困惑、矛盾和承受的压力。在这里,“生活”受到厄普代克的青睐和独特的关照。对日常生活、家庭伦理、个体欲望等方面的书写进而展示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历史变迁则体现了厄普代克对历史生活化的创作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兔子系列小说中生活化的历史叙事倾向。

“所谓历史生活化,不是对以史为纲、以史为本的背离,却是超越。历史生活化的写作大抵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写历史事件性的历史生活,一是写非历史事件性的历史生活……前者是对历史事件的生活还原,后者是对历史的生活还原”。[11](59)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生活化的历史叙事首先表现为对历史的生活还原。《兔子跑吧》着重描述的是生活中的兔子逃离家庭和社会的行为。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他逃跑的过程中收音机里播放着厄普代克自己提到的与兔子的逃离行为有关的一则新闻:达赖喇嘛从西藏逃离。这则转瞬即过的新闻却向读者传递了一个政治信息:冷战时代。生活在这个历史时间的兔子把自己的出逃与达赖的出逃相比,看成都是对自由的渴望,显示出其受到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这样一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关于兔子出逃的生活化情景,而背后隐藏的是时代的意识形态特征,兔子也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代表。作为对这一叙事策略的延续,《怀念兔子》也描述了一个重要的生活细节。14岁的罗伊正是通过互联网使用电子邮件和他的父亲纳尔逊交流的,几乎他的每一封给父亲的邮件里都会附上几个来自互联网的黄色笑话,他自己还无节制地浏览色情网站、手淫等等。在这个生活现象的背后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和影响。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通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在享受他们带来的各种资讯和交流的便利的同时,也接受来自互联网的一些无法拒绝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图文,进而遭受其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兔子系列小说中一些日常的生活化情景和故事活跃于作品的前景,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则成为其发生的背景,这正是厄普代克的生活化的历史叙事的特征之一。

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生活化的历史叙事同时也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生活还原,即日常生活与重大历史现象共同构成作品思想意蕴与艺术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兔子归来》中最长的一章描写了兔子和斯基特的故事。吉尔的到来使兔子建立了一个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新的三口之家,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重新唤起兔子生活趣味的家的外面,像吉尔这样的嬉皮士们正要捣毁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当吉尔把黑人斯基特引入这个家庭后,这个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的关系则集中体现了社会矛盾的各个焦点,从而成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兔子与斯基特的故事从侧面充分地展现了六十年代的种族关系层面上不同价值观念的冲撞和对峙。性是兔子系列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兔子富了》中有一个充满性描写的情节,当兔子去参加莫科特的家庭晚会偶然看到这对夫妇摆出各种姿势欢爱的自拍照片时,他恨不得能够看穿照片上的莫科特的妻子幸迪(兔子性幻想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厄普代克描述的莫科特夫妇的性爱姿态与流行的色情短片非常相似”,他细致、精确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描写“融入了他对色情这种文化产品和现象的思考”,也引导读者透视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言的七十年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很多人看来,所谓的性革命在七十年代成为了最令人震惊的社会趋势。来源于(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的性革命摒弃了传统对性的制约,开始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各种变化:情色诱惑,花样翻新,杂交欢爱。”[7](107)在《兔子安息》中,纳尔逊被描述成一个瘾君子,对他而言吸毒只是一种满足感官刺激的放松的生活方式,而且他还进一步解释吸毒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一些成功人士。纳尔逊也许只是在找一个说辞,但是他的行为和他所说的现象确实反映了八十年代的一种社会倾向:吸毒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纳尔逊的言行凸显了吸毒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厄普代克并没有用全景式的角度直接描写文化和社会变迁,而是把日常生活的描写与历史现象放在一起,生活片段因而被赋予了某种社会意义,实现了对历史现象的生活还原。

显然,厄普代克对历史的生活还原和对历史现象的生活还原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几个例子。在兔子系列小说中,关于生活化的历史叙事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点:厄普代克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也并非简单地堆砌生活细节,而是用历史背景搭建小说的骨架,用日常生活构建小说的血肉肌理。应当看到,“生活化叙事倾向对于作家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一方面它固然与作者的艺术想像、虚构脱离不开……但更重要的是……其所虚构的生活细节、人物心理、情感表现等不能脱离人物所生活的历史时代的文化氛围、社会习俗及思想观念等”。[11](63)厄普代克的生活化叙事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充分融合,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日常化历史生活情景,既增强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感,又提升了作品的历史文化意蕴和人文精神内涵。

三、反省与启迪:厄普代克的叙事伦理

兔子系列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日常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紧密结合,互相衬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厄普代克对于小说和历史的关系的理解绝不仅仅是想通过讲故事来提供具体的历史信息。对此,他有过这样的评述:“我们读小说不是为了知晓信息……与新闻或者是社会学不同,小说并不给予我们事实……它是要扩展我们的各种可能的感觉,潜在的自由。”换句话说,“小说不是别的,而是人类迄今发明的自我审视,自我展示的一种微妙手段”。[7](117)厄普代克在兔子系列小说中用他独特的思维观念来审视历史,用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来重述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的故事,在历史的叙述中探询个体的存在和社会的走向,体现出他的文学创作价值和叙事伦理取向。

所谓叙事伦理,不是故事中的伦理关系,它是叙事的结构、形式、姿态、语调以及叙事意图、叙事功能所建构的伦理空间。叙事提供一种重新描述人的道德可能性,伦理认知和道德力量之所以能够在阅读中自然生成依靠的是叙事。因此,叙事伦理不仅是虚构性、形式化的伦理形态,而且是个体性、对话性的伦理建构。它来源于作者,存在于文本,生成于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叙事文本展开对话而生成的生命感觉共鸣。[12]有论者曾经指出,叙事不只是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也讲述尚未经历过的想象的生活。一种叙事,也是一种生活的可能、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构想。……叙事伦理学想搞清楚一个人的生命感觉曾经怎样和可能怎样……来摸索生命的应然。[13]厄普代克曾经总结说,他所有小说的意图是开展和读者间的道德争论。兔子系列小说一路写来,兔子哈里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以及他死后对后人的影响贯穿其中,而厄普代克将其行为与美国精神、美国历史、美国社会、美国形象联系在一起,目的正是要通过小说这一文学话语和他的读者进行一番对话。当然,厄普代克并没有直接对这种对话提供结论,而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构造吸引读者进入他的叙事图景参与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答案,进而启迪读者对当代美国的想象。

厄普代克曾经这样定义作家的工作:“一个作家的任务不是在作品里进行描述,而是要让作品成为存在。”[14]作家不仅仅世界的描述者,还是世界本质的揭示者,引领读者对世界根本性的东西进行探询。《兔子跑吧》表面上描述的是兔子的逃跑行为,实际上涉及的是自我与社会的问题,兔子陷入了社会的困境。他是应该按照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是应该遵循个体欲望追求个人自由,这正是厄普代克想要和他的读者讨论的问题之一。而小说开放式的结尾也说明了这种追求个人自由的可能性,当然也存在挫折和失败的可能性。《兔子归来》延续了前一部小说的气氛,作者和小说人物一样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困惑。与十年前反抗传统社会不同,十年后的兔子面对新文化更多地摆出一副捍卫传统价值的姿态,但是新旧文化的矛盾已经内化到个人行为。兔子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了传统价值观念正在被新价值观念所代替,同时也向读者表明了一个新的社会的来临。《兔子富了》中描述的纳尔逊对钱不在乎的态度让兔子感到了担忧,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恰恰印证了七十年代的经济现象,而这背后正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美国,生活方式的改变的实质也正是美国人道德品格的改变。《兔子安息》中兔子又一次成为我们认识社会和历史的桥梁,兔子的衰亡、家庭的崩溃和企业的倒闭和美国的衰退紧紧联系在一起。读者从兔子的生活感受到美国社会的混乱、腐败、堕落、空虚。在小说的结尾,这位曾经的篮球明星还是表现了曾经有过的风采,但是最后倒在篮球场上。意味深长的是,尽管有挫败、挑战、甚至死亡,兔子依然没有放弃自我的追求,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个美国人所要表现的生命的意义”。[7](159)《怀念兔子》描述了兔子依然存在大家的记忆中,并且还影响着当下的生活。然而厄普代克并非只是在帮我们回忆,他借纳尔逊表达出对兔子追求自我的精神的维护,并且塑造了一个强调家庭亲情、勇于承担责任的全新的纳尔逊。实际上,厄普代克的描述更多的是在强化我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毫无疑问,兔子系列小说无法脱离其创作主体的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生命体验。同时,厄普代克凭借虚构与想象等文学手段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阐释和其他感性内容纳入他的表达范围。厄普代克把兔子系列小说变成一种“存在”其实就是通过兔子这个普通美国人的个人经历透露当代美国的社会经历,读者被邀请参与关于这些“经历”的对话和争论,得出自己的答案,并明确应该走的方向。可以说,厄普代克的叙事活动蕴含着伦理性质,或者说他的写作乃是一种社会层面上的象征行为和价值行为。

四、结语

约翰·厄普代克说:“我努力迫使我对生活保持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感觉,我力图通过叙述形式去获得客观性。我的作品总是在反省,而不是在发表任何武断的意见。”[15]兔子系列小说把个人的生命体验、小说人物的生活故事嵌入到历史的大背景中,通过表现个体的当下感受和欲望来构筑生活和历史的大文本,通过构造历史与现实的图景来延展文本的时代空间。就厄普代克而言,他归根到底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通过生活化的历史叙事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展示出开放性的创作视角,同时也启迪了读者对当代美国历史的想象、体验和解读。

厄普代克研究专家詹姆斯·斯基富这样说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对于时代和历史—无论是具体的时间还是地点—的成功复现,在民族性方面体现的广度以及小说本身拥有的容量,兔子系列是一部用散文写成的史诗。”[9](6)兔子系列小说和时代在情绪和意识方面相互契合,在价值和伦理方面脉息相通,能够对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和历史生活现象进行独到的审美表现,体现了厄普代克鲜明的当代历史意识和伦理诉求,引领读者准确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作为读者的我们更能理解兔子系列小说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1] Plath James. Conversations with John Updike [M].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4.

[2] 刘小枫. 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4.

[3] 祝亚峰. 历史与伦理: 格非小说的叙事向度[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54−57.

[4] 毛亮. 历史与伦理: 乔治·艾略特的《罗慕拉》[J]. 外国文学评论, 2008, (2): 95−105.

[5] 王晖. 历史意识与历史书写—观察近30年文学的一个视角[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138−140.

[6] 陈雪虎. 理解历史文学: 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53−58.

[7] 金衡山. 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厄普代克十部小说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8] 金衡山. 是什么让兔子归来?——厄普代克《兔子归来》中的自我认同危机和60年代的社会文化矛盾[J].外国文学, 2005,(6): 68−76.

[9] Schiff James. John Updike Revisited [M].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8.

[10] 林莉, 杨仁敬. 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评E.L.多克托罗的长篇小说《进军》[J]. 当代外国文学, 2007, (1): 17−24.

[11] 陈娇华. 生活化的历史叙事—从凌力创作看近年来历史小说的生活化叙事倾向[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59−64.

[12] 杨红旗. 伦理批评的一种可能性—论小说评论中的“叙事伦理”话语[J]. 当代文坛, 2006, (5): 74−75.

[13] 王健. 历史缝隙中的伦理叙事[J]. 小说评论, 2009, (5): 96−98.

[14] Updike John. Introduction to Rabbit Angstrom: A Tetralogy,Everyman’s Library edition [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95.

[15] 邱华栋. 约翰·厄普代克: 美国社会的解剖刀[DB/OL]. http://www.eduww.com/hhw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151,03−15.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vement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ety is presented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Rabbit’s social life in the Rabbit Pentalogy that contains Updike’s reflection of history and ethics of narration. Updike combines his real-life experience and feeling with his comprehension of history in the narration, which results in readers’ thoughtful probe into history and contempory life. With hi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historical narration based on daily life, Updike discusses the existence of individual and the general orientation of society, and then leads to readers’ accurate sense of history, observation of reality and expectation of future. Thus, Updike’s narration of social life and history is of ethical values. In this sense, history and ethics become the center of Updike’s narration in the Rabbit Pentalogy and endues it with ethical life.

Key Words:the rabbit pentalogy; history; ethics of narration; narrative angle; Updike; modern American novels

History and ethics: Updike’s narrative angles in the rabbit pentalogy

HUANG Shihai, ZHENG Zhifang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I106.4

A

1672-3104(2011)01−0169−05

2010−05−20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美国梦,美国噩梦: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研究》(JA10252S);泉州师范学院校自选课题《美国梦,美国噩梦: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研究》(2010SK29)

黄诗海(1979− ),男,福建南安人,泉州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辑: 颜关明]

猜你喜欢
系列小说兔子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姞文:南京的文化使者,以系列小说致敬家乡
人性深度与阴柔之美——读陶纯的革命历史题材系列小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可爱的兔子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系列小说中的自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