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内经》典旨探阳痿诊治

2011-02-10 11:11胡天赤指导卢太坤
中医药通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内经肾气素问

●胡天赤 指导:卢太坤

阳痿通常是指男性在性欲冲动和性交要求下阴茎不能勃起,或阴茎虽能勃起但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以致性交时阴茎不能置入阴道,或置入阴道内旋即疲软,……且凡企图性交时阴茎勃起失败达75%以上者,称为阳痿。[1]

中医认为阳痿的发生,多因房事不节,或手淫过度,或先天不足,斲丧太过,或忧思恐惧,七情过极,或嗜酒肥甘,湿热下注等引起。清·林佩琴《类论治裁·阳痿》云:“阳之痿,多由色欲竭精,或思虑劳神,或恐惧伤肾,或先天稟弱,或后天食少,亦有湿热下注,宗筋弛纵……”。阳痿病位在宗筋,病变多与心、脾、肝、肾以及情志、气血、外邪、内伤等诸多因素有关。病机总括多虚,但往往虚实夹杂,兼有湿、热、气滞、血瘀、精瘀等,临证要整体辨证,权衡用药。

导师卢太坤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长期从事男科疾病研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理论造诣髙。对阳痿的论治能深究经典,宗《内经》之旨,辨证多以五脏为纲,气血为本,湿热瘀毒为致病之因,用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论治为准绳,现摡述如下,以飧同道。

1 宗《内经》,以五脏为纲

1.1 肾气是阳事兴旺之本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2]《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又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胜乃能泻。”精藏于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男子泻精是五脏功能协调的结果。《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气充足,则天癸至,性器官才能发育成熟,阴茎才能举缩有时。精血同源,精足血充,阴茎才能坚举有度。肾气可化生肾阴与肾阳,肾阳有推动、温煦,鼓动气血充盈阴茎之功;肾阴有濡润、滋养宗筋之用。宗筋为肾之所系,必须靠肾精充养、肾气温煦鼓动才能盈满坚劲,则阴茎坚举。可见肾中的精气、天癸、肾阴肾阳是宗筋温养的基础,是阳事兴旺之本。若后天斲伐太过、恣情纵欲、手淫过度等均可导致肾阴不足,命门火衰,宗筋失于滋养、温煦,则作强不能,痿软不起。

1.2 肝主宗筋,阴器为宗筋所聚

《灵枢·经脉》曰:“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灵枢·经筋》云:“足厥阴肝经之筋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足厥阴肝经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足厥阴之筋,则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在生理条件下,“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阴茎以宗筋为体,肝主宗筋。《内经》:“肝喜条达”,肝的疏泄有节,气机调畅,升降有序,推动气血和精微输达全身,循经至宗筋,则阴茎振奋,以行其用。肝藏血,肝血灌注于宗筋,宗筋血液充盈则阴茎体壮,充实饱满。肝失疏泄则气血运行不畅,宗筋失气血之养,阴茎不用,遂致阳痿。肝血亏虚,则濡养不足,阴茎失其所充而枯萎不举难以振起。宗筋为肝所主,既赖肝血所养,又赖肝之条达,气血通畅,疏泄有度。

1.3 脾胃为气血之海,主润宗筋

《素问·厥论篇》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素问·痿论篇》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既能抑心肝之亢,又能补肺肾之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并通过散精作用,使精微既能上达至肺、下行至肾,又能充养宗筋。阴器之用,以气血为本,而气血之盛衰受脾运化功能的影响。气血不畅,脾阳不足,阴器不能得以充养而致痿。《素问·痿论》又云:“治痿独取阳明”。取阳明是当清胃火以清肃心肺之热,滋胃津以润五脏之燥,去湿热以安肝肾,补运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临证指南医案·阳痿》云:“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惟有通补阳明而已。”

1.4 心主神明,司性欲,主宰宗筋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人之大欲藏之于心,心司性欲,御摄精气,主宰宗筋。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火为欲念所动,则心气下交于肝肾,心火一动,相火随之而动,未有君火动而相火不随之者,肝肾相火起而应之,心肾相济,则心气定、肝条达、肾作强,阳道自然振奋,宗筋不衰。

《素问·痿论篇》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平入气象论》云:“心藏血脉之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则说:“其充在血脉。”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全赖于心气的推动。心血足,心气充,血脉通畅,宗筋得养,则阴茎欲举而能勃起。

可见心不仅主宰血脉运行,还主持精神思维,包括情欲活动。宗筋的勃起,依赖心血充盈灌溉,心气温煦推动,性事欲念的唤起有赖心神的主宰。若宗筋充养温煦不足,或神志失用,不能唤起性欲,均可引起阳痿失用。

1.5 肺朝百脉,充养宗筋 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朝百脉、司呼吸。《素问·经脉别论篇》:“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朝百脉,肺气宣降有序,百脉流通,气机运行有常,脏腑之气得以运行,气血精津以荣养周身,宗筋得养,宗筋气血充盈,阴茎伸缩自如。

若肺气亏耗,辅助心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的能力下降,宗筋失于充养,阴茎则不能正常充血,以致勃起不能,痿弱不用。《本草纲目》云:“阴痿,……有虚者,属肺肾。”

2 谨守病机,辨证施治

2.1 五脏均可致痿,肝肾为重点

导师认为五脏均有可能致痿,但引起阳痿的直接脏腑在肾,直接病位在肝,其它脏腑的病变都得通过肝肾而发为阳痿。

经曰:“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气盛,天癸至,精气充盛是肾主作强的物质基础。导师极重视补肾精、益肾气之法在治疗阳痿中的重要作用,临证常用大量菟丝子、沙苑子、熟地、枸杞、苁蓉、山茰等补益肾精之品以及仙灵脾、仙茅、巴戟天、蛇床子、鹿角、锁阳等温肾壮阳之物,以峻补肾中阴阳。既温肾壮阳,又顾护阴精,不忘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多用温润益精之品,少用刚燥性烈之物,使肾气充盛,作强有度。或在补肾基础上加安神定志之远志、柏子仁、龙骨、茯神、酸枣仁等,以交通心肾。

肝主疏泄,主藏血,主润宗筋,只有肝血充盈,肝疏泄有节,才能“淫气于筋”,宗筋血液充盈,气机调畅,升降有序,阴茎才能强劲灵活,举缩有度。

导师临证喜用白芍、当归、熟地以养肝之血;用柴胡、郁金、枳实、薄荷、刺蒺藜以疏肝理气,消忧解郁,调节情志;用蜈蚣、川芎、全蝎、蜂房、地鳖、地龙、炮山甲、路路通通肝经,疏肝络,扩血管、润宗筋以通筋起萎。

2.2 宗筋以气血为本,气滞血瘀是阳痿之主因 阴茎是以宗筋所聚,以气血为充。阴茎的勃起总是以心神欲念先动,肾之相火随之而起,阳气得以鼓动,推动肝血运行于诸经,汇聚于阴茎。因此气与血是阴茎勃起的直接动力和物质基础。若宗筋经脉正常,气血通畅,阴阳调和,则阴茎欲举而能勃起。

若气血亏虚,脉道不充,推动乏力,或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于阴茎脉络,或气滞血瘀,气血不畅,阴茎失去气的温煦与推动、血的滋润与充养,宗筋失养,则难以奋起,而成阳痿之病。正如《读医随笔》云:“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成瘀。”《景岳全书》云:“气虚而血滞,……血有虚而滞者”。《阳痿证》还说“每有瘀滞精窍,真阳之气难达阴茎,势遂不举”。可见气虚和气滞皆可使气不行血致瘀,而瘀必致痿。

导师临证针对气虚多用人参、党参、黄芪、茯苓、准山健脾益气;气滞多用枳实、枳壳、台乌、降香、陈皮、香附等理气行滞;血瘀则多用挑仁、红花、蒲黄、五灵脂、丹参、莪术、川芎等活血化瘀。

2.3 湿热亦是致痿的重要原因

《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此衰最早表现为宗筋不举而痿。《素问·奇病论》中指出:“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此痿也包括阳痿。《类证治裁·阳痿》:“……亦有湿热下注,宗筋迟缓而致阳痿者。”《景岳全书》称:“凡肝脾湿热致宗筋驰纵者亦为阳痿。”可见起居无节,辛热肥甘、醇酒厚味之品,导致脾胃损伤,易酿湿生热,使肝气淤滞,疏泄失常,气机不畅,筋脉失养,宗筋弛缓,发为阳痿。

导师认为湿郁热蒸,胶结难解,最难祛除,临床多用淡渗祛湿,常用茯苓、泽泻、萆薢、车前子、薏仁之类,使湿渗其下,热化其中;此外还常灵活运用苍术、苦参、蛇床子、黄柏、丝瓜络等清热以燥湿,使湿热分消;为使气畅湿化也常配伍沉香、丁香、木香使气机宣通,以达湿化热解痿除之效。

对于阳痿的治疗,导师总是以肝肾为重点,调理气血为关健,辅以宁心健脾,助肺益气,清化湿热,通络起萎等药。用药虽平淡无奇,却每能中病起疴。

[1]马远方.现代男性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2]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内经肾气素问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补肾育胎方对行IVF-ET肾气虚证不孕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