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炎的辨证施治

2011-02-10 13:30蔡中喜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研末渗出物益母草

蔡中喜

(甘肃天祝县华藏寺镇畜牧兽医站,733200)

奶牛子宫炎是奶牛产后子宫内膜及深层组织发生的各型炎症,属祖国医学带下范畴。可使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和治疗费用增加,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中兽医理论辨证治疗奶牛子宫炎26例,治愈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1 病因

主要是邪毒内侵,秽浊客于胞宫或淤血停滞胞宫引起,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饲喂失调,以致气血衰弱,阳气虚损,致使脾胃衰败,运化失常,因而湿浊停滞而致其患。此外久卧湿地,湿热熏蒸或产后淤血未尽,或助产时损伤子宫,以及胞衣残留胞宫,均可引起本病。

2 症状

精神不振,少草慢料,四肢无力,常作排尿、努责姿势。阴道流出白色或赤白相杂的粘稠渗出物,味腥臭,绵绵不断。病初渗出物清亮,若病期拖长,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严重感染,则渗出物呈灰白或灰褐色,甚至杂有脓血,气味恶臭。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甚至发展为盆腔炎、败血症而危及病畜生命,

直肠内触诊子宫,敏感性增高,病畜有痛感。若子宫内有脓蓄积,则子宫胀满,有波动。子宫壁菲薄,收缩性降低。压迫子宫时,脓可从子宫颈口流出。

阴道检查:子宫颈口开张,渗出物自子宫颈口流出,子宫颈口充血肿胀,阴道多附分泌物,重病例阴门、阴道均松弛无力。

3 辨证施治

3.1湿热型

证候:精神不振,口腔干燥,体温升高,频频努责,带色黄或赤白相兼,气味腥臭,宫口充血,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

主症分析: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以致带下淋漓不断,色黄或赤白相兼,气味腥臭。口腔干燥,舌质红,苔黄腻,均为湿热之证。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药用:黄柏 45g、黄芩 30g、二花 30g、柴胡30g、当归 30g、赤芍 30g、益母草 120g、川楝子30g、生地 40g、芡实 30g、巴戟 30g、甘草 30g。研末开水冲灌服,每日1剂。

当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时可配合抗菌素治疗。

病例:2008年3月10日,本镇任某饲养的一头5岁黑白花奶牛发病就诊,主诉:该牛发病多日,灌服中药和注射青霉素数天无效。诊见:精神不振,行动无力,水草减少。常作排尿、努责姿势,阴户外流出脓性渗出物,气味恶臭,口干,苔黄腻。直肠内触诊子宫,敏感性增高,病畜有痛感,子宫壁菲薄,收缩性降低。压迫子宫时,从子宫颈口流出脓性渗出物。诊为湿热性子宫炎。药用:黄柏 45g、黄芩 45g、二花 30g、柴胡 30g、当归40g、赤芍 30g、益母草 160g、川楝子 30g、生地40g、芡实 30g、巴戟 30g、甘草 30g。研末,开水冲灌服,每日1剂。连用5日,后随访痊愈。

3.2虚寒型

证候:带色青白,清稀无臭,宫口淡白,子宫反应迟钝,舌苔白厚,湿润、舌色淡、尿频,尿清长,粪便溏。

主症分析:肾阳不足,阳虚则寒,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津液滑脱而下,故带下清冷。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下暖膀胱,故尿频,尿清长,粪便溏。肾虚不能温暖胞宫,肾虚失养,舌质淡,苔薄白,均属阳气不足之证,治以燥湿、祛寒、补益肾气为主。

药用:白术 45g、党参 60g、山药 30g、白芍30g、陈皮 30g、柴胡 30g、黄芪 60g、苍术 30g、升麻 20g、益母草 120g、生二丑 20g、炒二丑 20g、黑附子20g、干姜20g、炙甘草20g。研末开水冲,引黄酒250ml灌服。

病例:2010年2月16日,本镇吴某饲养的一头6岁奶牛因率配不孕就诊。诊见:营养一般,少草慢料,精神不振,阴门松弛开张,带下清冷如鸡蛋清,量多,淋漓不断。直肠检查,右子宫角稍弛缓,左子宫角及宫体严重弛缓而且舒张,空气充入,粗如胳臂。阴道检查,阴门、阴道均极松弛,子宫颈口洞开不收,全手可入。抚摸宫体,子宫内壁松弛而舒张,阴道附有清冷的白带。诊断为虚寒性子宫炎。药用:白术45g、党参60g、山药30g、白芍 30g、陈皮 30g、柴胡 30g、黄芪 60g、苍术30g、升麻 20g、益母草 120g、生二丑 20g、炒二丑20g、黑附子20g、炙甘草20g。研末开水冲,引黄酒250ml灌服。每日1剂。连用4日,后随访已配种受孕。

猜你喜欢
研末渗出物益母草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茉莉花根巧治病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癌症发现札记
治疗带状疱疹后疼痛验方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治头发脱落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