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2011-02-10 17:14金丽芳王海婕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5期
关键词:吴中区生期死胎

金丽芳 王海婕 杨 红

(苏州市吴中区妇幼保健所,江苏 苏州 215128)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吴中区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妊娠28周及28周以上至出生7d内围生儿死亡进行总结分析,目的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做好产前保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统计年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2年在吴中区各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共13581例,围生儿死亡94例,发生率为6.92‰。依据2005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的围生儿死亡原因登记个案表、每月的“苏州市围生保健情况月报表”所提供的94例围生儿死亡病例,其中双胎3例(死者4例)。

1.2 方法

妊娠28周及28周以上至出生7d内为围生期。妊娠周数难以推算者,以出生体质量1000g以上或身长>35cm为28周。统计吴中区2年围生儿病死率;死胎、死产、新生儿7d内病死率;回顾分析致死原因。

2 结 果

2.1 围生儿死亡情况

围生儿13581例,其中死胎53例,死亡构成比56.4%;死产10例,死亡构成比10.6%;新生儿死亡31例,死亡构成比33.0%。

2.2 围生儿前五位死亡原因比较

围生儿前五位死亡为不明原因23例,死亡构成比24.5%;早产19例,死亡构成比20.2%;畸形12例,死亡构成比12.8%;妊娠合并高血压6例,死亡构成比6.4%;胎盘早剥4例,死亡构成比4.3%。

3 讨 论

3.1 围生儿病死率的变化,死胎53例占死亡构成比56.4%;新生儿死亡31例占死亡构成比33.0%;死产10例占死亡构成比10.6%。死胎的上升与空气污染、食品污染、辐射污染等因素有关[1]。

3.2 围生儿死亡中从孕妇居住地中看外来孕产妇65例占69.1%;孕37周以内57例占60.6%;男女各占50%;产前无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共77例占81.9%。从孕妇居住地、孕周、产前检查比较中发现大部分是流动孕妇未作产前检查或不定期检查且在孕37周前分娩的较多。

3.3 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死胎以不明原因(23例不明原因死胎中20例是孕37周前分娩,其中18例为流动孕妇大部分产前无检查或不定期检查)、妊娠合并高血压为主;死产以胎位异常、胎盘钙化为主;新生儿死亡以早产、畸形为主[2-4]。

据以上资料可知围生儿死亡明显发生于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孕妇文化素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流动性相对较大居住的是出租房或较偏僻的地方,周围环境条件差,且存在经济困难等问题。由于这些原因导致这一群体的孕妇在孕期相对不容易接受产前监护,孕母文化程度低,妊娠知识缺乏,自我监测能力差,围生儿病死率相对高。针对这些情况,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抓好孕产妇的属地管理,可通过媒体、报刊、板报、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育龄妇女和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5];加强产前检查、婚前医学检查等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主要干预措施;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等方面着手,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围生期保健工作,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1] 黄惠萍.58例围产儿死亡评审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3):57-58.

[2] 梁向华.20年间围产儿死亡构成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3(7):541-542.

[3] 代礼,周光萱,朱军,等.出生缺陷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38.

[4] 严仁英.我国围产医学的发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8):457-458.

[5] 许炽华,徐志清,陈美珍,等.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1985,3(5):255.

猜你喜欢
吴中区生期死胎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吴中区退休老人社会化管理服务城乡差异及对策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