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护理研究

2011-02-10 17:42陆正荣
中外医疗 2011年29期
关键词:伤肢镇痛剂筋膜

陆正荣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 江苏南通 226001)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e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或OFCS)又称为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或者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1]。为探讨研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前期防治护理措施,本文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4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式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4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3例,女性39例;年龄区间为17~59岁,平均年龄为(38.7±4.2)岁。患者的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致伤89例,挤压致伤31例,高空坠落伤22例;从骨折部位分类,包括胫腓骨骨折77例,肱骨尺桡骨折53例,手足部12例。所有142例患者经确诊后进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113例,非手术治疗29例。

1.2 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临床对治疗情况的总结,结合文献资料确定在治疗护理中存在如下危险因素:(1)医护人员早期诊断认识不足:骨筋膜室综合征往往继发于物理损伤与骨折,早期持续疼痛症状往往被简单认识为骨折表现,其实属于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早期未能及时诊断则会失去切开减压的有效时机,后期造成严重截肢。(2)肢体包扎过紧:对患者的四肢骨折往往使用夹板、石膏进行固定,但这样一旦包扎过紧极易导致筋膜室容积空间变小,同时骨折处及其周围损伤软组织的渗血、肿胀、致筋膜室压升高,造成血管、神经、肌肉等筋膜室内容物受限而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3)镇痛剂过量使用:患者外伤疼痛难忍时,医护人员往往会第一时间提供镇痛剂,但一旦镇痛剂的使用未经过专业药师,极易发生麻醉类镇痛剂的使用导致病情恶化并延误。(4)输液外漏处理不当:由于受到液体外漏及药物的刺激,导致局部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而不当热敷、按摩等理疗手段会加速组织代谢和渗出。组织间压力升高并压迫骨筋膜间隔,导致容积变小,进而引发肌肉、神经组织缺血缺氧。

1.3 防治护理

(1)改善患者血供:对于四肢骨折尤其小腿及前臂骨折患者应及时对外固定物及绷带的松紧程度进行检查,确认肢体是否存在受压迫状态并予以纠正,并在必要时进行冷敷等理疗措施降低组织的代谢,改善血供。(2)针对式体位:疑似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应将患肢固定并予以降温,同时杜绝抬高患肢、热敷、按摩的行为,避免因患肢抬高造成肢体动脉血压的下降,进而加重组织的缺血缺氧与组织坏死速度。(3)医护人员实施关注护理:①提高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警觉性:注意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的包扎松紧度,禁止挤压未固定状态的石膏,高频次观察患肢的疼痛、肿胀及手指脚趾血液循环状态。②观察综合征早期表现:一旦患者入院后发生患肢持续疼痛并加重;局部压痛明显,指(趾)呈屈曲状,被动牵拉指(趾)时会引发剧烈疼痛。上述症状是综合征的早期表现,应报请医生处理,并在必要时松开外固定物并放平伤肢,尽量严谨使用镇痛剂。③患肢肿胀程度:由于此类肿胀与其它一般的外伤肿胀与水肿不同,往往皮肤发亮且呈现暗红色;软组织缺乏弹性,严重者可能显现张力性水泡或瘀斑。对此应由医生及时处理切开减压并杜绝使用局部热敷、按摩等手法来消除肿胀。④伤肢变化:筋膜室压增加会导致肌肉神经血供障碍,致使伤肢远端感应异常,例如痛觉、皮肤温度、动脉搏动等指标。这同时是综合征反应之一。⑤生命体征变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尿量、血生化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记录。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现场处理。

2 结果

142例骨折患者早期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中,随访6~12个月,均在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并进行治疗。治疗后22例存在肢体功能障碍,6例肢体功能部分丧失,其余114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达80.3%。

3 讨论

人体在前臂和小腿处均存在双骨和骨间膜,同时筋膜较为厚韧缺乏弹性,致使筋膜室容积余量较小。因此在外伤引发筋膜室容积锐减以及筋膜室内容物骤增时,会导致筋膜室压力升高,进而造成筋膜室内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受压迫、缺血而引发筋膜室综合征[3]。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4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护理,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22例存在肢体功能障碍,6例肢体功能部分丧失,其余114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达80.3%。综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认识不足、肢体包扎过紧、镇痛剂过量使用、输液外漏处理不当等。护理人员应注重改善患者血供、保持针对式体位、实施关注护理,对患肢肿胀程度、伤肢变化、生命体征变化等状况进行观察记录。

[1]郑光锋.[J].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中国矫外科杂志2009,17(14):1115~1116.

[2]麻雪娇,王颖瑛.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3):32~33.

猜你喜欢
伤肢镇痛剂筋膜
七叶一枝花酊湿敷疗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疗效观察*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健康素养
(怀尔德:死亡恐惧的镇痛剂
——《白噪音》中“无知”的力量与脆弱)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痛经时能服止痛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