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

2011-02-10 21:17
浙江畜牧兽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母源免疫抗体稀释液

(义乌市稠城镇街道办事处,浙江义乌 322000)

动物的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和预防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笔者调查,近年来,有些畜禽养殖场(户)虽然免疫率提高了,但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免疫效果仍令人担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诸多因素。

1 疫苗质量

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养殖场(户)在购买疫苗时必须选择由农业部批准,并经GMP质量认证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并认真检查生物制品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是否有破损等情况,疫苗购入后应由专人保管,登记入册,定期检查。

2 运贮方式

不同疫苗的运输和贮存条件略有不同,必须按照疫苗说明书上的规定条件运输和贮存。如病毒苗、血清、冻干活疫苗一般应在-18℃冷冻条件下保存;细菌苗、诊断液、类毒素、油佐剂灭活苗一般应在4~8℃冷藏条件下保存,要防止高温、冻结和阳光直射。

3 个体差异

据生产实践,机体的免疫应答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一个畜禽群体中,不同品种、甚至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种疫苗的反应强弱也各不相同,具有一定差异。

4 营养环境

营养状况是影响机体免疫效果外部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和过剩都会导致免疫效果下降。畜禽体内的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受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等因素的调节。当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获得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5 母源抗体

近年来,由于种畜禽广泛使用各种疫苗,使幼畜、禽的母源抗体水平显著提高,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可保护其后代免受疫病感染。如在母源抗体处于高水平期间进行免疫接种,母源抗体就会中和疫苗成分并抑制其在动物体内的抗体效价,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因此,科学的免疫程序,其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理的首免日龄。

6 人为因素

6.1免疫操作不规范 如注射过期疫苗,疫苗剂量过多或不足,对生物制品没有很好检查,不按照说明书上的具体步骤进行规范操作。

6.2同时注射多种疫苗 疫苗注射后,机体需要一定时间以产生免疫抗体。如果多种疫苗同时注射,就会互相干扰,影响免疫抗体的形成,免疫效果往往不佳。

6.3免疫注射时消毒不严 注射疫苗前要做好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的充分消毒。免疫接种时,每注射1头(羽)畜禽要换一枚针头,以免引起疫病传播。同时,免疫注射前后,还要避免清扫消毒和使用抗菌药物。

6.4疫苗稀释液选择不当 有些疫苗需有一定的稀释液稀释后,方可进行免疫接种,部分防疫人员不按规定选择稀释液,则会降低疫苗的效价和免疫原性,影响免疫效果。

6.5免疫接种途径不对 畜禽免疫接种,不同疫苗都有不同的接种途径,如果应该肌内注射接种的进行皮下注射,应该饮水免疫的进行点眼、滴鼻接种,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6.6盲目接种 如给染病畜禽或怀孕动物及过早给仔畜禽进行免疫接种,都会导致免疫失败或影响免疫效果。科学的免疫程序是确定准确的免疫项目,选择最佳的疫苗,安排合理的免疫时间,合适的免疫次数和免疫间隔,适宜的接种剂量和正确的接种途径。

猜你喜欢
母源免疫抗体稀释液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影响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猪母源抗体的应用
农村散养鸡群H5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畜禽样品采集数量和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标准探讨
3种稀释液对鸡精液体外常温保存的影响
母源抗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