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奶牛低磷性红尿病的诊治

2011-02-10 21:17王金合,金秀英,苑荣丽
浙江畜牧兽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焦虫黄染粘膜

奶牛红尿病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而低磷性红尿病与其他红尿病又较难鉴别,经常造成误诊,延误治疗,造成损失。

奶牛低磷性红尿病是指由于饲料中磷含量不足或牛体内磷的消耗量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诊上以低磷酸盐血症、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多发生于产后不久的3~6胎高产乳牛,病死率高达25%~30%。

1 发病原理

主要是因奶牛日粮中缺磷或磷含量较低,加上母牛产奶量高,磷排出量增加,导致磷供应不足而出现低磷酸盐血症,从而引发本病。

据研究证实,无机磷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过程中的一种必要因子,缺磷时,红细胞的无氧糖酵解作用则不能正常进行,作为酵解产物的三磷酸腺苷相应减少,而三磷酸腺苷主要起着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三磷酸腺苷量减少,就会引起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发生红细胞变形、溶解,产生血红蛋白。

2 临床症状

红尿是本病的明显症状。轻症多在分娩后不久突然排出泡沫状血红蛋白尿,颜色逐渐由淡红色、红色、赤褐色到咖啡色。

病牛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尿量相对减少;随着病情发展,病牛食欲减退,反刍、嗳气功能紊乱,瘤胃蠕动减弱;呼吸次数增加,脉搏增数,心跳加快加强,颈静脉怒张,产奶量降低;可视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凝固性降低,血清呈樱桃红色;心脏听诊,偶尔发现杂音,肝区叩诊呈现疼痛反应。

3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数减少,由正常的(5.0~6.0)×1012/L降至(1.5~2.0)×1012/L以下,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降低。血清无机磷含量由正常的1.29~2.58 mmol/L降至0.13~0.48 mmol/L,个别严重病例甚至可降至0.06 mmol/L。血清钾含量降低;尿素氮含量增多;尿液检查,含有血红蛋白、蛋白质、尿素氮。

根据奶牛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即可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临床常见的奶牛焦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相鉴别。

奶牛焦虫病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致的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流行依靠蜱传播,多发于气温较高的6-9月。病牛体温升高,消化紊乱,贫血,粘膜苍白、黄染,出现血红蛋白尿。血液涂片镜检,在红细胞中可见到环形焦虫虫体。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粘膜和皮肤坏死及短期高热为特征。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鼠类大量繁殖活动时期,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病牛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可视粘膜苍白、黄染,鼻唇部粘膜坏死,并表现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尿。通过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

4 防治方法

4.1加强饲养管理 供给病牛全价日粮,注意添加麸皮、高粱、米糠、骨粉、豆饼等含磷丰富的饲料。

4.2药物治疗 根据病牛体重大小,静脉注射磷酸二氢钠300~500 mL,间隔12 h后第2次注射,一般注射2次红尿即可消失。

病重牛可同时口服“速补磷”口服液,每次250 mL,每日2次,连用3 d。

对贫血奶牛,可使用右旋糖酐铁、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严重贫血者要及时采取输血疗法。

4.3补充营养 为补充血容量,增加机体能量,应适当补给生理盐水、氨基酸、维生素C、葡萄糖和维生素A等药物。

王金合,金秀英,苑荣丽

(河北省行唐县兽医防疫站 050600)

猜你喜欢
焦虫黄染粘膜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中西药治疗牛焦虫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试剂盒研制
河南遂平县奶牛焦虫病的流行学调查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