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肉牛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2011-02-12 11:2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4期
关键词:饲草月龄母牛

陈 院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畜牧中心,固原 756300)

为摸清肉牛生产现状,给制定科学合理的肉牛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隆德县畜牧中心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养殖户、加工企业对当前肉牛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研,找出制约肉牛生产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及措施。

1 基本情况

1.1 肉牛生产

经统计,2010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31 214头,其中存栏88 495(其中能繁母牛27 851头)头,出栏42 719头,出栏牛头均胴体重150kg,牛肉产量达6 407 t。

1.2 活牛交易及价格

通过走访农户和调查活畜禽交易市场,18月龄能繁母牛体重平均在300kg范围内,市场交易价格在3 800元左右,24月龄能繁母牛体重平均350kg,市场交易价在4 200元左右;6月龄青年牛体重平均200kg左右,市场交易价格2 800元左右,12月龄青年牛体重平均在250kg左右,市场交易价在3 750 元左右;12月龄架子牛体重平均在250kg,市场交易价格14.6 元/kg,24月龄架子牛体重平均480kg,市场交易价格14.6 元/kg;24月龄育肥牛体重平均500kg,30月龄育肥牛体重平均600kg,市场交易价14.6 元/kg。

1.3 养牛投入与收益

调查显示,能繁母牛年投入3 400元(每天精粗料成本约9.35元),产出3 800元(年产1犊牛),纯收入400元;体重480kg左右的架子牛育肥1年,需投入饲料成本3 600元,产出为9 000元,扣除架子牛成本3 900元,纯收入1 500元;400kg左右的育肥牛4个月为1个育肥期,1个育肥期需投入饲料成本1 500元,产出8 500元,扣除育肥牛购入成本6 200元,纯收入800元。

1.4 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多年来,隆德县肉牛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初步形了以张程、杨河2乡为核心的草畜产业发展带,产业发展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4.1 示范村建设 截止目前,全县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村17个,累计修建暖棚牛舍5 388座。“三贮一池”共988座,达到19 760 m3,投放铡草机5720 台。有组织的外调基础母牛726头,对2010年新增良种基础母牛补贴982头。

1.4.2 饲草资源 全县共有天然草场34.18万亩,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26.5万亩,1年生禾草稳定在10万亩。种植青贮玉米4100亩。

1.4.3 技术推广 主推黄牛冷改良和饲草调制技术,2010年全年冷配改良黄牛1.8万头,调制饲草10 800 t,其中青贮4000 t,黄贮6800 t。

1.4.4 规模养殖场 发展百头规模肉牛场养殖场14个,共建成规格为12×60 m的双列式暖棚牛舍30栋2.16万 m2,“三贮一化”池7 000 m3,可同期存栏肉牛3 000头,年出栏肉牛1万头。全县共注册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16个,入社人数604人,年饲养肉牛10 030头。

1.5 肉牛屠宰加工

隆昊肉类有限公司是隆德县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修建的年屠宰能力达2 000头的加工企业,该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屠宰流水线、全套进口分割和真空包装设备,按照伊斯兰方法吊挂屠宰。2010年,收购屠宰肉牛1 000头,头均胴体重240kg,生产高档牛肉240 t。

2 存在问题

2.1 资金短缺,发展动力不足

由于群众自有资金有限,大多数规模养殖户建场后,由于融资困难,信贷资金额度小,补栏生产周转资金不足,制约着规模化、标准养牛发展。

2.2 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不完善

目前隆德县仅隆昊肉类有限公司一家龙头企业,因为该公司收购条件较高,农户、贩运大户不愿将牛出售给隆昊,直接运往平凉等周边城市。隆昊公司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致使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大市场缺乏稳定的支撑载体,还处于低层次生产阶段,其基础性主导地位尚不牢固。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基本上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联机制。

2.3 草畜不平衡,饲草利用率不高

多年来大力推广的青贮、氨化等饲草加工调制技术受群众饲养条件和饲养规模的限制,除在张程、杨河2个养牛重点乡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外,在其他乡镇难以普及,同时草畜脱节和发展不平衡,奠安、山河等乡草多畜少,张程、杨河畜多草少,即有饲草资源不足的现实,又有饲草资源未能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壮大。

2.4 良种基础母牛流失严重

多年来,通过推广黄牛冷配改良技术,肉牛的良种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改良牛犊比当地土种牛生长快,市场售价高,大多数养殖户贪图眼前利益,将改良牛犊出售,改良成果流失,没有建立稳定的良种基础母牛群。

2.5 专业合作协会组织化程度不高

专业合作组织机制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业合作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建立不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比较弱,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没有一定的约束,组织开会学习时间很少,每名会员养殖的具体情况协会都很难掌握。

3 对策

肉牛产业发展要按照“品种优化、技术配套、机制创新、综合示范、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规模化养殖园区(场)、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从暖棚圈舍、“三贮一化”池、铡草机投放、牧草种植、品种改良、饲草调制、疫病防治、标准化饲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3.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肉牛产业发展合力

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要切实加强政府推动力度,明确发展思路,确定目标任务,把各项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形成农牧部门牵头,乡(镇)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其他力量广泛参与的发展模式,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推广各项技术,强力推动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2 扩大饲草种植面积,丰富饲草资源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大多年生优质牧草和一年生禾草种植面积,尤其在肉牛养殖示范村,加大青贮玉米和地膜玉米种植面积,建立多元化饲草种植基地,实现“为养而种、种养结合”。(1)大力推广青贮玉米和地膜玉米种植,优化饲草种植结构,实现多元化饲草供应机制;(2)大力推广饲草青贮、氨化加工调制技术,提高饲草综合利用率。在适宜种植青贮玉米的乡(镇),重点推广以青贮、黄贮为主的饲草加工调制技术;(3)在稳定26.5万亩多年生牧草面积不变的基础上,加大更新改良力度,提高多年生牧草产草数量和质量,为全县草畜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4)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充分利用搬迁闲置农田。通过承包、租凭等方式,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加强肉牛规模养殖场(大户)扶持,扩大饲草种植面积,丰富饲草资源。

3.3 狠抓品种改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黄牛冷配改良技术。(2)在现有冷配改良点的基础上,结合肉牛产业发展情况,适时在养牛发展较快的村组新建冷配改良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冷配改良网络体系,大力推广冷配改良技术,实现示范村适配母牛受配率100%,情期受胎率80%以上;(3)继续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良种基础母牛群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自治区中南部设施养殖项目,依据乡(镇)畜牧兽医站建档立卡,佩戴良种基础母牛专用耳标情况,对初生良种母牛犊连续3年按200元、200元、300元标准给予补贴,通过补贴,引导广大群众能够长期饲养良种基础母牛犊,不断扩大能繁良种基础母牛群体规模。

3.4 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肉牛综合生产效益

在发展千家万户养殖的同时,在示范村建设以育肥为主的规模化肉牛场,以育肥带动农户养母牛,形成千家万户搞繁殖,规模化育肥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技术人员要长期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强化技术指导,做到培训、指导、服务“三到位”。同时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在规模养牛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将肉牛短期育肥、品种改良、饲草加工调制、标准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追溯等肉牛养殖先进技术组装配套,充分运用于生产当中,建立肉牛养殖科学示范平台,切实提高肉牛生产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

3.5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采取争取项目投资、招商引资、银行贷款、财政补助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协调组织较大数额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等各类信贷资金扶持农户、企业和养殖园区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整合各类养牛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肉牛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及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补助,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银行信贷资金为配套、农户和企业资金为主体、社会资金和引进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3.6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后劲

以隆昊肉类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推广“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带动和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由协会代表农户,与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稳定供求关系,促进“产、加、销”协调发展,使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形成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各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经纪能人和私营老板作用,培育出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区、市级龙头企业,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后劲。

猜你喜欢
饲草月龄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