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夫妻的“种菜管理学”

2011-02-12 07:50
当代党员 2011年2期
关键词:周正沟渠种菜

舒 畅

大足县铁山镇胜丰村。

一声鸡鸣之后,“咔哒咔哒……”声划破了乡村的寂静,高金坤开着旋耕机正在翻土。

2009年,高金坤和妻子周正群放弃城里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建立了周记生态农业基地,并探索出一套“种菜管理学”。

需求至上

“番茄能卖四五万元,苦瓜能卖四五万元,丝瓜能卖六七万元……”高金坤拿出笔和纸计算着。

看着女婿敲打着“如意算盘”,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岳父母开始担心——两个娃儿投资了30多万元,可别打了水漂啊。

2008年,周正群和丈夫高金坤回到家乡,看到肥田沃土只种了一季水稻,便萌发了种菜的想法。

各自放弃了年薪十万元的城市白领工作后,夫妻俩回家当上了菜农。

“我们一定要明白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不理会岳父母担心的目光,高金坤继续在那里高谈阔论,“现在的人嘴刁,老品种已不能满足他们了。”

夫妻俩立即与云南蔬菜种植基地联系,引进新的品种试种。

“我们周记蔬菜基地里不准使用农药,杀虫药要用无公害药物。”夫妻俩的生态理念着实吓人一跳。

“那价格可要高出五六倍啊!”亲朋好友都无法理解夫妻俩的“败家”行为——到云南买菜种,用高价杀虫药,简直是在“烧钱”。

“烧钱”并没有终止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分工和分权

“租地可以,但是改变我的土地面貌不得行!”

周正群夫妇修建沟渠的计划遭到了土地出租者的反对。夫妻俩计划修建一条近百米长的沟渠,将村里的猪粪直接引到大棚作为肥料。

“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解决了村里的排污问题。”周正群说。

“一举两得”的计划搁浅了。

年过半百的吴中位决定主动出击。他逐家逐户地上门拜访,经过多日的工作,村民们终于同意沟渠的修建。

吴中位是周记的两名主管之一。身为地间主管的他,管理着生态农业基地里的30多名菜农,同时负责协调基地与村民的关系。

另一名主管是牛用中,负责周记的农业技术管理,从菜种、肥料的选取到播种、收割,老牛都要参与。

周记甫一建起,周正群和高金坤便大胆聘请地间主管和技术主管,并把人员管理、公共关系、农业技术管理等权限下放给两名主管。

“外人信得过吗?”亲友的质疑之声又起。

“我们是外行管内行。”周正群坦言。

“为何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效率高?”周正群说,“因为流水线上的工人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夫妻俩,要大胆放权,让专业人士参与周记的种菜事业。

“老吴原来是村里的组长,在村里德高望重,协调人员和邻里关系很有一套。”周正群点评着,“老牛是老技术员了,熟悉种植技术。”

夫妻俩也分了工,周正群抓生产,高金坤抓营销。基地里,每个人各司其职。

人力资源开发

“周记的蔬菜长成!”蒋秀碧欢快地喊着。

而在两年前,58岁的蒋秀碧还是个满面愁云的人。“窝在屋子里,人的心情不好,常常和村民吵架。”蒋秀碧说。

自从进了周记,蒋秀碧多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人也开朗多了。如今,蒋秀碧和老伴都在周记打工,每个月有1200多元的收入。

在农村,像蒋秀碧这样的人群数目很大,周记为“蒋秀碧们”创造了一个平台。

周正群在村里搞起了招聘会,30多名村民进入周记。随后,周正群又安排牛用中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一支由“老弱妇孺”组成的队伍,很快被打造成了一支善于耕作的“精兵”。

“农村妇孺是一种被错置的资源,巧加搭配,就能释放出惊人能量。”曾任软件公司大区经理的周正群深谙其道。

如今,周记一年可以产生5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就算是种菜,也可以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學。”周正群摘下一个番茄,意味深长地说。

猜你喜欢
周正沟渠种菜
On-surface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arbyne-like nanostructures with sp-carbon
海底能种菜?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Quench dynamics in 1D model with 3rd-nearest-neighbor hoppings∗
李伟贤、叶子康、周已程、周正男作品
灌区沟渠对氮磷的截留机理及去除效果研究
种菜
洞庭湖典型垸内沟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自种菜,更安全?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