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初探

2011-02-16 13:51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1期
关键词:钟山区渣场矿产

曾 敏

(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利局,贵州六盘水 553000)

钟山区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初探

曾 敏

(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利局,贵州六盘水 553000)

矿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钟山区

钟山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在对矿产资源储量、开采情况及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①基岩裸露区域采用覆土整治复垦或恢复植被进行治理;②矿区废弃的渣场、矿场可采用工程、植物及土地防渗与整治等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理;③崩塌、沙化、退化地段及受粉尘污染等危害的区域采取植物措施治理;④沉陷地段通过推土回填平整后可作为农业用地,也可采取挖深垫高的办法将其改造为池塘或人工湖。同时,还提出了提高矿区干部职工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的矿区水土流失治理保障措施。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政府驻地,为六盘水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已探明储量的有 20余种。由于历史原因,矿区群发性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突出。矿产开采除直接破坏地表、地貌,侵占土地外,排出的废渣也侵占了大量土地,导致矿山周围耕地面积减少,尤其是地下开采引起地表陷落,改变了地下水的循环状况,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同时,由矿山废弃物堆积引起的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甚至引发溃坝、泥石流,使生态环境、流域水环境遭到破坏,矿区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 钟山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

钟山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段,以山地为主,地处东经 104°30′— 105°10′、北纬 26°26′— 26°53′之间,国土面积 476 km2,海拔 1 450.3—2 900.3 m,西北高、东南低。年均气温 12.5~13.1℃,年降水量 1 092.3~1 251.7 mm,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5—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 80%以上。土壤以山地灌丛草甸土、黄棕壤、石灰土为主,且多呈微酸性,p H值介于5.5~7.5之间。植被以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阔叶落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 30.4%。

钟山区辖 9个镇(乡、街道办事处),总人口 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4.68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 453元。全区农业用地 17 132.4hm2,林业用地 19 164.3hm2,牧业用地1 378.3 hm2,建设用地 6 215 hm2,未利用地 3 710 hm2。全区现有耕地14 000 hm2,其中坡度≤25°的 12 357 hm2,介于 25°—35°之间的 1 453 hm2,≥35°的有 190 hm2。全区石漠化耕地面积 2 788 hm2。

2 矿产资源概况

2.1 矿产资源特点

(1)矿产种类较多、总量大。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 20余种,主要有煤、铁、铅、锌、石灰石、硅石、莹石等。煤炭探明储量 15.36亿t,煤种齐全,分布相对集中。铅锌矿探明储量 178万 t,铁矿石储量 2.5亿 t,非金属矿产的冶金辅料(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和建筑材料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2)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主要矿产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开采。

(3)主要矿产储量大,质量较好,基本符合工业要求。

(4)共(伴)生矿产矿床较多,富矿少、贫矿多,开发利用困难。

2.2 矿产开采及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

钟山区境内共有矿产开采企业 106家,矿业从业人员 10.6万人,其中国有企业 12家、地方企业 94家。按矿种分,煤矿企业 41家,铁矿企业 1家,铅锌矿企业 4家,其他矿种企业 60家。全区矿界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5 747.28 hm2,其中煤矿4 678.7 hm2、铁矿 320.4hm2、灰岩 398.45 hm2、铅锌矿 349.73 hm2;按地类分,有林地 851.59hm2、灌木林地 788.12 hm2、未成林造林地 884.97 hm2、无立木林地 83.61 hm2、宜林地 209.96 hm2、非林地 2 297.91hm2、矿山生产用地 631.12 hm2。

全区因开矿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5 116.16 hm2(包括地面剥蚀面积、废弃渣场面积以及专为开矿的矿山道路面积等),其中挖损面积 3 010 hm2、占压面积 71.93 hm2、土地退化面积181.4hm2、发生地质灾害面积 1 852.83hm2。矿产开采间接影响范围,比如矿产开采引起的沉陷、沙化、退化地及受粉尘污染等危害区域的面积有 1 935.69hm2。

2.3 钟山区水土流失现状

据最近一次遥感调查数据,钟山区水土流失面积 196 km2,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矿区开采造成的,土壤侵蚀模数为 2 738 t/(km2· a)。

3 矿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不同矿区,水土流失特点不尽相同。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农耕措施相结合,配以土地防渗与整治等措施治理矿区的水土流失。

3.1 对基岩裸露区域的治理

对基岩裸露区域可采用植物措施或农耕措施治理。对基岩裸露、较平缓且取土又方便的区域,可采用全面覆土方式治理,覆土后根据用地需要再确定利用方向;取土条件较差的,可采用人工修筑种植穴进行客土造林方式治理。对基岩裸露严重、裸露地又陡峭的区域,可选用具有吸附能力的藤蔓植物进行绿化。

治理后若作为林业用地,则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耐贫瘠、抗旱的树种,乔木可选择刺槐、华山松、滇柏、圆柏等,灌木可选择油麻藤、爬山虎等。造林密度应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做相应调整,但不宜超过 6 000株 /hm2。若作为牧业用地,则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草的原则,选种本地适应的黑麦草、三叶草等。

3.2 对废弃渣场、矿场的改造和治理

渣场是指固体废弃物的存放场所,如排土场、矸石山、贮灰场、尾矿库、各类弃渣弃土的堆放场地。

对于渣场的治理,总体上可采用工程、植物及土地防渗与整治等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具体来说,对可能造成滑坡、塌方的渣场,改造时应先修建拦挡、截排水设施或其他稳定边坡工程;对易产生降雨淋溶污染的尾矿、尾沙、赤泥等的堆放场地,必须严格布设防止径流外泄、渗漏措施,对毒性较大的弃渣必须包埋或做其他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时除可采取客土(即覆土)造林、种草方式外,还可采用铺生态植被毯方式恢复植被。造林时通常采取人工播种和栽植相结合的方法,乔木可选柳杉、枫香、青冈、麻栎、女贞等,灌木可选夹竹桃、火棘等,草本植物可选黑麦草、三叶草、香根草,也可采用藤蔓植物如爬山虎等。对废弃矿场的改造和治理可参照渣场的改造方式。

3.3 对崩塌、沉陷地质灾害区域的治理

容易崩塌区域一般地势较高、植被稀少,可采取植物措施进行治理。选择适合本地深根性、浅根性树种混交造林,在土质较好的地方可种植云南松、柳杉等,在土质较差的地方可种植华山松、光皮桦等既耐干旱瘠薄又保持水土的树种;灌木可选生长快、萌芽力强、能快速成林的品种,如紫穗槐等。播种、植苗均可,宜适当密植,以保持水土。崩塌区域的地势险峻,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有条件的可采取飞机撒种。

对有沉陷地质灾害的矿区,应准确预测沉陷的范围、深度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已形成的沉陷地,若为山地则可采用植物措施以预防或减缓再沉降,若为凹地则可根据其深度来确定治理措施,具体为:沉陷深度小于 1 m的,推土回填平整后作为农业用地;沉陷 1~3 m的,可采取挖深垫高的办法,挖深段可蓄水养鱼、种藕,垫高段可作为农业用地。凹地回填成本较高,若有条件,则可改造为蓄水池用来养鱼,或结合周围地形、综合规划进行人工景观设计。

3.4 对沙化、退化地及受粉尘污染等危害区域的治理

土地沙化、退化,主要是井下作业降低土壤含水量引起的,可参照上述恢复植被的方式进行治理。粉尘主要是选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可采用改进生产工艺、在矿区种植大量抗污染的树种(如滇柏、女贞等)进行治理。

4 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矿区干部职工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是充分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水土保持法颁布纪念日,广泛深入地宣传水保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的危害及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二是加强对矿区领导干部、职工的水土保持及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矿区干部职工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激发他们珍惜、保护水土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矿区水土流失的科学治理。

4.2 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首先要加强对矿区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的保护;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和落实率。

S 157.2

C

1000-0941(2011)01-0063-02

曾敏(1964—),女,重庆市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2010-09-21

(责任编辑 孙占锋)

猜你喜欢
钟山区渣场矿产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到钟山区考察“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
钟山区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
不同防治措施对弃渣场土壤侵蚀的影响
——以四川杂谷脑河古城水电站弃渣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