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对学生自我身份认知架构的分析

2011-02-23 01:15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语料库身份架构

张 莉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1101)

一、文献回顾

近二十年来,关于“身份”的研究层出不穷。学者们从社会学角度(Stryker 1987)、心理学角度(Tajfel&Turner 1986;Turner et al.1987)和综合视角(Abrams&Hogg 1999;Simon,2004)对“身份”的构建展开研究。遗憾的是,这其中几乎没有什么研究是将身份研究与新兴学科——语料库语言学——结合起来的。本篇文章采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的文本资源,运用WordSmith软件进行检索的手段,提取了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词丛共现情况,旨在运用这些信息来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心理认知架构。

“身份”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自我的感知与认同。Simon(2004)曾告诫:应避免将“身份”当成是一个“实体”,因为这会产生误导,使研究“偏离一个更有前景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分析”(Simon 2000,引自Spencer-Oatey 2007,作者译)。而假如把“身份”研究当成是个文化概念,那么“在当代复杂的社会中,要界定某一特殊社会群体并进而研究其中成员的语言、文化身份会十分困难”(Kramsh 2000:66,作者译)。再者,倘若将“身份”作为认知的一个概念,那它“通常被理解成定义自我、诠释自我的一个社会心理建构过程,且通常是略缩的、快捷的、动态的、系统的。”(Simon 2000,引自Spencer-Oatey 2007,作者译)。简而言之,“身份”是指“对个人特征和自我语义记忆的多面的、动态的建构过程”。“它就像一个图式,控制着与自我相关信息的处理过程。”(Campbell 2000:67,引自 Spencer-Oatey 2007,作者译)

自我身份具有多面性与动态性的特征,是认知架构的一个过程。虽然身份对外显的语言交际行为起着规约作用,但要直接研究这一大脑认知活动却几乎不可行。为此,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逆向通过外显的语言运用情况来反推、猜测并论证研究对象的身份认知架构。本文同时借鉴了WordSmith软件的强大功能,运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丰富的语料资源,从中提取和分析学生作文文本中对自我身份的建构。尽管这是退而求其次的间接研究方法,但语料库里丰富详实的语料和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向我们勾勒学生的抽象词汇构成(mental lexicalization)与关键词提取等信息,进而使背后隐藏的一些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构建构成浮现出来。因此,本文作者相信:通过采用将语料库研究方法与个人身份认知架构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占主导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来研究“身份”进行佐证与补充。

二、关键词词表数据收集与分类

Simon在其Self-Aspect Model of Identity一书中指出,个人身份的认知建构应包含以下八个方面:个性特征、个人能力、外形特征、行为特点、意识形态、社会角色、语言运用和集体归属。基于此八大项内容,本文作者提出大胆假设:对个人身份认知架构八个方面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可能会体现在以下若干词汇中,we,friend(s),family,society,hometown,name,student,future等等。本文作者将最低出现频率设为三,类符形符比设为200,词丛设为一,这样Wordlist词表就自动生成了。基于篇幅,手工挑选了一些汇成表一。

表一 WordSmith Tools-2010-9-29 20:02:56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数据是从库容大小近13M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获得,涵盖所有ST2、3、4、5、6和CLEC文本文件里的内容。

考虑到Brewer和Gardner对“身份”的三分法研究,结合上表,作者将上述数据分成如下几类:1)提到“future,society,hope”等表示身份认知的个人层面,期待自己将承担的职责方面的身份认同,主要指能力、情感等;2)提到“friend(s),parents,family”主要表示身份认知的人际交往层面,即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人对自我的认可;3)提到“we,Chinese,student”等则表明个人身份的集体归属层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总结出如下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提到“family,father,parents”或许能表明家庭在大学生身份认知架构过程的重要性;提到“future,hope”则说明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强烈期盼;提到“name,home,hometown”则预示着学生对“姓名”这一身份标识的认可度以及“家乡(出生地、籍贯)”这一概念所体现出来的一定的乡土意识。

三、关键词共现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在这一部分里,将会有更多的数据逐一展示关键词的词丛共现情况。它们能够为Brewer和Gardner的“身份三分法”假设提供数据证明。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自我身份的认知架构存在三个维度的划分。

表二 个人身份三个维度的对比

这其中,“we”的使用频率尤其得高,而“we can”的搭配就有917次之多。能不能就此推导出中国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很突出还无法妄下定论,但至少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对自我能力,或者说作为学生的群体能力还是相当看重的。另外,“college students;in future,family members”的搭配使用频率分别为84次、112次和53次,在整个数据统计里也是比较显眼的。从这些数据可以初步猜测:大学生的群体身份意识、对未来的期盼、家庭观念会比较强。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依靠这些关键词的词丛共现情况来进一步说明和检验。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摘取“hope,family,name”关键词的部分词丛共现情况具体说明。

表三 “hope”的词丛共现手工摘选示例

在随机抽取的上述“hope”十一行词丛共现信息来看,大学生们将hope用成动词的有五句;将hope用成名词的有六句。“hope”算得上是他们熟悉掌握的高频词汇之一。学生们期望的事情或内容主要是自己的生活(如第1行)和未来的工作(如第5行),同时他们也很关注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第2、11行)。从数据来看,学生们对国家的发展(如第17行)和环境的保护(如第4行)也体现了一定的关注度。这些说明当代中国大学生在自我身份认知方面较看重自身的能力,对自己的未来工作和生活充满较强烈的期许,同时也可以欣喜地看到:这代社会新生力量是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愿意承担祖国、社会赋予他们的职责。

那么,当代中国大学生是怎么看待和理解家庭观念呢?表四将展示“family”的词丛共现情况,并加以分析。“family”的数据取自ST5文件,文件大小1.31M。ST5里收录的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四级的作文。

表四 “family”的词丛共现手工摘取示例

“family”的词丛共现可以显示它们的使用者如下一些信息:首先,这里“family”的使用者均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以文史类擅长,所以,他们的文中有提及像《蝴蝶梦》和《大卫·科波菲尔》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如第五例);其次,他们一般都很看重家庭的背景(如第一例),家庭的安全(如第二例),家庭成员间的付出、彼此照顾、团结友爱(如第三、七、八例)。也正因为他们是文史类学生的缘故,似乎更关注家庭的文化社会意义(如第六、十例),将家庭与节日、家庭的社会作用表达到自己的文中。

最后展示的是跟自我身份认知架构密切相关的“name”的词丛共现情况。一个人的姓名是一个人身份的标识。对自己姓名的认可、理解和诠释能较直接反映一个人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这里的数据取自CLEC近6M大小文件。在总共204行数据中,本文作者剔出了占绝大多数的“my/his/her name”的简单搭配以及“name”表示地点、物品的名称,将“name”用作动词,这几类内容本文身份研究不相关的数据。本文作者挑出了其他一些和身份架构相关的较典型的例子,请见表五。

表五 “name”的词丛共现情况手工摘取示例

在这些例子中,有提到人物的姓氏、故乡的名字、对女性群体和特有群体名称的理解等等信息。大部分“name”的使用情况只停留在“my/his/her name”的形式上,还比较表面化,只是提到人物的名字而已;而透过表五里这些“name”的事例,我们可以了解部分研究对象对性别、出身、群体观念等等身份认知方面某些较深入的看法。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的身份了解有初步萌芽的开端,尚未很深入很透彻,或者说对于“name”还是比较潜意识地在使用,忽略了其较强的身份提示和分析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尝试将语料库研究的方法与身份的认知架构结合起来,通过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的资源,运用Word-Smith软件检索的办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建构过程。研究数据能基本论证研究对象在个人、交际、集体三个层面的身份建构。本文发现:研究对象对自我的未来工作生活规划以及家庭社会责任感比较看重。另外,对于“姓名”这一具有明显身份标识作用的词语理解和运用,绝大多数研究对象的实际使用情况只停留和表现在表面,只有很少一部分(0.5%)能对“姓名”与身份认知相关联,进行较深入的理解与运用。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较新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得出中国当代大学生身份架构的一些结论。如果能进一步反复论证,那这种新型研究身份的方法,将会对占主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学研究方法来研究身份架构作出有益的补充。

Brewer&Gardner(1996).Who is this“we”?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1).

Campbell,et al.(20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elf-concept and adjustment[A].In Tesser,A.,Felson,R.B.,Suls,J.M.(ed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elf and Identity[C].(pp.67-87).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Kramsch,C.(2000).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imon,B.(2004).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Blackwell.

Spencer-Oatey,H.(2007).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the analysis of face[J].Journal of Pragmatics(39).retrieved April.26th,from www.elsevier.com/locate/pragma.

猜你喜欢
语料库身份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跟踪导练(三)(5)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