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晋番茄6号的选育

2011-03-01 04:54王永珍张剑国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抗病性品系日光温室

王永珍,张剑国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最近10 a,我国番茄设施生产迅速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目前适合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比较缺乏[1-2]。虽然近年来各地陆续育成了一些番茄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3-5],而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喜欢的大红、大架、大果类型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仍然非常欠缺。以前针对山西省生产需求育成的番茄品种均为露地设施兼用品种[6-7]。

本研究以优质丰产抗病及耐贮运等综合优良性状为目标,选育适合于山西省栽培的番茄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母本D65-62:用1个自育大红果类型的多抗性稳定品系96-30进行等离子种子辐射处理,第2代出现了变异株96-30-12,经5代系谱选择和2代混合选择育成稳定品系96-30-12-165-73-138-65-62,简记作D65-62。该品系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果型中等,果圆形,成熟果大红色,坐果容易,连续坐果性强、耐低温弱光。

父本N98-3:用自育大果型耐贮优良番茄品系28-33作父本,同自育红果品系98-114-46杂交,经6代系谱选择和1代混合选择,育成了大果型的耐贮优良番茄品系71-16-104-59-98-3,简记作N98-3。该品系为无限生长类型,大果型,扁圆,成熟果实大红色、硬度好,耐贮运。

2003年选配杂交组合 D65-62×N98-3,2004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日光温室春提早及秋延后栽培品种比较试验,该杂交组合均表现优良,暂定名“保丰1号”。2005—2007年参加山西省日光温室设施栽培区域试验,200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并定名为晋番茄6号。2009—2010年在山西省多点生产示范,表现优良。

2 试验结果

2.1 品比试验

2004年在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日光温室春提早及秋延后栽培品种比较试验,以中杂8号为对照。小区面积均为9.1 m2,试验设3次重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春提早栽培2003年12月28日播种,2004年3月3日定植,5月20日始收;秋延后栽培2004年6月25日播种,7月30日定植,10月6日始收。结果(表1)表明,晋番茄6号日光温室春提早栽培,前期产量为53679 kg/hm2,较对照增加8.9%,总产量为114318 kg/hm2,较对照增加16.0%;晋番茄6号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前期产量为54880 kg/hm2,较对照增加6.9%,总产量111687 kg/hm2,较对照增加12.1%,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对田间成株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晋番茄6号病毒病病情指数为4.1,属抗病型,对照中杂8号为11.6;晋番茄6号早疫病发病率为8.3%,而中杂8号为23%;晋番茄6号晚疫病发病率为7.2%,而中杂8号为16.1%;晋番茄6号叶霉病、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发病率均为0。

表1 晋番茄6号品比试验产量结果

2.2 区域试验

2005—2007年晋番茄6号参加山西省日光温室秋冬茬越冬栽培区域试验(表2),在新绛、古交、孝义、忻州、应县等地布点,对照品种为中杂12号。2005年秋冬茬日光温室越冬栽培,5个试点晋番茄6号平均产量为104715 kg/hm2,较对照中杂12号平均增产13.5%,5个试点全部增产。2006年秋冬茬日光温室越冬栽培,5个试验点晋番茄6号平均产量为99330 kg/hm2,较对照中杂12号平均增产11.5%,5个试点全部增产。晋番茄6号2年平均产量为102120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12.5%。平均单果质量达228 g,显著高于对照。田间表现抗病毒病、晚疫病等病害,品质风味佳,商品性好,其抗病性、品质和商品性均优于对照。

表2 晋番茄6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及单果质量

2.3 生产示范

2009—2010年在山西省忻府区焦家庄村、榆次区陈胡村、阳曲县黄寨村、阳曲县河上咀村、古交市龙子村、孝义市中辛安村、新绛县南行庄村进行日光温室春提早栽培多点生产示范,示范面积计12.6 hm2。7个示范点的产量91355~136893 kg/hm2,平均产量为 113107 kg/hm2,表现复合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2.4 抗病性鉴定

2003年,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病毒室对晋番茄6号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人工接种番茄花叶病毒(ToMV),晋番茄6号病情指数为0,属高抗类型;接种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情指数为28.2,属中抗类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显著低于抗病对照中杂8号(表3)。

表3 晋番茄6号人工接种ToMV,CMV鉴定结果

2.5 品质分析

2003年,在山西省农科院中心化验室进行品质分析(表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还原糖3.19%,有机酸0.61%,每100 g鲜质量Vc含量为22.3mg,糖/酸为5.23。可以看出,晋番茄6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2项对果实品质 风味影响最大的指标均明显高于中杂8号。

表4 晋番茄6号品质分析(2003年)

3 特征特性

晋番茄6号为无限生长类型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普通叶型,叶量较稀,第6~7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隔3片叶,节间较短,总状花序,果实高扁,幼果有淡绿色果肩,成熟果大红色,果面光滑,果色鲜艳有光泽,果形圆正,果脐小,不易产生畸形果和裂果,果实硬度好,耐贮耐运,品质风味好,单果质量180~250 g。一般温室产量为每公顷90000 kg以上。高抗番茄花叶病毒,中抗黄瓜花叶病毒,复合抗病性强。

4 栽培要点

苗龄一般60 d左右为宜,苗期温度高时,苗龄适当缩短,一般采用单干整枝方式,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栽培一般每公顷33000~42000株,第一穗果坐住后一定要加强肥水管理。冬春栽培,在开花初期可用20 mg/kg的2,4-D或30~35 mg/kg的2.5%番茄灵蘸花,也可以用其他保果激素处理,防止落花落果。施足底肥,适当追肥,特别注意增施钾肥[8],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早疫病[9-10]、白粉虱和烟粉虱。

[1]杜永臣.中国蔬菜育种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8(2):6-9.

[2]吴秀娟,裴孝伯,吴良锁,等.合肥地区春季大棚光温环境与番茄耐低温弱光指标的筛选 [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4):162-166.

[3]赵统敏,余文贵,徐鹤林,等.保护地新品种苏粉8号[J].园艺学报,2009,36(12):1843-1844.

[4]毛秀杰,张慎好,武春成,等.保护地专用新品种冀东218[J].园艺学报,2009,36(1):150.

[5]杜永臣,高建昌,王孝宣,等.保护地番茄新品种中杂101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5(10/11):35-36.

[6]张剑国,王永珍,董晓飞,等.晋番茄3号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2):46-48.

[7]张剑国,王永珍,武峻新,等.番茄新品种晋番茄4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3(2):25-26.

[8]张剑国,王永珍.露地番茄栽培施钾效应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3):48-51.

[9]朱圣杰,赵亚兰,任素樱.番茄早疫病的综合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23-124.

[10]张留江,李荣博,刘蕴贤.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2):149-151.

猜你喜欢
抗病性品系日光温室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湖北省白肋烟新品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