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孕激素受体与卵巢癌辩证分型、病理分类的相关性分析

2011-03-02 07:0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性癌转移性孕激素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如皋,226500)

长期以来,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棘手,5年生存率无明显提高。临床经常看到相同临床分期和相似病理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生存时间不同,说明用常规的临床分期,术后残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来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是不够的,作者应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从生物学水平的变化,结合中医辩证分型和病理分类,研究影响卵巢癌预后的因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提供客观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共50例。其中上皮性肿瘤27例。非上皮性癌12例。转移性卵巢癌11例。临床分期:Ⅰ~Ⅱ期14例,Ⅲ~Ⅳ期25例。年龄32~76岁,平均58岁。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3例。年龄25~56岁,平均 45岁。正常对照组:共 40例,为本院健康工作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2~53岁,平均42岁。

辩证分型:气滞血瘀型13例,痰湿阻滞型10例。此2型为实证组,均系卵巢良性肿瘤。虚证组有气虚型15例,阴虚型9例,气阴二虚型26例。此3型为卵巢癌患者。

1.2 辩证分型诊断标准

气滞血瘀型:腹部积块,推之不移,胀痛不适,面色暗黑,形体消瘦,口干欲饮,舌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弦涩。

痰湿阻滞型:下腹包块时或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色黄,胸闷纳呆,神疲倦怠,小便不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或沉滑。

气虚型:腹部胀痛较轻或按之舒适、面色苍白、气促心慌、懒于行动,恶心呕吐、纳食不香,胸闷、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薄,有时面浮肢肿,自汗,脉细小,苔薄或白腻,舌质胖或有锯齿。

阴虚型:腹部隐痛,头晕失眠,心烦口渴欲冷饮,有时牙宣,鼻衄,小便色赤,大便不通,烘热,盗汗,纳少,精神倦怠,脉细小,苔薄或剥,舌质红或绛。

气阴二虚型:综合以上二种类型,既有气虚,又有阴虚症候。

以上各种类型中,凡具备一型中的5项症状便可诊断该型。

1.3 肿瘤细胞ER、PR测定

采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ER、PR阳性细胞,是在细胞核及胞浆中均可见深棕色颗粒。

2 结 果

2.1 卵巢良恶性肿瘤ER、PR比较

良性23例,阳性率ER(+)43.5%(10/23),PR(+)52.2%(12/23);恶性 50例,阳性率 ER(+)78%(39/50),PR(+)56%(28/50)。卵巢恶性肿瘤的ER阳性率与良性肿瘤相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而PR则无。

2.2 ER、PR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

病理类型:上皮性27例,阳性率ER(+)88.8%(24/27),PR(+)66.7%(18/27);非上皮性12例,阳性率ER(+)66.7%(8/12),PR(+)58.3%(7/12);转移性 11例,阳性率 ER(+)63.6%(7/11),PR(+)27.2%(3/11)。组织分级:Ⅰ~Ⅱ级14例,阳性率ER(+)85.7%(12/14),PR(+)85.7%(12/14);Ⅲ级13例,阳性率ER(+)92%(12/13),PR(+)46.1%(6/13)。上皮性癌的ER阳性率明显高干非上皮性癌和转移性癌(P<0.05)。PR阳性率上皮类与非上皮类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与转移性癌有明显的差异(P<0.05)。Ⅰ~Ⅱ级肿瘤的PR阳性率与Ⅲ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ER则与肿瘤分级无关。

2.3 ER、PR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

ER、PR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见表1。

表1 虚证与实证的激素受体分布状况

3 讨 论

研究卵巢恶性肿瘤的病因及预防措施,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掌握各类型卵巢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有效的综合疗法,是提高卵巢癌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多数学者认为ER、PR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受体阳性者,肿瘤细胞的分化好,且少复发。本组结果分级Ⅰ~Ⅱ级的PR阳性率明显高于Ⅲ级(P<0.05),认为PR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传统的“二步机制”认为雌激素与胞浆内E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通过变构进入核内,影响DNA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孕激素受体。因此,PR的合成必须要有ER存在,PR(+)可以间接表明ER功能完整,也即是细胞器功能的表现。研究发现使用雌激素刺激卵巢癌细胞系OVCAP3细胞后,可以表现出雌激素的典型作用,即细胞合成孕激素受体作用[1]。许多研究表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是内分泌相关的、激素依赖的,但雌激素是如何促进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目前认识不一[3-4]。多数研究结果支持雌激素可促进卵巢表面上皮细胞及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在体内及体外增殖,并具有时间-浓度-效应关系,且雌激素对正常卵巢表面上皮细胞促进增殖能力较恶性上皮细胞强[5]。本研究也说明上皮性癌的ER阳性率明显高干非上皮性癌和转移性癌(P<0.05)。

在作者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辩证分型虚证组的ER(+)/PR(-)这一受体状况为28%,实证组无一例,西医卵巢恶性肿瘤中ER(+)78%,卵巢良性肿瘤ER(+)43.5%,2者差异也有显著性。其机理可能是,当卵巢恶变时,机体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ER本身质和量的改变或其作用机理中某环节障碍,影响PR的合成,出现肿瘤组织中ER和PR阳性不同步。所以ER(+)/PR(-)这一状况有可能作为卵巢癌的一种生物学特征。

本研究表明恶性肿瘤ER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这为卵巢恶性肿瘤的内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07.

[2] Shull J D,Rizzino A,Pennington K I,et al.17βestradiol grow th factors and the regulation of GH 4C1 pituitary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J].Proc Am Assoc Cancer Res,1993,34:237.

[3] Choi K C,Kang S K,Tai C J,et al.Estradiol up regulates antiapoptotic bcl2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and protein in tumorigenic ovarian surface epithelium cells[J].Endocrinology,2001,142:2351.

[4] Keithn B M,Bonavidda B.Inhibitory effects of 17β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on ovarian carcinoma cell proliferation:a potential role for 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J].GynecolOncol,2001,82:127.

[5] ViqarS Y,Gregory U,SamuelC,et al.Expression of receptor and grow th responses to key reproductivehormones in normal andmalignant human ovarian surface epithelilal cells[J].Cancer Res,2001,61:6768.

猜你喜欢
性癌转移性孕激素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保胎药须小心服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294例老年人腺样囊性癌的统计学分析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