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热化疗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临床观察

2011-03-02 07:04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热疗多发性全身

(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肿瘤二科,安徽合肥,230032)

恶性肿瘤晚期易发生远处转移,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远处转移的近一半。大多数骨转移为多发转移,疼痛为骨转移的主要症状。对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治疗方法有3阶梯止痛疗法、放射性核素治疗、大野或半身放疗、双磷酸盐和全身化疗等,各具特点。本文利用全身热化疗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在缓解骨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多发骨转移癌病人 66例,年龄23~65岁,平均58.3岁,男34例,女 32例。其中肺癌 23例,乳腺部位功能障碍。全部病例均经CT、MRI、骨ECT及PET/CT证实有多发骨转移灶。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身热化疗联合唑来膦酸钠组(A组),全身热化疗组(B组),单纯唑来膦酸钠组(C组),各22例。全组患者参考肿瘤全身热化疗全国协作组拟订的入组条件:ECOG评分,0~2分;无严重或未控器质性疾病;肺通气功能测试≥60%;肝肾功能基本正常(除外肝转移瘤、胆道梗阻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无颅内肿瘤、脑水肿、新近脑血管病变;血色素≥80 g/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3.5×109/L;凝血机制正常,无出血倾向;体表无开放性创面。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前准备:化疗药品;化疗辅助用药;镇静麻醉用药;急救药品;治疗前晚进少量流质;治疗当日晨时清洁灌肠;治疗晨禁食水和置尿管。

1.2.2 治疗计划:制定治疗计划并填写表格,设置食道、直肠温度为39.5~40.5℃,恒温期治疗温度为40.0~40.5℃,恒温期治疗时间为120~240 min。热疗前禁食8 h以上,禁饮2 h以上,建立3条输液通道,布置心电监护设施,体内、体表传感器及皮肤防护棉布。从外周静脉缓慢输入冬眠合剂(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杜冷丁10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 L)7~12 m L/k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同时给予面罩吸氧(4~5 L/min)。患者入睡后盖治疗舱盖。热疗中补液速度为800~1 500 m L/h,晶胶比为3:1~4:1,每例补充葡萄糖溶液2~3 g/kg,维持血糖浓度≥22.22 mmol/L[1],并适量补充维生素C等。镇静深度维持在Ramsay评分[2]5~6级。热疗(采用ET-SPACETTM-Ⅱ型全身热疗系统)过程中监测 ECG 、NBP 、HR 、RR 、SpO2、体表温度(腹部、胸部)及核心温度,治疗期间适量静注东莨菪碱以减少出汗、加快升温速度,直肠温度达到39.5℃时即开始头部应用冰袋,并适当给予脱水治疗。根据心电监护情况酌情应用升压药、负性心率、降压药等。降温期核心温度降至40℃以下时,渐停镇静药物,自然恢复体温至热疗前温度。热疗 1次/月,配合化疗为 1疗程,一般 3~4疗程。热化疗同时可以给予双磷酸盐治疗。

1.2.3 化疗:热化疗患者在全身热疗过程中,依据肿瘤病理类型及目前最佳证据给予适当的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在达到恒温平台期开始应用,化疗药物用量为常规用量的70%~100%。

1.2.4 双磷酸盐持续静点:唑来膦酸钠4 mg+5%葡萄糖 250m L静滴,1次/月,治疗3~4次后评价疗效。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主诉疼痛分级(VRS)法可分为[3]:完全缓解(CR):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基本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疼痛有些减轻,但仍有明显疼痛,睡眠、生活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无效(NR):疼痛无减轻。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KPS评分标准[4]:有效:KPS评分提高>10分;无效:KPS评分无变化或下降。毒副作用评价:观察热化疗过程中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根据WHO抗癌药毒性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级;根据热疗过程中烫伤的面积和深度分为0~Ⅳ度。

2 结 果

2.1 治疗后3组病人疼痛缓解情况

3组病人疼痛缓解率比较A组有效率最高,B组其次,C组次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治疗后3组病人疼痛缓解情况(例)

2.2 治疗后3组病人KPS评分改善情况

3组病人KP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A组有效率最高,B组其次,C组次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3组病人疼痛缓解情况(例)

2.3 副反应

与化疗有关的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A、B 2组治疗后毒副反应多为Ⅰ~Ⅱ级,未出现Ⅳ级毒性反应;热疗后有5例患者出现Ⅰ~Ⅱ级迟发性烫伤,面积均小于1%经处理后都在1周内痊愈,无1例发生继发溃疡及感染。

3 讨 论

发生广泛性骨转移病人其骨疼痛的机理较多,主要是癌细胞浸润使神经、神经根或脊髓受损或受压,导致疼痛。这种神经性疼痛持续时间久,程度严重,一般不能被普通镇痛药物缓解。放疗虽能够有效杀灭局部骨转移灶的肿瘤细胞,抑制骨质破坏,但对于多发性骨转移灶临床上很难得到满意疗效。本文采用全身热化疗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方法,观察结果显示,在患者疼痛控制及治疗后KPS评分方面,联合组明显高于单纯唑来膦酸钠组及热化疗组。本研究中未发现有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联合组未增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认为,全身热化疗联合唑来膦酸钠具有协同作用,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能显著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研究开展时间较短,临床经验尚待积累,全身热化疗联合唑来膦酸钠在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1] 李立军.现代高新技术治疗恶性肿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752.

[2] Hurford W E.Critical care Handbook of the M assachuretts GeneralHospital[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

[3] 孙 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9.

[4] 卢海林,李素婷,郑林鸿.补中益气汤对肝癌患者血清TNF-α、IL-8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7.

[5] Manjili M H,W ang X Y,Park J,et al.Immunot herapy of cancer using heat shock proteins[J].Front Biosci,2002,1(7):43.

[6] SawajiY,Sato T,Takeuchi A,et al.Anti-angiogenic action of hypertherm ia by suppressing gene exp 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tumour2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 in vivo and invitro[J].Br JCancer,2002,86(10):1 597.

[7] 马 波,赵吉生,张 鹏.MMP-2、bcl-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06):498.

[8] 陈 玲,李 旭.肺癌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1):34.

猜你喜欢
热疗多发性全身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进展期胃癌热疗联合其他治疗的进展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肿瘤患者全身热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