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的统计分析

2011-03-11 14:02崔善日韩雄毅许青松金元哲
中国卫生统计 2011年6期
关键词:延吉市流行病学死亡率

崔善日 罗 崇 金 玲 韩雄毅 许青松 金元哲

自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社会病理行为,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为探明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求自杀的高危人群和自杀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自杀,降低本地区自杀死亡率,本文就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旨在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自杀死亡资料来源于延吉市公安局非正常死亡报告登记资料和延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登记系统。人口数和性别、年龄、民族构成由延吉市公安局提供。

2.调查方法

从2000~2009年延吉市公安局死亡现场勘查记录和疾控部门死因登记资料中筛选全部自杀案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经专门培训的调查人员填写统一调查表,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等一般情况及死亡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为减少偏倚,对个别资料中记录不全的病例进行病例入户回顾性调查。

结 果

1.自杀死亡率

2000~2009年延吉市居民年自杀死亡率见表1。自杀平均死亡率为5.80/10万。10年间,延吉市居民年自杀死亡率有升有降,呈波动状,近2年有下降趋势。2007年自杀死亡率达到10年的高峰7.79/10万,2009年达低谷3.97/10万。

表1 延吉市2000~2009年自杀死亡率(1/10万)

2.自杀的人群特征

(1)自杀与性别的关系

2000~2009年间,延吉市男性居民自杀平均死亡率为6.40/10万,女性为4.08/10万,男女之比为1.57:1。

从表1可见,近十年来延吉市男性自杀死亡率总体表现为每3~4年一次由高到低的3次循环,而女性自杀死亡率2000~2002年呈上升趋势,之后相对稳定。

(2)自杀与年龄的关系

2000~2009年间,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年龄构成比见表 2。自杀死亡年龄以 40~49岁最多,占20.63%,10~19岁占4.04%;男性以40~49岁最多,占27.07%,女性以30~39岁最多,占22.22%。

(3)自杀与民族的关系

2000~2009年间,延吉市朝鲜族居民平均自杀死亡率为5.70/10万,汉族居民自杀平均死亡率为4.70/10万,朝、汉之比为1.21:1(见表3)。

表2 延吉市居民2000~2009年自杀死亡性别别年龄构成比(%)

表3 延吉市2000~2009年民族别自杀死亡率(1/10万)

(4)自杀与婚姻状况的关系

2000~2009年延吉市自杀死亡人群中,已婚人数占全部自杀死亡人数的72.20%,未婚人数占17.49%,离异和丧偶者占10.31%。

3.自杀与季节的关系

调查资料显示,春季自杀死亡人数最多,占全部自杀死亡的35.87%,秋季最少,占15.70%,存在春多秋少现象。

4.自杀方式

调查资料显示,最多采用的自杀方式为自缢,占全部自杀死亡人数的 39.91%,其次为坠落死,占30.49%,再次为服毒、服药死,占16.59%,其他方式占13.00%。

5.自杀原因

2000~2009年延吉市自杀死亡原因中婚姻家庭矛盾是首要原因,占全部自杀死亡的44.84%。其次为重病因素,占19.28%。精神异常也是自杀的重要原因,占15.25%。

讨 论

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2l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者只占自杀者的一部分,尚有不少人因自杀未遂而遗留短时或终身伤残〔1〕。

近10年延吉市自杀死亡资料分析结果,延吉市居民平均自杀死亡率为5.80/10万,高于广东省4.69/10 万〔2〕和上海市闸北区 5.40/10 万〔3〕,低于大连金州区 6.91/10 万〔4〕和四川省 14.72/10 万〔5〕。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的国家,每年女性自杀率大约比男性高25%〔6〕。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城市女性自杀死亡率为7.36/10万〔7〕,而本调查资料显示,延吉市女性平均自杀死亡率为4.08/10万,低于男性的6.40/10万。本组资料显示,延吉市朝鲜族居民的自杀死亡率高于汉族,朝、汉之比为1.21:1,这可能与朝鲜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处世哲学、历史文化等背景有关,需进一步探讨。整体来看朝鲜族居民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汉族居民的自杀死亡率急剧上升后近2年略有下降。从延吉市自杀死亡者的年龄来看,中青壮年占半数以上,而已婚人士占全部自杀死亡的72.20%,离异或丧偶者占10.31%。调查资料表明,婚姻、家庭纠纷为延吉市自杀死亡原因的首位,其次为重病缠身和精神异常。自杀的诱因大多是家庭琐事、经济困难,或年老多病、孤独等。自杀死亡事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高峰出现在春季,有人认为与春夏季气温气压变化较大,容易导致下丘脑的体温、情绪调节失衡有关〔8〕。自杀方式前三位顺位是自缢、跳楼和煤气中毒,死亡率分别为1.95/10万、1.13/10万和1.04/10万。男性自杀死亡者多采用自缢和跳楼方式,女性则以自缢和煤气中毒多见。

以上分析资料表明,延吉市居民的自杀死亡率虽高于个别地区,但在全国属偏低地区。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延吉市自杀死亡率达7.79/10万。这可能与当年男性自杀死亡率(达9.87/10万)骤升有关。当年自杀死亡男性中,76.2%为30~59岁青壮年,95.2%为已婚、离异或丧偶,76.2%自杀原因为家庭矛盾、或离异、感情受挫后抑郁等。国内外研究早已注意到了婚姻状况与自杀的相关性,失去(如亲人、认知能力、社会角色等)是自杀危险因素之一〔9,10〕。可见,做好针对自杀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是预防自杀事件发生的关键。青壮年,特别是已婚、离婚或丧偶者、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未遂者、自杀者亲人,还有处于心理危机者和绝望者等均为干预的重要对象。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和各种压力也在增加,家庭矛盾也随之而来,如处理不当,也将导致青壮年人口自杀现象的增多,应引起社会重视。

自杀的预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首先,应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可效法国外和国内一些地区的做法,建立专业机构。如南京等地建立自杀预防中心,除进行自杀流行病学调查外,进行热线电话服务、面对面心理干预、书信服务、社会家庭干预等。其次,应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如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卫生教育及心理卫生咨询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同时,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自杀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大中小学教师应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防止出现自杀现象。自杀的电影、故事对青年人的提示作用很大,应注意文艺作品、新闻报导的正面引导。另外,应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全社会都来创造一个愉快、宽容的和谐社会,大家都来关心帮助面临艰难的家庭、社会等问题和精神障碍、疾病困扰者。

事实上,尽管延吉市为延边州首府,有较为完善的死亡报告登记和尸检制度,我们在调查时也尽可能做到减少偏倚,但尚有一些自杀事件可能被漏报,而导致分析结果自杀率的偏低。如自杀后,没有立即死亡者,往往在医院进行抢救,然后以某种方式或名义,登记为自然死亡等。这也是在自杀数据统计中最困难的问题所在。

致谢:感谢延边大学预防医学教研部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全贞玉博士指正。

1.郭凤英.1991~2000年常州市郊区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职业与健康,2003,19(10):90-91.

2.李剑森,马文军,许燕君,等.广东省1999~2003年伤害死亡情况及死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31(2):7-10.

3.徐伟,朱瑜,吴益生.上海市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6,10(1):48-50.

4.孙玉娥,闫立芹.大连市金州区1990~2000年自杀死亡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325.

5.唐雪峰,宋杨,吴先萍.四川省1993—2002年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3):276-279.

6.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疾病控制杂志,2004,8(6):573-576.

7.安琳,贾会学.中国不同地区女性自杀死亡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7,24(1):29-32.

8.胡冬梅,姜潮,刘启贵,等.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分析自杀的高发时间和季节.中国卫生统计,2004,21(6):360-361.

9.吕琳,肖水源,徐慧兰,等.长沙市农村社区自杀死亡老年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04,21(2):97-100.

10.Szan to K,Prigerson H.Suicidal ideation in elderly bereaved:the role of complicated grief.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1997,27:194-204.

猜你喜欢
延吉市流行病学死亡率
吉林省延吉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冬日里的暖阳——追忆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苏国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延吉市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