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流域径流变化与电能影响分析

2011-03-15 15:04李玲
湖南水利水电 2011年1期
关键词:沅水库容径流量

李玲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市 410007)

1 沅水流域概况及规划情况

1.1 沅水流域概况

沅水流域跨湘、黔、渝、鄂4省市,干流分南北两源,南源为主流。北源重安江发源于湖北省宣恩与鹤峰两县交界之酉源山,穿行于鄂、渝、湘3省边境,属典型的省际边界河流;南源马尾河(又名龙头江)发源于贵州省云雾山,流经都匀、凯里,在汊河口与重安江会合后称清水江,然后流经剑河、锦屏,至銮山进入湖南省芷江县境,至黔城汇入河舞水后,水量大增,始称沅水。沅水在湖南省境内先后流经芷江、会同、黔阳、怀化、溆浦、辰溪、泸溪等县境,至沅陵折向东北,经桃源、常德注入洞庭湖。全流域面积89163km2,包括湘西、黔东南、渝东及鄂西等地,其中湖南省流域面积51600km2,占全流域的57.9%。沅水干流全长1028km,其中湖南省境内干流长568km,落差187m。

沅水支流众多,呈羽状分布,流域面积大于2000km2的有渠水、河舞水、巫水、溆水、辰水、酉水及二级支流花垣河和猛洞河9条,其中河舞水和酉水的流域面积均大于10000km2。支流总流域面积54244km2,占沅水流域面积的61%,两岸支流分布不对称,左岸支流面积为右岸的2.8倍。

沅水干流及支流基本情况见表1。

1.2 河流规划情况

沅水干流未开发的梯级多为调节性能相对较差的中低水头电站,效益相对不够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2003年《沅水干流规划复核报告》,提出将三板溪至洪江河段远口和白市、托口和江市分别合并,将5个梯级(挂治、远口、白市、托口、江市)合并为3级,即挂治+天柱+托口,形成一个反调节、两个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洪江至五强溪河段基本维持原规划方案,仅个别梯级水位等规模有一些变化,调整后为13级开发,即革东(505m)+三板溪(475m)+挂治(322m)+白市(300m)+托口(250m)+洪江(190m)+安江(165m)+铜湾(152.5m)+清水塘(139m)+大洑潭(129m)+渔潭(115m)+五强溪(108m)+凌津滩(51m)。

表1 沅水干、支流基本情况表

目前,上游三板溪、挂治、下游五强溪、凌津滩及中游洪江、铜湾、大洑潭、清水塘电站已先后建成发电,上游白市、中游托口电站已开工建设。

2 沅水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2.1 沅水流域径流基本情况

流域暴雨发生在3~10月份,以5~10月份出现次数最多,大面积长历时的暴雨一般发生在6~7月份。暴雨发生季节,有先(5~7月份)东南、后(6~8月份)西北的趋势。流域内实测最大1d、3d点雨量为325mm、446mm。暴雨的地区分布大致分为全流域、中下游、上游、中上游等4种情况,以中下游暴雨居多,且常与澧水、清江形成同一雨带。暴雨走向一般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暴雨中心多出现在北部的沅陵、古丈及南部的雷山、丹寨一带。全流域性暴雨(面平均雨量大于或等于50mm)历时一般为1d,单站暴雨最长持续4d。除上游清水江为少雨区,湖南境内平均降雨量约1500mm,下游地区及酉水流域较大,为(1500~1800)mm。沅水上、中游汛期4~9月份,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70%~80%,下游及洞庭湖区汛期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70%。

受降雨特征影响,沅水流域径流总量的75%在4~9月份,连续最大4个月的径流量多发生在4~7月份,占全年径流的62%左右,尤以5、6两个月份为最大,可占全年的35%~40%,枯水期12月份及次年1月份的径流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

径流的地区分配不均衡,下游的酉水、武水和溆水较大,上游渠水、河舞水和巫水较少,径流模数最大相差1.66倍。

沅水流域设立最早的水文站为常德站,1924年10月开始观测水位。全流域现有水文站43个,水位站12个,基本上控制了干、支流的水情变化,其中桃源站为沅水入洞庭湖的控制站。沅水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见表2。

表2 沅水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表

根据1956~2009年系列统计,桃源站多年平均流量1998m3/s。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630亿m3(桃源站),占洞庭湖四水总量的39%。径流分布与降雨的分布基本一致。洪水多发生在5月份下旬至7月份上旬,比年径流量与之相近的湘江约滞后1个月。而汛期沅水入湖洪量约占四水总量的40%~50%。桃源站典型年径流量逐月分配见表3。

2.2 沅水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2.2.1 基本资料

(1)资料。

径流资料为五强溪水库的入库资料。五强溪水库位于沅水干流上,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380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3%。水库正常蓄水位108.0m,相应库容29.9亿m3;死水位90.0m,相应库容10.37亿m3;汛限水位98.0m,防洪库容13.6亿m3,有效库容20.21亿m3,库容系数0.033,为季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2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3.7亿kW·h。

(2)分界年份的选取。

三板溪水电站位于沅水上游,在贵州省黔东南锦屏县境内,下距锦屏县县城25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050km2,多年平均流量240m3/s。水库正常蓄水位475.0m,相应库容37.5亿m3,死水位425.0m,相应库容11.3亿m3,有效库容26.2亿m3,库容系数0.346,具多年调节性能。工程以发电和提高下游梯级电站的效益为主,并兼有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MW,保证出力23.5万kW,年发电量24.3亿kW·h,是沅水干流上唯一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

表3 沅水流域桃源站典型年径流量月分配表

三板溪水电站主要供电湖南,承担湖南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三板溪工程2002年7月开工建设,2003年9月大江截流,2006年7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2月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本次以三板溪开工年份2002年作为分界年份,对径流系列进行统计分析。

2.2.2 分析方法及结果

对五强溪水库1951年1月~2010年10月平均流量序列和各月平均流量序列进行统计,以2002年为界分析多年径流变化情况、趋势及径流变化年内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见表4、表5。

表4 沅水流域五强溪水库多年平均流量统计表(按旬统计)

表5 沅水流域五强溪水库多年平均流量统计表(按月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1951年1月~2010年10月共60年长系列逐旬径流资料统计得,五强溪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910m3/s;以2002年为分界,2002年以前(不包括2002年)五强溪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931m3/s,2002年以后五强溪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791m3/s,2002年以后多年平均流量与全系列(1951~2006年)距平为-6.23%,与2002年以前距平为-7.27%,显示2002年以后径流量呈减少趋势。1951~2010年沅水流域年径流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1951~2010年沅水流域年径流变化情况图

月径流量序列中,2002年以后的径流序列全年数值尽管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但1月、2月、3月、11月、12月月平均流量较全系列平均值及2002年以前系列平均值均呈增长趋势。其中1月、2月、3月、11月、12月各月份2002年以后的径流序列平均流量分别为707,843,1439,1400,695 m3/s。其中2月、11月径流变化过程见图2、图3。

无论是1951~2010年序列,还是2002~2010年序列,夏秋季各月份的距平值均为负,反映夏秋季的径流呈现减少趋势,特别是在2002~2010年序列中,由于径流总体减少明显,在夏秋季表现径流减少也更明显。

图2 1951~2010年沅水流域2月份径流变化情况图

图3 1951~2009年沅水流域11月份径流变化情况图

2.2.3 径流变化的成因

从1951~2010年沅水流域径流分析可知,2002~2010年的9年间,年径流量呈递减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2006年径流量已到长系列的最小值,2007年径流量开始回升,从长系列看,仍属正常波动。

2002年以后的1~3月平均流量较全系列平均值及2002年以前系列平均值均呈增长趋势,经分析,影响因素较多,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区域径流量受降水、蒸发、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受上游水利工程对径流的重新分配影响。该时段内,上游有三板溪和天柱等水库在建,三板溪水库2005年开始蓄水,对下游的径流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从降雨资料来看,2002年以后1~3月降雨量较以前系列略偏大,也对径流分配产生一些影响。

3 径流变化对已建电站电能影响分析

(1)设计年发电量是一个多年平均指标,由于径流的变化,年发电量有高亦有低,从以上分析可知,2002年以后,流域的径流量正处于一个周期性的低值区,从2007年开始径流量有回升趋势,通常情况下年发电量也会上升。

(2)设计发电量是非常理想情况下设计的一种电站调度方式下的电量,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受电力系统负荷变化、水库防洪调度、河川径流以及调度经验和管理水平的影响,难以达到设计发电量,从已建电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实际发电量一般只能达到设计发电量的90%左右。对于承担防洪库容较重的水库,因受防汛调度的影响,多年平均实际发电量往往低于90%。

(3)五强溪电站和凌津滩电站实际发电量见表6。

从表6可知,五强溪电站运行后的多年平均发电量47.72亿kW·h,为设计年发电量53.7亿kW·h的88.9%。

从2004年开始,五强溪水库作为省内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试点,后被列入我国12座汛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水库之一,应该说,从2004~2010年间,水库汛期的调度是在挖潜的,2005年和2006年发电量较小,仅为设计发电量的80.4%和81.5%;2007年径流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87.5%,由于受三板溪水库调蓄影响,五强溪水库上游来水较均匀,使得沅水流域下游的洪江、五强溪、凌津滩电站年发电量均超设计发电量。随着水库调度水平的提高,上游三板溪水库的调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表6 五强溪和凌津滩电站历年发电量

综合分析认为:沅水流域从2002~2006年径流量为周期性的低值区,从2007年开始径流量又在上升。2005年和2006年发电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周期性的径流变化引起的。从五强溪水库实际运行12年来看,多年平均发电量为47.72亿kW·h,为设计发电量的88.9%。凌津滩电站2003~2010年平均发电量10.56亿kW·h,仅为设计发电量11.6亿kW·h的91.0%。由于凌津滩电站全部机组投产运行的时间不长,正好又遇上2005年、2006年较枯年份,使得8年平均发电量偏小。

猜你喜欢
沅水库容径流量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展示之窗
三峡水库干流动防洪库容简化算法
夜晚,在诗墙边读友人诗
水文比拟法在计算河川径流量时的修正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月潭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
从沅水7.17洪水看常德的堤防建设
零库容梯级电站联合调控策略研究
SCS模型在红壤土坡地降雨径流量估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