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中心战理论对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启示

2011-03-20 08:00高燕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年6期
关键词:我军伊拉克战争

高燕

73677部队 江苏 210016

0 前言

网络中心战,是近年来美军在探索信息化建设,并应用于实战层面中,形成的诸多新作战理论中的一种。美军网络中心战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美军方高层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各国普遍关注。

1 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发展历程

所谓网络中心战,就是通过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把战场各作战单元有机联机,形成扁平化的作战网络,把信息优势转变为作战行动优势,使分散配置的部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从而协调行动发挥最大作战效能的一种新作战样式。它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反应和运用。它在作战理念上,主张以网络为中心来思考和处理作战问题,通过所有作战要素网络化,力求取得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全面优势。在作战体系上,依托全球信息网格,建成传感器、指挥控制和交战三大网络,将分散配置的作战要素集成为网络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作战力量体系和作战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在作战流程上,各作战单元以与网络无缝联接,形成“传感器—指控中心—打击”的一体化,缩短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周期,提高指挥速度,加快作战节奏,最终实现“发现即摧毁”。

网络中心战理论起源于美国海军。1997年4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海军学会第123次年会上首次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之后,网络中心战理论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1999年6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研究室主任艾伯茨发表民《网络中心战:发展和利用信息优势》一书,指出:“网络中心战是人员和编组在以网络为中心的新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一种作战行动。它关注的是对作战各要素进行有效联通和网络化所生成的战斗力”。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网络中心战》的报告,全面阐述了网络中心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论述了实现网络中心战的条件、途径、战略、措施和挑战,以及国防部在发展网络中心战能力方面的设想计划方案等,并把网络中心战作为未来战争发展的趋势。2005年1月美军颁布的《实施网络中心战》,系统归纳论述了“网络中心战”理论体系,指出“网络中心战是信息时代正在兴起的战争理论。它也是一种观念,在最高层次上构成了军队对信息时代的反应。网络中心战这一术语从广义上描述综合运用一支完全或部分网络化的部队所能利用的战略、战术、技术、程序和编制,去创造决定性作战优势”。《实施网络中心战》还特别强调:“网络化(甚至部分网络化)的部队为创造作战优势而可以综合运用的信息时代正在出现的战术、技术、技巧、程序和组织”。2005年3月的《美国国防战略》和2006年 2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都重申了网络中心战的战略地位。2006年10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部长兼首席信息官格里姆斯,签发了《国防部首席信息官战略计划》,标志着美军网络中心战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 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实践

网络中心战理论自产生以来,美军就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空中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和常规地面部队快速行动,其作战效能成倍提高,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对伊拉克实施了多维一体的闪电式突击,取得了很好的作战效果。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借助立体化侦察传感系统,特别是“蓝军跟踪系统”、无人航空器进行超视距监视跟踪,使战场态势信息每2.5秒刷新一次,比海湾战争的两小时有了质的飞跃,确保了多国部队充分共享战场态势信息。美军利用全球指挥控制、全球战斗支援、国防文电、国防信息网等系统,构成战时信息传输网络,使美国中央司令部与战区内 25国驻军保持高效联络,其中国防卫星系统通信效能较阿战提高了75%。利用上述网络,作战指令通过加密电子邮件,能以10兆速率传送给作战部队。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发射了750枚巡航导弹,投下了2.3万枚炸弹,其中70%是精确制导炸弹,精确打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到打击目标有时长达 10多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至少也需要19分钟,而在伊拉克战争中已缩短为几分钟。2003年4月6日,美军无人机发现伊军l2枚车载“蛙7”式地对地导弹,通过预警机调度空中待命战机将其全部摧毁,整个过程不足10分钟。整个伊拉克战争,从爆发到布什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宣布战斗“基本结束”,只有短短的42天。

除美国之外,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不断实践和网络中心战理论。英国提出了网络赋能能力的概念,同时英国防部制订了一个三期计划。初期到 2009年,主要工作是建设国防信息基础设施(DII)并部署“弓箭手”战术无线电系统;2009—2015年为过渡期;2015年以后进入成熟期。德国于2004年8月提出了新的《联邦德国国防军概念》,描述了德军的发展蓝图,讨论了网络中心作战,并将其作为德军转型的核心能力。为评估联网作战中的各种战术和技术因素,德军设计了一系列演习。2004年,举行了名为“共同安排 2004”的首次演习,设定的情景为海港保卫战。作战过程中,通过通信与信息网络,把陆海空三军的指控系统、雷达、防空系统、“爱国者”导弹系统、124型护卫舰等全部连接起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澳大利亚国防部在《2020年的部队》中,提出了未来澳军建设的三大目标:无缝部队;基于效果的作战;网络中心战。澳军认为,网络中心战是军队未来联合作战的关键支撑因素,它将在今后巧年内改变澳军的编制、装备、训练和文化。在以色列,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一出台就得到了以军认可,并将其作为军队转型的重点。在具体做法上,以军以其数字化陆军计划为基础,以联合作战的无缝协同为目标,加速推进网络中心战建设。

3 网络中心战理论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网络中心战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军事装备相结合的产物。认真研究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对促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军军事变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优势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要始终注意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中心战从理论到实践都说明,在信息时代,信息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最关键的战略资源,信息优势是一个国家军队相对其他国家军队的核心优势。信息化战争主要是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控制战争的物质和能量。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信息是联系各种作战要素的纽带,一切战争的资源——能量和物质,都必须依靠信息才能充分发挥效用,无论是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还是制天权的争夺,都离不开信息权的支撑和保障。谁拥有信息优势,谁就最先可能形成决策优势,继而形成行动优势。否则,在决策和行动上就会处于劣势。在近十几年来的局部战争中,美军正是依靠信息优势,才在自身伤亡很小甚至零伤亡情况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说过:“以往的哲学是以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以快吃慢”。当前,我军信息化建设,有硬件无软件,有软件缺数据,有数据难共享的问题还非常突出,这些都制约着我军信息化的步伐和战斗力的提升。我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搞好顶层设计,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真正形成能够适时共享、无缝对接的作战数据,不断提高我军搜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2) 先进的军事技术是夺取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要加速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与升级。网络中心战需要有先进的信息化武器才能发挥效能。在机械化战争条件下,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与拥有的武器数量和投入的成本是线性正比关系,数量越多,成本越高,产生的作战效能也越大。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杀伤力提高一倍,作战效能只提高50%,而信息含量提高一倍,作战效能则提高 400%,相对成本仅为20%以下。信息技术的投入成本与战争效益的“非线性”关系,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效益观。这也正是网络中心战的要义所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共投掷2.9万枚炸弹,其中精确制导炸弹占总投弹量的68%。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动用军用、民用卫星188颗,其中军用卫星多达90多颗,为指挥作战特别是精确打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军事变革中,我军也必须要适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武器装备。要坚持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进步上来。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要坚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借助地方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我军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要发展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杀手锏武器,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威慑与实战的有机结合。

(3) 高素质的人才是依然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力性。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并非完全依赖先进的武器装备取得胜利的。美军一方面运用全方位、多频谱的方式,对伊拉克实施了不间断的侦察监视,真正实现了对战场局势的“单向透明”,为作战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另一方面,美军隐真示假,通过多种手段干扰和迷惑伊位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战争中,美军原计划第四机步师从土耳其进入伊拉克,开辟北部战场,陷伊拉克于腹背受敌的全局被动境地。由于土耳其不允许美英在土设立基地,这一企图受到挫折。然而,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并未急于将第四机步师从地中海调至海湾,而是故意延迟了为第四机步师从地中海向海湾运送装备的舰船的行动,使萨达姆误以为只有在北方战线开辟后联军才会开始对巴格达实施进攻,并且始终顾忌美军仍然可能借道土耳其从北部进入伊拉克。这样,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隐蔽了开战的时机,而且牵制了伊拉克部署在巴格达北部的13个师的大部,从而在变与不变之间,始终保持了战争全局的主动地位。

4 结束语

未来战争,我军在武器装备上敌强我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不可能完全依靠先进武器夺取战争胜利。我们要立足现有条件,坚持有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的原则,不断创新战法,打破固定程式、线性程序、按部就班模式,打乱强敌预想的作战进程、作战步骤和作战规则,在决定战争全局的关键行动上,敢于亮剑,敢于以硬碰硬,以攻对攻,坚决夺取战争胜利。

猜你喜欢
我军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战争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