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自主教育的德育策略探微

2011-03-20 11:10竺筠菲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学校

竺筠菲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从质的角度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德育改革或再塑的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学校德育主导的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地让德育的主体学生在现在与未来通过自主教育而稳健发展呢?只有坚持唯物辩证地德育自主,与时俱进地务实改革。

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含义。

一般而言,自主教育就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规则范围内依据自身的生理与心理规律和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实现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现阶段的我国义务教育中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地不断培养初中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即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正确、协同合作精神增强、行为文明程度提高、生活方式科学,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与生活态度等的发展需要。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四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主旨所在。

(二)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必要性。

从个人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角度来考察,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积极实施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基本能力,是现实中的社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历史进步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力的积极因素,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的现实体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从现在起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的夙愿,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的实践结晶,是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建设纲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所强调的道德建设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学校建设和班级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三)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重要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突出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中心的自主教育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或能力,有利于把学生锻炼成为思想纯洁、志趣高雅、身心健康、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学习型与国际型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整体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加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兴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生产力;有利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国家的和谐进步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或动力。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主体学生与主导教师的关系,自主教育与教育指导的关系,自主教育与自由放任的关系,自主教育与自觉主动的关系,先天形成与后天习得的关系等。

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问题探因

现阶段义务教育中的初中学生德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德育教育因素影响或制约:德育的目标,单一、太远、太高,强调学生服从、顺从,缺乏自主化、层次性、多元化(如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性;在德育的主体上,多以教师、学校要求为中心而忽视学生德育的个性心理需求、健全人格的发展、自主性;在德育的方法上,多以说教或大道理灌输、压制,简单粗暴,缺少自主性、多样化、可操作性;在德育的内容上,多强调形式而忽视务实、落实、实效、阶段性、层次性;在德育的途径上,过份强调教材课本而忽视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实践性、活动性;在德育的评价上,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多强调荣誉、结果,而忽视过程体验、发展性、创造性。

三、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自主教育的德育策略探微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德育工作只要唯物辩证地开展德育自主教育,与时俱进务实地进行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系列改革,则德育自主教育的鲜花勿愁不绽放结果。

(一)强化德育自主教育意识,有序自主规划,创设和谐环境。

1.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强化德育自主教育意识,合理安排德育自主教育的计划或规划。学校、年级、班级、教师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个性心理、生理特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制定指导性的、具有层次性的月度、学期、学年德育目标。学生自身也必须在学校和班级等的指导性意见下自主设计德育自我教育计划。诸如,学期初,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学生自己查找班级问题——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自己民主表决通过办法——学生自己制定日常行为守则;学期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完善日常行为守则。学生自己制定,自己参与管理,自己执行,达到德育自主化。班主任要宏观调控地指导方向。

同时,学生个人也要制订个人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计划,自己找优点、弱点,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实施计划。

制定德育自主教育计划务必遵循一些现代实用原则,诸如教育的目标务实化、教育的主体学生化、教育的目标需要自主化、教育的内容需要生活化、教育的方式需要多样化、教育的途径需要实践化、教育的评价需要发展化。

2.学校、教师要以宽容的理念千方百计创设和谐与自由的德育自主教育环境。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宽容理念与日常教育的关系,宽容与严格的关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个性化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构建良好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激发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兴趣,教师既要在教学课堂上又要在课堂外关心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同时,教师要根据时代特点和上级指导意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指导学生了解、理解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自主教育计划,随时随地地自我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独立人格和个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大胆地民主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新思路,从而保证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活泼而不乱、紧张而有序。如可以采用通常的班级干部民主选拔、竞争上岗,实行自主岗位责任制度、自主事务(问题)处理制度,营造事事有人做(管)、人人有事做(管)的自主教育良性运转局面。

3.学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力度。学校要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知识教育,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初中学生特别是耐挫力较差的学生的心理辅导,以有力地促进初中学生自主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其将来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能够自如地应付现代社会竞争的重要精神保障。

(二)积极筹划德育自主教育活动,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深入浅出。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因为它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谆谆告诫于今仍不无裨益。

1.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活动,要坚持自主的计划性与学校的指导性结合,以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开展德育自我教育。例如,根据德育教育的内在规律、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不同的年级的学习特点,可以在“两点”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展系列德育自主教育:初中一年级,主要开展以行为习惯为中心的养成教育;初中二年级,主要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立志成才教育;初中三年级,主要开展以升学为中心的精忠报国(理想前途)教育。

同时,在每一学年的上学期,又可以结合民族传统、学校实际,有条不紊地开展9月文明礼貌活动与感恩教育、10月爱国教育活动、11月科普活动、12月健身与辞旧迎新活动;在下学期可以开展3月学雷锋活动、4月革命传统与法制教育活动、5月青少年艺术活动与亲情教育、6月环保活动、7月安全教育活动。

2.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形式必须多种多样,活动通俗易行、幽默成趣。诸如“请进来、走出去”家校社区联系会与联谊活动、师生民主生活会、现身说法说事、演讲、表演(讲故事、讲笑话、唱儿歌、唱歌曲、写诗歌、编三字经、说相声、演小品、说快板等)、竞赛、游戏、运动、座谈,阅读名人传记、参观名胜古迹或革命遗址、调查或访问老边山少穷富地区、写观后或读后感等。例如,元旦时,师生共同制作贺卡;母亲节时,师生共同制作感恩卡;教师节时,学生制作感谢卡。

3.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活动必须多样化。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教育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学校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地开展具有榜样性的德育示范活动,诸如,可以开展德育自主教育优质教案或活动设计方案的征集评比,开展班级德育自主教育 “专题周、专题月”竞赛活动,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题讲座等。学校大力创造条件,教师积极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参加的电脑、体育 (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音乐、舞蹈、钢琴、美术、书法(硬笔、软笔)、剪纸、演讲等业余活动课。这样,在活动中,学生自觉自主有趣,教师适时教育指点。

应该注意的是,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即把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学生行为规范、教师口若悬河的枯燥教导等通过学生自我的生活细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日常的细小生活中体验、感悟。例如,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到食堂帮工,让学生捡拾废旧物品,让学生帮助父母买米购物等,从而体会他人生活、劳动的辛苦与光荣。

4.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规划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学生会、团组织、文学社等)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评价问题上,要努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方面的评价,实现自主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学生干部与 “大社员”学生的积极带头作用,充分实现教师“解脱”与学生自主自立两大功效。

(三)推进德育立体自主教育,校内校外齐导,八方和谐并进。

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内引外联,努力促进形成学生德育立体自主教育的有序网络。学校、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教室、宿舍、图书室、电脑室、食堂、活动场所、家庭等共同构建成一幅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和谐蓝图。

(四)深化德育自我教育实践。

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蓬勃发展,更好地走出一条德育自主教育的新路子,学校应大力倡导和推行社会实践,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活动中享受课本联系实际的乐趣,获得教导见诸活动的愉悦。诸如,可以走出学校到军营体验保家卫国的豪情;亲临农村感受农民的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参观污水处理厂以培养环保意识;向灾区捐款捐物以培养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慰问老年人、留守儿童以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饭店、工厂打工实践以培养劳动光荣的思想;实地考察火车站人群或人才市场的招聘状况以培养竞争意识和人才强国意识。

教育工作者理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以求,为了青少年的稳健成长和民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1]刘新跃等.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2]李建光.创新班主任工作思路,开启学生心智.魅力中国,2009,(25).

[3]朱国兴.关于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1).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