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1-03-20 11:10朱凯利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幼儿园

朱凯利

一、问题的提出

“burn-out”(职业倦怠)是美国大众常用的一个词汇,用以描述个人与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歪曲关系。马斯拉奇(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职业的从业者身上,教师职业作为典型的助人行业,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职业之一。

幼儿教师是教师群体中需要面对年龄最小教育对象的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教育的对象与其他教师相比显得比较特殊,他们要面对的是一群刚能独立行动、刚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身心正迅速生长发育的儿童。教师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的认知与学习、价值与信念、社会性与个性及情感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的情感和精力的投入,而且影响他们教育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中心,云集了数百所知名高校,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着辐射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和探讨有所增多,但在西安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师自身对这一心理病症的重视,于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是西安市尚无真正实证意义上的本土化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和理性分析。

因此,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对于预防职业倦怠的产生,并有针对性地消除这种状态、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安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成因分析

(一)西安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1.从调查数据中来看,西安市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为1.94、1.26和2.77,标准差分别为0.58、0.60和0.53。本研究采用5点计分,中位数为2,所以结果显示,总体上西安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不高,其中2位(占0.6 )幼儿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71位(占22 )有明显的职业倦怠感,其余并无明显的职业倦怠感。从总体上看,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并不是很严重,但企业公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较其他类型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

2.随着幼儿教师年龄的增长、职称和学历的提升,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从整体发展上呈现增强趋势,但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越来越小,即个人成就感有所增强。

3.幼儿教师的非人性化程度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强,个人成就感也随之增加。

4.从平均数上看,学历为研究生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为严重;年龄在31岁—40岁的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最为严重,但个人成就感并不是最高;月收入在600—800元的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最为严重,个人成就感也为最低。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因素是指教师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期望、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家长的态度和教师个人家庭因素等。从调查来看,家长的态度和要求与情绪衰竭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一半以上的幼儿教师认为家长提出了过高、过多的要求,同时又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尊重,使教师倍感压力,情绪受到影响,当孩子在园出现意外事故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显得不通情达理,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教师情绪衰竭的程度。

2.职业因素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因素,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学任务、教学情境和职业本身的要求三方面内容,认为这三方面因素从不同角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职业因素在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表现又有所不同,体现出各自的特征。本研究发现,对幼儿教师影响较大的职业因素具体表现在保教工作负担和幼儿安全责任两个方面。有58.5 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工作过于琐碎,让人身心疲惫,65.9 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突发的杂事太多,甚至要经常加班。保教工作负担与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此同时,有近50 的教师在为幼儿在园的安全问题担心,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幼儿在园的安全责任或许不是直接造成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的原因,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引起教师个人成就感程度的降低。

3.组织因素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组织因素是指个体所在组织的特征,具体包括共同体、制度因素(包括幼儿园类型、管理、待遇、评价、职称、聘任等)及个体专业发展三个维度。在调查中,对于组织因素当中诸元素中,待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幼儿教师对待遇的满意度不高,74 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收入低于付出。在当前的社会生活现实及目前的社会分配机制下,与其他社会性行业相比较,幼儿教师所获得的报酬与其繁重的工作状况及身心付出并不成正比。应该说,这是职业倦怠在幼儿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幼儿教师不仅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离不开自己工作所获得的实质性待遇,对于自己从事职业的自豪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令自己满意的劳动收入。

三、对策与建议

(一)社会支持和优化环境

1.国家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加强管理,给予幼儿教师必要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尊重。通过国家的立法,加强幼儿园的管理,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幼儿教师地位、待遇、晋级、业务进修培训等问题。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应对幼儿教师有合理的期望,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减少教师的职业压力。幼儿园应开辟合理的诉诸渠道,构建幼儿教师的支持网络。如工会、互助会等的相应组织,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幼儿园领导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管理机制、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等,幼儿园的支持将有助于教师解决工作问题及后顾之忧。

2.优化园所环境,创设“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民主型的组织里体验到尊重与理解、信任与赏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应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在幼儿园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成长、发展,做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走规范化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之路,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性得到完善发展,使幼儿园工作获得最大化效益。通过让教师参与幼儿园制度的建立、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决策、实行公平民主的评价机制等方式,使教师在民主和谐的团队当中,体验到成功,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信心。

(二)教师培养与组织管理

1.建立系统的职前职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心理健康是应对职业倦怠的重要心理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是其从教之后心理调适水平的基础,因此,要缓解和消除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在职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传授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会一些调节情绪、自我疏导和自我训练的方法,使自己免于职业倦怠。除此之外,还应加入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让在校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活动结构、职业心理特征、专业内涵等,使幼儿教育师范生对幼儿教师角色产生认同,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学会在教育活动和日常活动中均能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这样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

2.多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显示,幼儿教师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家长只把自己当成带孩子的保姆,尊重并非发自内心。在西安市各级各类的幼儿教育机构中,幼儿教师的学历是相对较低的,幼儿教师的劳动成果也很难定量评价,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即时呈现。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实施园本培训、支持教师在职进修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这样既能满足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追求,又能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三)自我调适与幸福体验

1.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压力是一种使人感受到紧张、焦虑并产生应激反应的心理状态。应该承认,必要的压力是必须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话在适度的范围内是有道理的。而且在压力面前经常会激发出人的内在潜能。教师应正确认识压力,认识职业倦怠,清醒认识到职业倦怠并不可怕。既然压力不可避免,就只能通过调适内心状态,勇敢面对现实,反省自己的压力源,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主动寻求帮助,加以化解。

2.提高压力应对能力。通过放松训练、做好时间管理、认知重建策略、反躬自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压力应对能力。

3.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提升职业幸福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教育的目的有认知、情感、意愿上的近期目标,也有牵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长期目标;教育可能是为了升学、就业、较高的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等功利性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身心的全面发展、精神世界的陶冶、生活情趣的丰富等非功利性的目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只有把它置于“人的幸福的关照中”,它才是有意义的。教师幸福是每位教师都向往和追求的,但教师并不必然是幸福的。要想获得职业幸福,需要教师的积极创造与不懈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幸福源,培养幸福感,创造幸福实现条件。

[1]冯振举,戴丽丽.美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案例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4).

[2]贾莉莉.美国的教师职业处在危机之中[J].比较教育研究,2003,(7).

[3]伍新春,曾玲娟.透视教师职业倦怠[J].中国教师,2003,(1).

[4]黄文芬.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4).

[5]郭琳,来斓.教师职业倦怠及干预策略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幼儿教师幼儿园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